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病患者飲食的「七大誤區」

民以食為天。對於肝病患者來說,飲食調理尤為重要。但是,很多肝病患者沒有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陷入了不少飲食誤區。

誤區1:追求高營養

有些患者認為,患肝病後營養攝取不足,於是攝入過多的糖和蛋白質。可是,這樣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有可能誘發肝炎後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

誤區2:怕營養

有些患者認為,有營養的食物會生濕熱,所以一點油膩的食物都不敢吃。其實這樣也不好,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如果脂肪攝入過少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會造成肝臟營養不良,同樣對人體有影響。在患病早期,肝病患者應吃易消化、適合自己口味的清淡飲食,但應注意保證適量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在患病後期,患者食慾好轉後,應吃含有較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適量脂肪的飲食,而不強調高糖低脂飲食。

誤區3:嚴格忌食「發物」

有人認為,肝病尤其是肝癌患者要嚴格忌口,只能吃素,雞、鴨、魚等肉類都是「發物」,不能吃,否則會引起疾病複發或加快病情進展。結果,忌口後患者日漸消瘦,體質一日不如一日,反而加速了疾病的進展。

中醫所提及的「發物」(雞、魚、蝦、許多肉類等)是否能確切地引起肝病複發,目前尚無定論,但這些食物均是人體蛋白質等生命物質的重要來源。其實,為促進肝功能恢復,肝病患者每天應保證攝入蛋白質60克以上,以營養價值高的雞肉、奶類、瘦肉、魚類等動物蛋白為主。腹脹時,可減少產氣食物如牛奶、甜食的攝入。當然,狗肉、蝦、蟹、鹹菜、鹹魚等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妙。故一般認為,忌口應科學合理,虛實行辨證忌口、適時(季節)忌口等,做到動態忌食。如:陰虛體質者不宜進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以防耗陰;冬季應避免飲食生冷,以避免傷及陽氣等。

誤區4:嚴格禁食鹽

民間傳說肝病患者要忌鹽百日,其實這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鹽是機體組織代謝必不可少的元素,長期禁鹽不僅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使許多臟器功能下降,不利於恢復,輕者使病情遷延,重者危及生命。通常情況下,若無明顯浮腫和高血壓,每日應攝入3~5克食鹽,重度水腫或高血壓者可適當減少鹽的攝入,每日1~3克為宜。

誤區5:吃動物肝臟可以補肝

有人認為缺什麼補什麼,肝病患者應該進食動物肝臟。其實,動物肝臟雖然蛋白質含量較高,但膽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負擔,引起不良後果。

誤區6:不願多吃高蛋白質食物

一些肝病患者不願多吃高蛋白食物,擔心加重肝臟負荷。實際上恰恰相反,蛋白質是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物質基礎,肝病患者因肝臟細胞受損,機體免疫功能降低,需要蛋白質進行營養支持,並增強免疫功能。所以在保肝治療時要進行高蛋白飲食,一般每日攝入蛋白質97.5~130克(血氨增高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還應注意攝入蛋氨酸、膽鹼、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質,故每天要適量進食含豐富動物蛋白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魷魚、瘦肉、蛋、魚、豆類及豆製品等。

誤區7:應該多吃糖(碳水化合物)

一些肝病患者認為應該多吃糖,可以護肝保肝。其實,對於慢性肝病患者來說,均衡飲食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正常飲食,則不鼓勵吃大量含糖較高的食物。如果進食大量碳水化合物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大量的糖就會增加肝臟和胰腺的負擔,有時候機體還會將沒有利用的糖暫時儲藏起來,而增加脂肪肝的發生。(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台www.igandan.com)

支持專家/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脾胃科教授 劉鐵軍

本文轉載自「愛肝聯盟china-fattyliver」,轉載僅作觀點分享,更多肝膽資訊,免費顧問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