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肚子收不回去?當心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寶媽也挺不容易的,產後不僅為照顧寶寶煩惱,還要為自己身體恢復苦惱。

產後康復理療室裡,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醫生,你看我腹直肌分離了嗎?這腹直肌分離能治好嗎?

在公眾號後台,很多寶媽也讓我說說關於產後腹直肌分離那些事兒。

關於產後腹直肌分離,大家其實存在著不少的誤解。而網上那些關於腹直肌分離的介紹作者往往都是非醫學背景的,將其危害描述的特別誇張,最後往往附加價值不菲的腹直肌分離訓練課程。

額……

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讓產後的各位寶媽們正確理解腹直肌分離這個問題的。

腹直肌分離先別慌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徹底戰勝腹直肌分離,我們要先來認識一下,它到底是個啥?

腹直肌分離,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腹直肌這兩個小肌肉由於某些原因,鬧了一些矛盾,誰也不搭理誰。

我們來看啊,在正常情況下,腹直肌是要緊挨著腹白線兩側,如膠似漆的恩愛著,誰也離不開誰。

但是懷孕後,逐漸增大的子宮,撐得腹壁一點點往外擴張延伸,使得腹中線兩側的腹直肌逐漸向兩側分離。

一般來說,寶媽們在產後6個月內,腹壁便會逐漸恢復,腹直肌回歸原位,向中間靠攏。

但若是產後6個月後,腹直肌還沒重歸於好,就會成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如下圖:

如何判斷自己是腹直肌分離?

其實很簡單:

媽媽仰臥平躺、膝蓋彎曲,收腹挺胸抬起頭,就像我們平時做仰臥起坐一樣,之後用一隻手從上向下用手指垂直下探。如下圖↓

一般來說,正常人一般沒有深溝,兩側腹直肌之間寬度不超過2指。若是用手指可感到有深溝,兩側腹直肌之間有距離,且超過2手指寬,則表示有腹直肌分離。其中寬度越寬,越嚴重:

普通:2-3指寬

中等:3-4指寬

嚴重:4+指寬

如果癥狀不典型或者肥胖的人群可以利用超音波檢查來診斷,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導致的腹直肌分離。

如果已經診斷為腹直肌分離,還有得救嗎?這是很多產後媽媽最為關心的問題。

當然有。

腹直肌分離了該怎麼處理?

1. 自愈

沒錯,這是真的,產後6個月前,麻麻出現腹直肌分離是正常的,因為妊娠增加了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可能性,一般會逐漸恢復。

2. 增強腹直肌的練習

如果沒有自愈的話,最好再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指導下完成。這裡羅列了幾個運動姿勢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這些練習其實很簡單,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做。

手膝跪位支撐

俯臥牽伸

平板支撐

側臥支撐

斜仰臥起坐

直腿仰臥起坐

Tips:以上動作建議每天做或者隔天做都行,每天十組,每組三次。

特別注意:這些訓練是會增加腹腔內的壓力,建議產後的媽媽,應先處理好盆底肌的問題,再做針對的進行腹直肌分離訓練,如果還同時存在盆底肌功能的問題話,這個增加腹直肌的反倒無益。

至於怎麼處理盆底肌的問題,媽媽可以看我前幾天寫的那篇(點擊藍字鏈接可查看)。

3. 產前運動

妊娠增加了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可能性,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會引起腹直肌分離,腹直肌斷裂與組織的衰弱有關。

研究表明,做產前運動可以明顯減少腹直肌斷裂寬度,而且產前運動可以使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減少35%。

但由於不同的研究鍛煉的方法不一樣,因此產前運動對於腹直肌的鍛煉並沒有明確的定論。

雖然這個結論沒有定論,但產前沒事運動運動也是有其他好處的。

至於運動的方式呢,也比較簡單,像慢跑是我強烈推薦的,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不過媽媽們也要量力而行呀,適當的運動就好了。

4. 嚴重者進行手術治療

這裡需要告知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腹直肌分離都需要手術處理。

一般在經過自動恢復、康復練習等保守治療無效後、嚴重的腹直肌分離影響美觀或者並發臍疝的情況下才需要考慮手術修補。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更夠讓寶媽們正確認識到腹直肌分離的真相,避免糊裡糊塗的買了網路上的一些所謂的腹直肌康復課程,百花冤枉錢。

同時,也希望寶媽們能轉給有需要的朋友、家人、同事,讓更多的媽媽受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