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餓了影響情緒並非胡說,腸子裡隱藏著另一個「大腦」,吃飽才愉悅

有人會說腸道不健康肯定影響情緒啊,腸道不好,拉肚子,肚子疼,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低落,煩躁不安。也有人抬杠說,哪裡不健康都影響情緒啊,生病了總歸是不舒服的。其實,這裡要說的是,腸道和情緒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大家都知道,腸道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排泄掉其中的有毒廢棄物質。而腸道還有「第二大腦」之稱,又稱「腸腦」。為何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呢?人體的腸壁上遍布著神經元,它們屬於腸神經系統,獨立管理我們的消化系統,並和我們的大腦「合作」。有科學家認為,早期胚胎髮育中產生的神經脊,一部分進入了中樞神經系統,另一部分變成腸神經系統,通過迷走神經連接兩者—顱腦和腸腦。比如當有病原菌進入腸道,腸壁上的免疫細胞就會分泌包括組胺在內的炎性物質,讓腸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捕捉到危險信號。然後,「腸腦」要麼會催發腹瀉,要麼會警告大腦,讓其發出嘔吐指令。

多巴胺、5-羥色胺是調節情緒、控制情感的兩大物質。多巴胺有興奮作用,如裸體內多巴胺水準過低,就會使人的情緒低落,產生厭世、對事物沒興趣、提不起精神等壞情緒。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能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情緒。當體內血清素不足時,人們會煩躁易怒,失去理智。95%的5-羥色胺是在腸道裡面合成的,而大腦隻分泌5%。腸道微生物能夠修改迷走神經中的神經信號,不僅改變味覺接收器,而且通過釋放化學物質多巴胺及5-羥色胺等讓我們在精神上感到愉悅或苦悶。當人們出現拉肚子、便秘、腸道功能紊亂問題時,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益生菌減少,有害菌增加,5-羥色胺分泌減少,心情就會變得煩躁不安。

不僅腸道健康影響著人的情緒,情緒同樣會影響腸道健康。腸道所擁有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中樞神經,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胃腸道是人類最大的"情緒器官",人的消化功能會隨著情緒波動而出現"情緒化"的反應。當你傷心、抑鬱時,會出現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表現為食慾下降、上腹不適、飽脹等癥狀。過度緊張時會出現腹痛,想排便的感覺。

在臨床上,因焦慮、抑鬱等情緒因素導致的功能性腸道疾病患者,佔消化科門診量的一半以上,這部分患者通過常規檢查沒有太大的器質性病變。

腸道健康影響人的情緒,人的情緒也會影響腸道健康,喜怒哀樂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這就是「腦腸軸」在起作用。合理的飲食,補充保持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入,維護腸道內環境穩定,對維持身體血清素水準非常關鍵。腸道不健康的人,當調理腸道以後,情緒也就明顯變好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