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臨床執業醫師內分泌考點精梳

中樞性尿崩症

中樞性尿崩症

ADH缺乏

臨床表現為排出大量低滲、低比重尿並煩渴、多飲

(一)病因

1.下丘腦-垂體的任何病變都可能引起

2.頭外傷

3.醫源性 涉及下丘腦-垂體區的手術幾乎都並發尿崩症

4.特發性及家族性

(二)臨床表現

多尿、煩渴、多飲

(三)診斷

1.多尿是否為尿崩症禁水試驗

2.尿崩症是腎性還是中樞性-----垂體後葉素試驗

3.有無下丘腦-垂體區器質性、佔位性病變---MRI

(四)治療

1.病因治療

2.激素替代治療

腺垂體功能減退症

各種病因引起的腺垂體激素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結果

垂體腺瘤(包括腺瘤的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繼發的損傷)-最常見

產後大出血引起的腺垂體壞死,即Sheehan綜合征最典型、最嚴重

1.腺垂體功能減退

性腺功能減退-出現最早、最普遍

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表示病情較重

Sheehan綜合征時

最早受影響的是生長激素

最早的表現是產後無乳汁

臨床出現性腺+甲狀腺(or腎上腺)兩個腺體功能減退基本都是腺垂體功能減退

2.腫瘤壓迫表現

最常見是頭痛及視神經交叉受壓引起視野缺損

3.腺垂體功能減退症危象

誘因-感染(佔70%)、勞累、中斷治療等

主要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危象表現-嚴重厭食、噁心、嘔吐的胃腸道癥狀

神志障礙、休克

低血糖、高熱、昏迷

Sheehan綜合征最易發生垂體危象

診斷

1.垂體及其靶腺激素測定:

ACTH、TSH、LH、FSH、PRL、GH不同程度降低或正常範圍

應多次(至少3次)取血後測平均值

或連續取等量血混合後測定

2.病因學檢查:主要方法MRI

治療

激素替代治療+去除病因

垂體危象治療

低血糖性昏迷最常見,常有休克

治療措施:

糾正低血糖、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

糾正休克、水、電解質紊亂

生長激素分泌腺瘤

起病於青春期前-巨人症

起病於成人期---肢端肥大症

起病於青春期前延續到成人期-肢端肥大性巨人症

GH的促生長作用主要由生長介素IGF-1介導

1.臨床表現

GH/IGF-1過多的表現:

末端肥大呈典型肢端肥大貌

惡性腫瘤發生率增高

主要死因:心腦血管病變和糖尿病併發症

巨人症:病情進展快,壽命比肢端肥大症更短

2.診斷

肢端肥大症的癥狀+體征+MRI/CT

臨床需明確-病情是否是活動性

活動性表現:血GH水準升高、葡萄糖負荷後不能被抑製到正常及血IGF-1升高

病情活動性最可靠的指標:GH和IGF-1升高

3.治療

治療目標:消除或減少腫瘤的壓迫效應和防止複發

控制血GH/IGF-1水準

降低併發症和死亡率

GH水準控制在葡萄糖負荷後血清 GH<1μg/L和IGF-1水準下降至與年齡和性別匹配的正常範圍

首選手術

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治療肢端肥大症

泌乳素瘤(PRL腺瘤)

1.臨床表現:最常見的功能性垂體腺瘤

①女多見,尤其是育齡女性

②閉經-泌乳綜合征:月經少、多閉經、不育、持續觸發泌乳、性慾減退、體重增加

③男性多為大腺瘤,女性多為微腺瘤

男性-癥狀隱蔽、性慾減退

④壓迫、浸潤表現:視交叉-顳側偏盲

2.診斷:

泌乳素增高+月經少、閉經、泌乳和發胖+鞍區MRI

MRI未見垂體瘤時診斷為高PRL血症

3.治療

手術、放療、藥物-首選多巴胺激動劑藥物

要求PRL水準降到正常範圍

停葯後腫瘤會重新生長、癥狀再現

溴隱亭-可以用於妊娠期間、不增加妊娠併發症和胎兒異常的危險性

垂體腺瘤

垂體前葉腫瘤常見

良性多見

分類

按大小分:大腺瘤直徑>10mm

微腺瘤≤10mm

按部位分:鞍內腫瘤、鞍內腫瘤鞍外發展

按生長方式分:浸潤性、非浸潤性

臨床分:功能性和無功能性

更多精彩考點,請關注中公醫考小胖墩(gxysk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