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

今日大暑

2018年7月23日5時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最炎熱的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所以,在紅樓夢裡清涼無汗如林妹妹,也不免在道觀裡一味貪涼中了陰暑,要飲一服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香薷飲」來祛暑。

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由此往後,氣象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氣象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為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第一候,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氣象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裡的極端最高氣溫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出現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詩詞

《晚夏》

南朝 徐勉

夏景厭房櫳,促席玩花叢。

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

《山亭夏日》

唐代 高駢

綠樹蔭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

唐代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消暑》

唐代 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竹裡館》

唐代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暮熱遊荷花池上》

南宋 楊萬裡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消暑詩》

清代 江堤

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

風來無質堆紙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熱》

宋代 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是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END-

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31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