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腺癌!應用靶向、免疫治療最多、效果最好的一類肺癌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病理類型,國家癌症中心資料2015年肺癌新發病例是78.7萬人,以此推算,我們國家每年新增肺腺癌患者大約是40萬人!與胃癌每年新發病例基本一樣。雖然肺鱗癌、小細胞肺癌治療也有進展,但肺腺癌治療進展是「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人們發現某些肺癌形成是由於EGFR、ALK、ROS1等基因突變的原因,這些基因也被稱作是肺癌的驅動基因。於是採取阻斷這些基因突變而治療肺癌,這就是靶向治療,特點是精準打擊、副作用小。肺腺癌驅動基因突變陽性率是60%左右,女性、不吸煙者可達80%,肺鱗癌驅動基因突變不足3%,小細胞肺癌未發現。因此針對驅動基因的靶向治療基本上都是肺腺癌。

以往由於靶向藥物昂貴、臨床研究結論不明確的原因,靶向治療主要用於肺腺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腺癌的治療。現在,EGFR驅動基因突變的一線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大幅度降價,不論進口的還是國產的。目前,靶向治療不只是適應於晚期患者,對於Ⅱ期、Ⅲ期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也用作手術的輔助治療。

還有一類靶向治療藥物、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單抗、安羅替尼,主要應用領域也是肺腺癌,多和化療藥物聯合應用。肺鱗癌易出血,所以此類藥物一般不用於肺鱗癌治療,

免疫製劑在肺癌治療領域批準適應症從肺腺癌到肺鱗癌,小細胞肺癌也有了很好的研究數據。那麼能不能靶向藥物+免疫藥物來治療驅動基因突變陽性的肺腺癌呢?不行!臨床研究結論是聯合治療不會「好上加好」,而毒副反應增大。所以免疫治療用於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肺腺癌,單用、或聯合化療。

肺腺癌、肺鱗癌化療適應症、方案除了一個藥物不同外,其他的都以非小細胞肺癌來對待,這個藥物就是培美曲塞,它的毒副反應很小,並且取得了與多西他賽、紫杉醇、吉西他濱、長春瑞濱一樣的效果,所以肺腺癌化療是鉑劑+培美曲塞首選,不同於肺鱗癌。

肺腺癌確診之後要進行全面檢查、分期,Ⅰ期手術治療,術後不做輔助治療,Ⅱ期、ⅢA期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ⅢB期、Ⅳ期藥物為主的綜合治療。藥物首先考慮靶向治療,其次是免疫治療和化療,若免疫製劑再便宜一些,化療可能是最後考慮的方法。

這些都是抗腫瘤治療肺腺癌的一些方法,若是病人身體狀況、病情分期不太好,不能抗腫瘤治療時,就不要勉強,以緩解癥狀為主,比如止痛。

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