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預防尿路結石?先管住嘴吧!

不少人曾經吃過「腎絞痛」、「輸尿管絞痛」的苦,那種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實在是刻骨銘心......

然而,其罪魁禍首卻往往是那些冷不丁的小「石頭」,硬是毫不留情地堵在排尿通道上,讓人疼得發慌。

那麼,除了去醫院吃藥、打針、做手術,咱們還能怎辦呢?其實,咱們可以先管管嘴巴!

泌尿系統結石簡介

泌尿系統結石也稱「尿結石」、「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病之一,由尿液中結晶沉積而成,可見於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以腎與輸尿管結石最為常見。

有統計數據顯示,歐美國家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1次尿結石。我國尿結石發病率為1%~5%,南方地區高達5%~10%;年新發病率約為150~200/10萬人,其中約25%的患者需住院治療。男女發病比例為3:1,好發年齡在25~40歲。近年來,我國尿結石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

多喝水

「多喝水,少生病。」的確,充足的液體攝入(包括白開水、湯、飲料等)可增加尿量,從而降低尿路結石成分的過飽和狀態,預防結石形成。一般成年人建議每天的液體攝入量在2.5~3.0升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2.5升以上。

哪種液體比較合適呢?白開水是個不錯的選擇。飲料方面可選擇橙汁、酸果蔓汁和檸檬水。應避免過多飲用咖啡、紅茶、葡萄汁、蘋果汁和可口可樂。

合理補鈣

由於尿結石中常常含有「鈣」,許多患者以為必須得「低鈣飲食」,其實不然,一般建議吸收性高鈣尿症患者攝入低鈣飲食,不建議其他患者盲目限鈣。可多食用乳製品(牛奶、乾酪、酸乳酪等)、豆腐和魚肉等食品。成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為800~1000mg(20~25mmol)。

飲食中鈣的含量低於800mg(20mmol/d)就會引起體內的負鈣平衡。低鈣飲食雖然能夠降低尿鈣的排泄,但是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和增加尿液草酸的排泄。攝入正常鈣質含量的飲食、限制動物蛋白和鈉鹽的攝入反而比傳統的低鈣飲食更能有效預防結石複發。正常範圍甚至適當程度的高鈣飲食對於預防尿路含鈣結石的複發具有臨床治療的價值。

但是,飲食鈣以外的補鈣對於結石的預防可能不利,因為不加控制的高鈣飲食會增加尿液的過飽和水準。因此,不建議尿結石患者盲目服用補鈣類保健品。

限制「草酸」的攝入

適當限制飲食中「草酸」的攝入,有助於預防草酸鈣結石形成。雖然僅有10%~15%的尿液草酸來源於飲食,但是大量攝入富含草酸的食物後,尿液中的草酸排泄量會明顯地增加。

草酸鈣結石患者尤其是高草酸尿症者應該避免攝入諸如甘藍、杏仁、花生、甜菜、歐芹、菠菜、大黃、紅茶和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中,菠菜的草酸含量最高,草酸鈣結石患者更應該注意忌食菠菜。

低鈣飲食會促進腸道對草酸鹽的吸收,增加尿液草酸鹽的排泄,有利於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因此,腸源性高草酸尿症患者可適當補鈣。

低鹽飲食

高鹽飲食會增加尿鈣的排泄,「重口味」的親們需要管管嘴巴了。

忌過量「高蛋白」飲食

低碳水化合物和高動物蛋白飲食與含鈣結石的形成有關。高蛋白質飲食引起尿鈣和尿草酸鹽排泄增多的同時,使尿的枸櫞酸排泄減少,並降低尿的pH值,是誘發尿路含鈣結石形成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常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可以稀釋尿液中的石頭成分,但並不影響尿鉀和尿枸櫞酸的濃度。因此,適當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可以預防低枸櫞酸尿症患者的結石複發。但不建議大量服用「維生素C」相關藥物,服用維生素C後尿草酸的排泄會顯著增加,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尤其是複發性草酸鈣結石患者更需注意。

限制高嘌呤飲食

伴高尿酸尿症的草酸鈣結石患者應避免長期高嘌呤飲食。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動物的內臟(肝臟及腎臟)、家禽皮、帶皮的鯡魚、沙丁魚、鳳尾魚等。

看來,是時候得管管自己的嘴巴了!

參考文獻:

[1] 葉章群.尿石症診斷治療指南[ M] ∥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 200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27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