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走多少步合適?讀完感嘆,活這麼大歲數,居然不會走路!

隨著微信計步、走路賺零錢、走路做公益等軟體的盛行,民間颳起了不小的走路健身熱潮。這些軟體大多採用運動排行榜的模式,達到激勵人們參與、鍛煉身體的目的。

然而,許多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卻盲目地走入了誤區,曬步數,比公里,爭上位,根本不是在養生,而是在養病了!

過量的走路,首當其衝是關節,尤其對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損傷比較大。

人體60%的體重都是由膝關節內側支撐的,膝關節內側的半月板非常容易勞損,過量活動甚至會使勞損的半月板撕裂。髕骨軟骨在長時間摩擦之後也非常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持續過量運動,會引起關節疼痛,嚴重的有可能會引發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膜炎、髖關節滑膜炎等。

因此,雖然說走路不屬於激烈運動,也不屬於競技體育,但是同樣存在風險。醫生建議,每天保持在6000步的中等強度即可。體胖或者有慢性疾病者需要做到適可而止,不要盲目追求步數。身體條件允許的,可以增加到1萬步,但不宜超過2萬步。也就是說,運動需要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匹配。

除了步數的要求外,我們還要注意其它問題。首先,掌握正確的散步時間。正確的散步時間應該是飯後半小時,慢跑盡量在飯後一小時,如果要進行打球等劇烈運動時,應在飯後兩小時。有胃病、貧血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不可盲目追求速度。步行頻率應在每分鐘120—140步這種健步走,它的速度和運動量介於快步走與競走之間,更適合將走步當做鍛煉的人群。

最後,注意走路姿勢。走路時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要目視前方,脖子和身體保持成一直線。在走步過程中,腳要盡量邁向正前方,即讓腳尖盡量指向正前方即可。最簡單的姿勢就是把胳膊擺起來,擺到齊肩平,步子邁開,配上呼吸,這樣每天堅持15到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