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怎樣減肥肚皮都不瘦,可能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生完了寶寶肚子胳膊腿還能看

但是肚子是真的不忍直視

囔囔的厚厚的一陀脂肪

生孩子之前的小蠻腰一去不復返了

然後迫切的問我什麼時候可以鍛煉

該怎麼辦?

每天做多少個仰臥起坐能有效果?

為什麼我怎麼努力肚皮還是那麼大?

那麼松?

且慢!

你可能不知道

產後肚子大並非都是因為脂肪多

還很有可能是你的腹直肌分離搞的鬼!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起於恥骨聯合和恥骨脊,止於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由稱為腹白線的軟組織連結在一起。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簡單來說就是腹直肌兩邊分開了。懷孕時,腹部擴張,腹部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腹直肌中間的腹白線向兩側分離。

(下圖是正常的腹直肌和分離的腹直肌對比。你可以明顯得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腹直肌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八塊肌,兩側肌肉中間隔著的那條線叫做腹白線。懷孕後,子宮不斷增大,腹直肌就會因為壓迫力沿著腹白線向兩邊撐開,最終造成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撐開的肚子,生完孩子不會馬上就縮回去,通常情況下,在媽媽們產後4—8周內需要做腹直肌分離修復運動,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做恢復訓練可能就會伴隨你下半生。

腹壁薄弱、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的媽媽,由於腹部肌肉被過度拉伸,超過彈性極限,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可能會比一般媽媽嚴重,如果不做修復訓練可能很長時間無法恢復。

腹直肌分離造成什麼?

1、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難看!已經卸貨了,大肚子還一直收不回去,肚子上的肉鬆松垮垮的,哪個女人也不想要這種身材啊!沒有馬甲線也得還我平坦的小腹啊!

2、腹肌鬆弛,收縮時感到無力,隱隱作痛,可能會出現腹壁疝(小腸突出肚臍的臍疝),想想就害怕。

3、生完孩子經常腰酸背痛,以前栗子媽還以為是帶娃累的,其實還有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就越無力,脊柱的穩定性就會下降,導致腰背疼痛。

4、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內臟移位。


如何診斷腹直肌分離

自我診斷2指以內(含2指):正常情況,無需治療。2—3指:有待恢復,可通過物理治療改善。3指以上:需要及時就醫,這種情況無法自行恢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經過專業治療才能改善,嚴重時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怎麼改善腹直肌分離?千萬別盲目做腹部運動!

產後新媽媽們都想馬上恢復身材,可是,在腹直肌分離大於2指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做這些會壓迫腹肌的運動:仰臥起坐、劇烈卷腹、腹肌撕裂者,否則會加重腹直肌的分離,損傷腹部肌肉,起不到鍛煉的效果。30%-90%的孕婦會出現腹直肌分離,33%的腹直肌分離在產後6個月會持續存在。二次妊娠時,腹直肌分離的風險增加。在做任何腹肌運動之前都要檢查是否有腹直肌分離。在腹直肌恢復好之前,不建議盲目地不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做卷腹和軀乾扭轉訓練,否則有可能會加重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怎樣改善?

要想恢復腹部的正常功能,周圍的肌肉必須要像「腰帶」一樣完全束緊我們的腹部才行,也就是從深層至淺層的肌肉都必須有力。在腹直肌分離程度減少到2公分或更少之前,不要進行會增加腹內壓的比較劇烈的腹部運動,並避免憋氣。在腹直肌恢復之後,就可以進行恢復強化腹部的練習。早期腹直肌分離應避免腹部做這些運動:仰臥起坐、卷腹、側向卷腹、雙腿抬高等糾正練習屈膝仰臥,雙手交叉橫跨中線,吐氣將頭抬離地面,同時雙手溫和地將腹直肌推往中線,然後緩慢地降低頭部並放鬆;如無法伸手觸及腹部,可用毯子在腹直肌分離處包裹軀乾,完成讓肌肉互相靠近。 佩戴合適的束腹帶產後健身恢復,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會更安全也更有效。如果運動中有任何不適,最好在諮詢過醫生和教練後,再決定暫停或是繼續進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