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家長們發現寶寶有臀紋或腿紋不對稱的情況那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什麼是新生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首先看小兒髖關節到的脫位表現在:股溝到大腿部分的皮膚褶皺高低不對稱,條數不對稱;嬰兒的兩腿活動不平衡,一個腿活動多,一個腿活動少,一個腳能很用力,一個腳用力不足,兩腳的長短、粗細不對稱,家長活動孩子下肢時候有彈響聲等等。一旦發現小兒髖關節脫位怎麼辦呢?

一般安裝嬰兒的年齡來選擇性校正,18個月的嬰兒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根據年齡的不同用不同的固定方式。6個月以下嬰兒適合使用Pavlik弔帶,這個弔帶需要全天候穿戴,直到獲得髖關節穩定為止。這種弔帶的複位成功率在90%以上,小兒全天哭鬧是沒辦法的事。

而6個月以下嬰兒也可以用牽引複位,經過牽引,髖關節得到外展,讓股骨頭慢慢回復原位。這個辦法優點是股骨頭逐漸獲得複位,阻止缺血壞死發生。缺點是時間長,護理難度大,容易造成皮膚損傷等。

6月~18個月年齡的嬰幼兒可以使用手法複位,手法要輕柔,複位後使用石膏固定,石膏需要3個月才能是髖骨固定,利用固定時間讓股骨頭與髖臼互相吻合生長。

大於18個月的嬰兒骨頭已經有一定的硬度,不適合使用保守治療,比較多使用手術治療。

第一是切開複位,去除妨礙複位的軟組織結構,實現兩側股骨頭同水準線上,且是同心圓複位。

第二種手術辦法是通過骨盆和股骨截骨等方法矯正髖臼和股骨近端的畸形。這種比較嚴重,恢復難度大,非到萬不得已才能進行,小編建議參考專業醫生意見。

最後小編溫馨提示各位家長,一定要及早發現,及早就醫,時間拖得越久,越給治療帶來難度。

看完別忘記點贊和收藏啊,可以動動您的小手指來轉發,讓更多的準媽媽知道這方面的信息。感謝您的分享與理解!最後祝好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