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節炎患者,運動鍛煉時,該注意些什麼呢?

我國有超過1億的關節炎患者,而且人數在不斷增加,由於其臨床癥狀多以關節疼痛、腫脹為主,所以不少關節炎患者因為懼怕疼痛或者擔心運動加重關節炎,而放棄運動鍛煉。

那麼關節炎患者,還能不能參加運動鍛煉呢?

不僅能參加,而且是必須要鍛煉才可以。長遠來看,規律鍛煉有助於減輕關節炎所致的疼痛,而不鍛煉關節會逐漸僵硬、活動越來越受限。

那該如何鍛煉呢?

1.選擇適當的負重運動可以強化肌肉,這有助於緩解疼痛,還能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2.中等強度的耐力運動能夠改善心肺功能並降低血壓。

怎樣才算是中等強度?

教你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在運動的同時還能跟人保持對話。如果上氣不接下氣,那就是強度過大了。

那麼運動量多大合適呢?

1.每天30~40分鐘,每周五天。一次堅持不了半小時也不要緊,拆分成幾組完成就好。

2.因為已經得了關節炎,鍛煉時要格外注意採取安全的運動方式,受傷風險高的運動就免了吧!

運動鍛煉時,該注意些什麼呢?

1.10~15分鐘的熱身運動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選擇慢走,原地踏步或拉伸肌肉。

2.鍛煉要緩慢開始,運動強度也得一點一點增加。

3.穿著舒適且能提供緩衝的鞋子,必要時增加矯形鞋墊能夠更好地支撐足部。

4.避免高衝擊性的運動如跑步、足球等等,建議多選擇走路、游泳等相對舒緩的鍛煉方式。

5.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尤其是有髖、膝、踝關節問題的患者,要盡量避免坡度。

6.在開始鍛煉的初期,一定程度的疼痛時難免的。在運動過程中要留意疼痛的程度和變化,不要忽視它。

7.如果疼痛很嚴重不妨用國外地西立珂來進行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