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米其林」寶寶腿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有問題?聽華西專家權威解答

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是最可愛的,四肢一圈圈的肉肉,讓人稱為「米其林」寶寶。在父母們的印像中,娃娃身上的肉圈圈紋路應該是一樣的,可是,如果不一樣呢?

有人說,「寶寶的腿紋不一致,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的,不僅可能是關節脫位的表現,以後還會變成長短腿!」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今天,小錦邀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唐學陽、楊曉東兩位專家,就寶寶的腿紋、臀紋到底和髖關節發育有無關係、該如何辨別娃娃有沒有髖關節發育的問題給大家做個科普。

圖據視覺中國

兩位專家說,大夥兒口中所稱的腿紋、臀紋,在醫學上稱作「雙下肢皮紋」,也就是指臀部至大腿小腿之間產生的皮膚皺褶。年齡越小的、越胖的寶寶因為「嬰兒肥」,身上的皮膚皺褶就越多,形成的「米其林」也就越多;而隨著年齡增長,皺褶間的皮下脂肪組織逐漸變少,皺褶會變淺甚至不明顯。

腿紋不對稱

腿紋不對稱,是指寶寶兩隻腿腿併攏的時候,皺褶數量不一樣、皺褶深度不一、皺褶高低不一。

雖然腿紋不對稱跟髖關節發育問題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說,娃娃有腿紋不對稱的情況出現,髖關節發育就一定出了問題!

在髖關節發育正常的嬰兒中,大部分雙下肢皮膚皺褶是對稱的,但也有不少是非對稱的,包括數量、深度與皮紋間高度的不對稱。

有統計研究發現,不對稱的雙下肢皮紋嬰兒中,只有不到20%的嬰兒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80%是正常髖關節嬰兒。

而在證實了確實有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的嬰兒中,單側發育不良或脫位的,幾乎都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雙側發育不良或脫位的,尤其是脫位程度還有點凶的情況下,只有50%不到的嬰兒存在腿紋不對稱的現象,而另外有50%是對稱的。

總結:

腿紋不對稱的寶寶中,只有20%的可能性是寶寶單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另外80%多半都是正常的;即使寶寶沒有存在腿紋不對稱,也不能說明他/她就肯定沒有髖關節發育的問題。

兩位專家提醒:判斷寶寶有沒有髖關節發育的問題,不能只看腿紋對不對稱,還有很多其他的癥狀。

髖關節外展受限

讓娃娃仰臥,兩邊臀部都貼著床面,盡量分開雙側膝關節,如果大腿軸線與縱垂線的夾角小於50度,考慮外展受限,可能合併髖關節脫位。如果小於40度,那情況可能就更嚴重哦!

①腿腿的長度、粗細不對稱;

②臀部不對稱,兩側屁股不一樣大;

③嬰兒兩腿蹬踢的幅度不對稱;

④家長輕輕用雙手抓住嬰兒的兩腿,感覺兩隻腿的肌力不對稱;

⑤寶寶踢動雙腿時聽見關節有彈響;

⑥學會走路比同齡人晚較多,站立或者走路時有點跛或像小鴨子一樣搖搖擺擺,或出現行走痛(早發骨性關節炎)。

如果寶寶有上面這些部分癥狀,家長們就該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如果同時還存在以下3點高危因素

那就要趕快帶娃兒去醫院哦!

↓↓

①家族中有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患者;

②臀位產嬰兒(尤其是女孩);

③家長習慣把嬰兒雙腿固定於伸直位包裹。

圖據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兩位專家提醒:如果發現寶寶有異常,半歲以下的寶寶,建議採用彩超檢查;半歲以上的娃娃可能還要結合X光片來確診。半歲以下是娃娃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期,不需要開刀動手術,80~90%的娃娃通過弔帶治療就能痊癒。6~18月的寶寶需要採用全身麻醉下的閉合或切開複位石膏外固定手術。18月後需要截骨術來治療。

有沒有辦法預防髖關節發育問題?

先天的髖關節發育問題是沒有辦法預防的,但後天出現的髖關節發育問題,是可以預防的。

寶寶出生後,需盡量避免「並腿」給娃兒綁腿,這是目前唯一確定了的和髖關節脫位密切相關的不良帶娃方式,會引起髖關節發育不良甚至脫位。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