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路姿勢洩露健康秘密 怎樣的走路姿勢正確

現在不少人迷上了"微信運動"裡的曬步數,每天熱衷於在朋友圈裡刷排名、比步數,天天暴走幾千步甚至一萬步以上,成功佔領朋友圈封面。走路不是越多越好,過量的運動可能會適得其反,不正確的走路姿勢還會損害身體健康。走路姿勢藏著很多健康秘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具有增強心肺功能、改善心腦血管疾病、預防骨質疏鬆、提高自身體質等作用。然而,走路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走路頻率太高、時間太長,關節和肌肉無法及時恢復,就容易造成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韌帶斷裂等疾病。

那麼,每天走多少步是比較合適的呢?美國運動醫學會給出了一個促進健康、提高體質的最低推薦量範圍:5400步至7900步/天。偏胖、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或者年齡較高的長者,每天步行5400步左右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而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中青年,則需要更多的步數,建議每天步行7900步左右。如果想通過走路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建議以120步/分鐘的速度步行,即要達到中等強度的鍛煉程度,主觀感覺稍累,走路過程能交談但不宜唱歌。

步態不正預示健康問題

從專業角度來講是沒有完美的走路姿勢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走路時都會有很細微的差距,這種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走路的時候出現某些不良步態,則可能提示有某些疾病或身體的缺陷。

1。 走路時手臂不搖,警惕後背下方存在問題。正常人行走時,腳步向前邁,在腰部扭動的作用下,自然帶動手臂前後擺動。如果一個人走路時,手臂不怎麼擺動,可能是背部的腰椎有問題,常見是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2。 腳掌先拍打地面,很可能椎間盤突出或中風發作。健康人邁步時,首先是腳後跟接觸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多由於其小腿前方肌肉控制力量較弱,這意味著,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神經肌肉控制障礙。

3。 步幅小提示膝蓋骨骼退化。這種步態常見於老年人。腿腳靈便的人,走路都能大刀闊斧,腳底生風。走路邁不了大步子,有可能是骨關節炎等老年退行性病變疾病。

4。 踮著腳尖走路可能與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有關。嬰兒剛學步時,因為無法掌握平衡,都會踮著腳尖走路。但如果一個成年人,還常常踮腳尖走路,那就要警惕了。專家稱踮腳尖走路是典型的馬蹄高弓足,由神經系統病變引起,比如脊柱的神經損傷或大腦受損。此外,經常踮腳走路,還有可能跟肌肉緊張有關。而踮腳時由於腳尖過度用力,會使膝蓋因為腳尖用力的關係而太用力於腿肚上,很容易導致蘿蔔腿。

5。 間歇性跛行,警惕腰椎管狹窄症。有些人走了一段路後,會出現下肢麻木無力,甚至跛行的情況,坐下休息片刻後,癥狀很快緩解或消失,仍能繼續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時間後,上述癥狀又再出現。這是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6。 內八字,警惕風濕性關節炎。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內八字的步態,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向外側彎曲,看上去有些笨拙,特點是雙膝併攏在一起,而踝關節外翻。有些內八嚴重的,還可能會引發髕骨脫位。


正確的走路姿態

正常步行時,要保持抬頭、挺胸、目要平視,軀乾自然伸直,收腹且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奏感。注意每走一步都要使腳完全抬離地面,一定不要腳拖地面。長期拖著腳走路,會對腳部及踝部關節造成損傷。值得一提的是,人在走路是有慣性的,習慣了某一種姿勢走路,就很難察覺出姿勢是否挺直正確,所以建議,平時自己可以對著鏡子走一走,這樣會使自己看得清楚些。比如頭的位置、軀乾的生理彎曲、下肢各關節對稱的情況等,及時發現自己是否有不良步態,自檢一下身體是否出現健康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