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患上骨質疏鬆骨頭「變脆」?醫生強調:需堅持規範化治療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對大部分人而言,已經不足為奇了。根據醫學角度上看,每個人在青壯年時期,也就是三十歲至三十五歲年齡段時,人的骨量是一生中最高的。而在此之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鈣質流失,骨量也隨之減少,而在這個過程中,骨量流失20%以上,人便出現了骨質疏鬆症。那麼骨質疏鬆患者應該怎樣治療呢?

骨質疏鬆治療方式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治癒的,由於骨量的累積需要有個形成的過程,因此在治療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應注意:

1、補充鈣和維生素D,這是骨頭成長的重要原料,需要每天規範補充。

2、服用抗骨質疏鬆的藥物,如雙磷酸鹽,起到抑製破骨的作用。

通過二者結合,才能使骨質疏鬆症得到規範化的治療。

骨質疏鬆手術治療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骨折的原因是骨頭脆性增加,骨量丟失,第一次出現骨折的時候說明骨質就很疏鬆了,這時如果再不進行規範化治療,那麼再次引起骨折的風險就很高。除了骨質疏鬆症需要規範化治療外,有時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還會引起骨折,需要手術治療。丁悅教授表示,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的骨折臨床上的治療難度大,在術後引起的併發症可能性高。術後可能存在的風險主要有:

1、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頭脆,不論是採取內固定、換關節也好,還是打骨水泥也好,對患者來說都不容易,甚至還可能會引起內固定的鬆脫失效,再次的手術風險也因此提高。

2、老年人內固定手術後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休養,而臥床過久也容易引起一些併發症,如褥瘡、肺炎等等。

3、骨質疏鬆症骨折的死亡率很高,其中髖部骨折的患者能活過一年的患者只有80%,死亡率高達20%,可見骨質疏鬆症的骨質對患者的創傷影響是極大的。尤其是髖部骨折還好發於七八十歲的老人,甚至九十多歲的老人身上,由此可見手術對於患者的治療風險是相當大的。

患者出現骨折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患者一年內身體對側發生骨折的風險就有20%,就如出現身體一邊骨折後剛做完手術,身體另一邊相繼出現骨折的情況。這種再次骨折的風險,不論是對於治療的難度,還是對於患者本身的傷害無疑是更加深了一層,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患者和主治醫生仍需堅持規範化為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