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疾病營養丨腸內營養對胃癌患者術後營養狀態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播放GIF

胃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危害較大[1]。外科手術是治療早中期胃癌的有效方案,但術後患者由於胃腸道功能嚴重受限,短時間內難以正常經口攝入飲食,而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可影響患者術後恢復,並進一步影響其免疫功能,易導致各類併發症形成。腸內營養有助於促進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復,本研究對其臨床應用效果進行總結報告。

一、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住本院的胃癌患者97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及病理學診斷為胃癌,住院期間行胃癌根治術治療;②近期未接受化療、免疫治療或激素類藥物;③無代謝性疾病。排除肝腎功能不全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52例)與研究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27例;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6.3±4.1)歲。研究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44~69歲,平均年齡(56.7±4.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術後給予研究組患者腸內營養:術前放置營養管,術中調整位置於近端空腸內。術後12~24h以25~40ml/h注入5%糖鹽水。如患者無不良反應,於術後次日添加腸內營養製劑,輸注速度為40~80ml/h,逐步過渡至全營養製劑。連續使用1周,逐步過渡至經口飲食。對照組行腸外營養:中心靜脈置管,術後次日進行全營養液滴注。1周後逐步過渡至經口攝食。

分別於手術前後檢測兩組患者總蛋白、白蛋白等營養指標。術後隨訪3個月,借鑒腫瘤患者生活品質核心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品質進行評價[3],評估疲勞癥狀、社會功能、軀體功能以及健康狀況四個項目,後三項評分越高表示生活品質較好,第一項評分較高表示生活品質較差。

二、結果

治療前研究組患者總蛋白為(60.2±5.7)g/L,白蛋白為(30.2±4.4)g/L;治療後分別為(74.8±6.3)、(39.8±4.1)g/L。治療前對照組總蛋白和白蛋白分別為(60.1±5.3)、(30.1±4.3)g/L;治療後分別為(65.3±5.2)、(34.1±4.2)g/L。治療前兩組患者營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後研究組患者營養指標均優於對照組(P<0.05)。

術後隨訪3個月,研究組疲勞癥狀、社會功能、軀體功能以及健康狀況評分分別為(32.3±8.4)、(69.5±7.4)、(88.5±6.5)、(41.8±6.8)分。對照組分別為(38.8±7.6)、(62.1±7.2)、(81.2±6.7)、(34.3±6.2)分。研究組患者疲勞癥狀評分低於對照組(P<0.05),而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健康狀況評分則高於對照組(P<0.05)。

研究組患者出現腹瀉1例,噁心嘔吐2例,發生率為6.7%(3/45)。對照組患者發生腹瀉1例,噁心嘔吐1例,靜脈置管感染1例,發生率為5.8%(3/52)。上述不良反應均在降低輸注速度、加強換藥後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胃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早中期胃癌較為有效的方案,由於該術式對患者胃腸功能衝擊較大,術後短時間內患者難以經口攝入營養物質,而患者術後機體處於高代謝狀態,營養不足可嚴重影響術後恢復[4]。術後營養支持是胃癌術後患者重要的治療手段,目前主要分為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兩種方式[5,6],均可滿足術後患者的日常營養需求。

蛋白水準是評價患者營養狀態較為重要的指標,在本研究中,作者選取總蛋白和白蛋白作為評價指標。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營養指標、生活品質評分均優於對照組(P<0.05)。

作者認為,腸內營養通過將營養物質直接輸入腸道的方式,可明顯刺激早期胃腸功能,更好地促進胃腸動力的恢復。而腸外營養經靜脈輸注,患者胃腸功能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恢復,在出院後的營養吸收方面較差,進而影響其生活品質。

綜上所述,對於胃癌術後患者,採用腸內營養可顯著改善其營養狀態,有效提高其生活品質,且安全性較好。

作者:曾昭輝?曾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