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順天時,養元氣——中國傳統養生之道

說到養生,我們一般都只是想到健康飲食。其實不然,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國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積,中醫總結出「食養、時養、神養、氣養、形養、術養、葯養」等結合了東方文化的養生理念。

食養

通過膳食對人體所需的養分進行補充。通過均衡的飲食,按四季的規律科學的搭配飲食來實現。而現如今吃上一口新鮮的有機蔬菜的機會變得難得,更別提健康膳食養生。

時養

謂四時陶冶身心。「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黃帝內經》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白天黑夜陰陽結合,都是在為生命創造生存條件。城市裡黑白顛倒的生活,冬夏兩季的更換違背順時而生順時而養的自然法則。

神養

《黃帝內經》「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當今社會過多地關注物質生活,多少人俗務纏身,多少人追名逐利。心靈汙染嚴重,總覺得活得太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心靈純凈!

氣養

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國術文化內容。

形養

主要包括形體鍛煉及健身活動,融合了自然養生文化化和中國傳統國術文化等內容。

術養

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

葯養

主要內容為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其製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因此,中醫常有「葯膳」之說。

恆森·白沙海傳承千年養生文化,打造田園葯圃,種植多種本草植物,極具觀賞價值的同時,還延續中國農耕特色。葯圃將對外開放,供兒童在這裡可以參觀、學習各種中藥的外觀、習性、功效等。實景了解本草知識,深入了解食葯同源的養生文化,讓孩子們與傳統文化親密接觸。

恆森·白沙海,以3200畝土地為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以「回歸農耕·親近自然」的初衷,將田園閑逸與城市休閑有機結合,「房屋+小院+自留田」的獨特形式,讓習慣城市喧囂的人們暢享農家生活,更是首創農耕「自留田」。讓每位業主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享受親自耕種的快樂。在恆森·白沙海家家有農田,戶戶有莊園,自產無公害、綠色果蔬,確保每一種入口的食材都健康營養。在享受美味佳肴之時,又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乃最高的健康藝術境界。

項目地址:中國·江津·白沙鎮(白沙互通下道一公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