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分娩後,53%產婦出現這種情況,導致身材走樣

小肚腩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作者丨慢慢

又有「網友」偶遇某知名女星,眼尖地發現她的小腹竟然凸起,疑似有孕!

然而,網友們對這個瓜,並不感冒——

明明昨天出席活動還是平坦的小肚子,怎麼就「一夜爆腹」呢?筆者小聲嗶嗶一下,吃飽了不吸肚子的時候,別說一夜,筆者「一秒爆腹」也成。

小肚腩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同樣是小肚子,這些人卻是有苦難言。

一」孕「5年,怎麼減都減不掉的肚子

英國的一位姑娘,產後5年,肚子還和孕期一樣大。為此,她在五年裡每周鍛煉5次、每天喝3公升水。體重是減少了,但是大肚腩還是掛在她的腰上。

其實,有不少剛從產房出來的產婦,她的肚子還和未生產時差不多大。因為增大的子宮,並沒有那麼快地恢復原狀。

而且,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腹直肌呈分離狀態——腹直肌分離。

這位一「孕」五年的英國妹子,就是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患者之一。

腹直肌分離是妊娠期以及產後常見併發症之一,在孕14周左右即可出現,並逐漸加重直至分娩。

查文獻得知,根據診斷時間不同,腹直肌分離的發病率有所差異。在妊娠晚期,約有66%-100%的孕婦被診斷為腹直肌分離;在分娩後,約53%的產婦發生了腹直肌分離。

分娩後,產婦的腹壁緊張度下降、明顯鬆弛。鬆弛的腹壁就成了大量脂肪堆積的場所,使得產婦腹部膨隆,身材走樣。

運動失效?小蠻腰離你遠去...

正常情況下,人體雙側腹直肌距離應<2 cm,妊娠期隨著胎兒在宮內生長,子宮擴大,腹腔臟器發生移位,腹壁承受的機械性壓力增長,腹白線拉伸變薄,腹直肌松垮, 腹直肌間距離增大,從而產生腹直肌分離。

值得注意的是,多次生育的女性因為腹壁被反覆拉伸,因此更容易造成腹壁的鬆弛;而多胎、巨大兒、羊水過多等導致子宮過大的各種情況,都可能會使腹壁過度擴張而引起腹直肌分離。尤其是本身腹壁薄弱的產婦,風險更高。

腹直肌長期分離,會導致脊柱退行性病變、腰背疼痛、內臟器官移位、腰腹鼓鼓,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康復指導,再怎麼運動也變不回原來的小蠻腰!

內臟移位

什麼才是正確的「減肚肚」姿勢?

首先,千萬別迫不及待開始做腹部鍛煉!如果腹直肌空隙沒有關閉,就開始腹肌的鍛煉,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還會損傷腹部肌肉,得不償失。一定要通過自測或者產後42天複查了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後,經醫生指導進行鍛煉或者治療。

前面提到,正常人體雙側腹直肌距離應<2 cm,妊娠期腹直肌可以發生生理性分離,分離距離較小,產後可自然修復。當分離情況較大的時候,即病理性腹直肌分離,需要進行乾預。

腹直肌分離主要以非手術方式為主, 包括:自主訓練、糾正姿勢、背部護理、外部支持 (如使用繃帶或穿緊身) 及有氧運動等。

此外,女性在妊娠前及產前應有意識地進行自主訓練有助於降低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這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臥抬腿、仰臥蹬腿、平板支撐等康復動作,從而加強腹壁的肌肉力量。

這樣的自主訓練對於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患者同樣適用。但是,如果腹直肌分離較大,已無法通過保守治療糾正時,還是需要通過腹壁整形術等手術方式予以糾正。

表1 Nahas定性分類法

媽媽們,為了小蠻腰,沖鴨!

播放GIF

參考文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69752?open_source=weibo_search

張巍穎,宋婧,李環.仿生物電刺激治療在產後腹直肌分離中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2):1552-1553.

王志瓊,劉莉.普林格爾-多系統治療儀配合手法按摩用於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治療[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7,32(06):379-381.

重要通知!

廣大界友們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不在茫茫公眾號裡走失

請"星標"醫學界

和150萬同行一起闖醫道

設定星標很簡單,只需三步走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