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億跑者有猝死風險?如何解讀《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

8月15日到19日這四天,是2018年北京馬拉松報名時間,相當比例進階或者成熟跑者(眾做周知北馬隻接受有參賽記錄跑者報名)預計都將報名素有國馬之稱的北馬,因為北馬是歷史最悠久、辦賽水準最高、參賽體驗最好、最具儀式感的頂級賽事,也是跑者最熱衷的國內賽事之一。北馬的舉行也標誌著下半年馬拉松賽季拉開序幕,9-11月大量賽事在此期間密集舉行。

馬拉松作為一項長時間、高強度的極限運動,在中國近幾年呈現爆髮式發展,成為社會熱點,各種爭論不亦樂乎,正面和負面評價兼而有之。

正面評價說這是大眾生活水準提高和健身意識覺醒的最好寫照,中國跑步運動才剛剛起步,好戲在後頭;負面評價則是說馬拉松過熱了,需要降降溫,中國人喜歡跟風等等,而偶爾發生的馬拉松賽場上的猝死事件更成為批評者最好的武器。這不,國內某知名跑步企業近期發布了《2018年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提醒大眾重視安全運動這一出發點是好的,但其中詭異的數據和分析著實也讓人頗感疑惑,跟著慧跑來看看這份調查。

一、中國有3億跑者是如何計算得到的

《2018年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來源於13628份針對跑者的問卷調查數據,從樣本上看還是足夠大,應當具有足夠代表性。在這份調查一開始就指出3億國內跑者中,有高達35%的人(總數約1億500萬)成為猝死高危人群。

質疑一:如果真有3億跑者,那真是謝天謝地的大好事,有如此多的大眾參與跑步運動,善莫大焉也!可是3億跑者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到呢?調查並沒有指出。

小編查了一下,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權威《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4.1億20歲及以上城鄉居民參加過體育鍛煉。該年齡段人群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是 「健身走」和「跑步」的百分比分別為:54.6%,12.4%,如果按照4.1億參與鍛煉的居民中12.4%選擇跑步計算,那麼也就是5千萬居民選擇跑步健身,與3億跑者數字相去甚遠,就算從2014年到2018年跑者數量增長迅速,從5千萬到3億翻了6倍,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3億跑者的數字基本上不太可信!

二、35%的跑者存在猝死風險是怎麼得來的

文中說3億跑者中有1億500萬存在猝死風險,也就是說35%的跑者是猝死高危人群,那麼35%這個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小編在報告中終於找到答案。報告指出:3成受訪者曾在跑步中遇到過胸痛胸悶、頭暈目眩、呼吸急促、心跳異常等癥狀中的至少一種,如果按照這比例計算,就出現了所謂35%的跑者是猝死高危人群。

質疑二:如果跑步中出現頭暈目眩、胸痛胸悶、突發呼吸急促、心跳異常這些癥狀,那麼提示的確存在一定風險。但這樣一般性,不經指導的問卷調查可信度其實並不高。

因為跑者往往分不清楚那些異常癥狀與跑步較累時的疲勞感有何區別。比如跑步時速度較快,進入無氧運動區間時,也會出現胸悶、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等表現。此外,這裡的心跳異常大概想表達的意思是心悸,跑者除非有心率表,一般很少測量自己的心率,而所謂心悸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甚至感覺跳到喉嚨口來了,用心跳異常來提問本來就顯得非常模糊。總而言之,用跑者主觀感覺來評價疲勞感是可以的,但是,將這種感覺就完全對應猝死風險,顯得不夠客觀。

那麼,跑者中究竟多少比例的人會有猝死風險呢?廈門馬拉松與醫院聯合開展的一次客觀檢查給了我們一些可供參考的資訊: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組委曾經與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合作開展賽前體檢,約有300名跑者自行預約並前往體檢,經檢查發現6名跑者存在一定問題,不適宜參加馬拉松比賽。

當然,這裡所說的存在心臟問題並不表明一定是診斷出性命攸關、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而是指這6名跑者目前的心臟健康狀況不適合參加馬拉松這樣大強度、長時間的劇烈運動,他們如果強行跑馬,也不一定表明就必然會發生事故,只是說由於心臟健康狀況不佳,跑馬可能存在較大風險,所以從保險角度不建議他們跑馬。

300人中6人檢查出一定問題,這個比例大概為2%,其實並不低,但比起《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宣稱的35%的比例還是少了不少,如果真有35%的跑者存在猝死風險,那麼馬拉松比賽簡直無異於自殺比賽!

三、猝死究竟是不是一種很容易發生的意外?

首先,跑者要理解如下常識:運動性猝死是一種發病率極低的急性嚴重病症,只是由於其後果嚴重,其首發癥狀就是死亡,讓人猝不及防,因此備受人們關注,相比其他運動性疾病,猝死發生率其實非常低。

據估計,美國運動性猝死年發生率約為0.4/10萬人。義大利的調查研究顯示,12-25歲的運動員人群中由心血管疾病引起運動猝死的年發生率為2.3/10 萬,而非運動員僅有0.9/10萬。

Siscovick等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劇烈運動可降低猝死發生率,他們指出經常活動量很少的人,劇烈運動中,心臟驟停的危險與其它時間相比要大56倍,而經常參加劇烈運動的人,運動中的危險隻比平常大5倍。另有研究表明經常劇烈運動的人心臟驟停的危險只有伏案工作者的40%。

Gibbons曾經研究了在65個月內總運動時在374794小時的2952名運動員中,估計的最大猝死發生率男性為0.3-2.3/10000人小時,女性為0.6-6.0/10000人小時,所以說猝死壓根就不是臨床常見病,發病率很低,遠低於交通事故,自殺、藥物或癌症。

四、小白跑者比成熟跑者更容易發生猝死嗎?

《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將跑齡較短人群、安全意識較差人群、知識掌握較少人群、不大應用心率的人群都歸為可能的猝死高危人群,這從促進大家有準備地跑馬,提升跑者素養方面是有意義的,但是不是像我們通常理解的那樣:「跑馬老司機都沒問題,只有新手才更容易猝死呢」?遺憾的是,並非如此。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對美國Twin City和Marine Core兩個馬拉松比賽數十年中猝死者所做出的統計結果表明,猝死者均為男性。這兩個馬拉松多年以來總計發生了14例猝死,猝死者中是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竟然只有2位!而猝死者絕大多數都是有著多次跑馬經歷的人。正應驗了那句俗語:「淹死的都是那些會水的人」,那為什麼多次跑馬者中猝死者不在少數,原因可能是本來就存在隱性心臟疾病或者長期過量運動使得心臟誘發病理改變,最終在某一時刻誘發了猝死。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長跑有利於心臟健康,研究結果表明長期運動可以誘導心肌保護機制的發生,包括心肌熱休克蛋白活性以及表達增加、心肌抗氧化應激能力提高、心肌線粒體有氧氧化能力提高以及其他的一些能夠誘導心肌保護機制生物活性分子的改變等。這些都是運動增強心臟功能的確鑿證據。

但是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過量跑步和沒有基礎的跑馬對心臟是有損害的。馬拉松比賽後心肌損傷的標誌物,如心肌鈣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腦鈉肽上升了50%,這無疑是提示馬拉松這樣的極限強度耐力運動導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損傷。雖然這一變化在1周內可恢復到基礎值,但經年累月的過度大強度運動和重複損傷,可導致心肌纖維化(所謂心肌纖維化是指心肌彈性下降,收縮能力受損),進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也會加速心臟「衰老」,如冠狀動脈硬化、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大動脈血管壁變硬等。

五、猝死基本都是由原發疾病所引起的,運動不是導致猝死的直接原因而是誘因

一系列針對猝死者的研究結論表明:發生猝死者大多具有一些器質性心臟病,如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預激綜合症、長QT 綜合症、傳導性疾病和離子性疾病等,這些不幸的人受短暫、急性的異常刺激因素而誘發猝死。刺激因素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和血流動力異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也就是說,運動性猝死並非憑白無故的發生,而是來自心臟自身的器質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誘發。也就是說:心臟存在自身器質性缺陷的人群在高度興奮、過度疲勞等情況下,誘發出心臟疾病,從而發生猝死,運動只是誘因之一,很多猝死並非發生在運動中,飲酒、吸毒、過度疲勞等都是猝死發生的誘因。

六、猝死可以提前通過篩查預防嗎

目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如何有效在運動人群中篩查出這些潛在心血管疾病,從而減少猝死發生。在全世界範圍內,對所有運動員進行預先篩查的僅有3個國家:美國、義大利和以色列。美國主要採用個體/家族史和體格檢查(沒有12導聯心電圖檢測),義大利和以色列除了個體/家族史和體格檢查外,增加了12導聯心電圖檢測。在歐洲大部分國家,預先篩查主要局限於高水準運動員。對於上述呈陽性的人群,可進一步進行確認,採用更昂貴檢測手段,包括超聲心動圖、運動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心臟磁針掃描等。預先篩查潛在的益處包括,停止競技運動,降低個體猝死的風險,同時,對篩查出來的高危人群進行醫學乾預。美國心臟聯合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共同推薦14點預先篩查指南來發現潛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聯合會推薦的運動員心血管疾病預先篩查14個基本指標

個體情況

1、和用力相關胸痛/不安/緊張/壓力大

2、不明原因暈厥/一過性暈厥

3、和運動相關的過度及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疲勞/心悸

4、前期發現心臟雜音

5、系統性血壓升高

6、曾被限制參與運動

7、前期的心臟檢測

家庭史

8、大於等於1位親屬中,在50歲前死於心臟病(猝死或其他)

9、小於50歲近親因心臟疾病致殘

10、心肌病或擴張性心肌病、長QT綜合症、離子疾病、Marfan 綜合症、嚴重心律失常、家族中存在已知特定遺傳性心臟病

體格檢查

11、心臟雜音

12、股動脈搏動排除主動脈縮窄

13、Marfan 綜合症形態特徵

14、肱動脈血壓(坐位)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猝死篩查並非僅僅只要主觀感覺,而是要將主客觀指標、家族史結合起來進行考慮,即使這樣,也無法保證完全可以發現隱患,這也成為猝死的最大麻煩。為了發現高危人群,需要做昂貴的檢查,但投入巨大人力、財力和精力後,由於猝死發病率極低,其能篩查出來的人員很少,所以心臟風險篩查一般只能用於精英運動員,很在大眾中廣泛應用。

七、快速評估自己的運動風險

下表就是國際通用的運動風險評估問卷(簡稱PAR-Q),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那麼一般來說,你跑步都是安全的,如果你存在暫時的疾病如感冒、發熱,請等徹底痊癒、身體恢復良好狀態,再開始跑步。如果你的答案有一個或多個「是」,那麼建議在馬拉松備賽前進行體檢,或者在跑步開始前顧問醫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防患運動風險,排除某些潛在的疾病因素。

運動風險

評估問卷

PAR-Q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僅能參加醫生推薦的體力活動?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患有心臟病?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的血壓超過160/100mHg?

近6個月以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有過胸痛或嚴重憋氣的感覺?

近6個月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曾因為頭暈失去平衡或跌倒或發生暈厥?

您是否存在因體力活動或運動加重的骨、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是您不能參加體力活動?

八、需要做哪些檢查才能最大程度確保安全參賽

1、基本測試:12導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是反映心臟興奮的產生、傳導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其檢測結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心臟的基本功能,心電圖不僅可以鑒別診斷各種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同時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損的程度和心臟各腔室的結構功能狀況。在運動訓練中,其作為一種廉價有效的監測工具對於運動性猝死的預防和篩查有著重要的意義。

義大利為了減少運動性猝死事件的發生,在法律中明文規定,在全國範圍內要求12至35歲的運動員在從事運動之前必須接受正規的心血管疾病篩查,其中就包括標準12 導聯心電監測,這一措施使得義大利運動性猝死事件的發生率得到顯著下降,取得明顯成效。2004年和200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相繼模仿義大利建立了運動前心血管疾病篩查標準化方案,其中也包括標準12 導聯心電圖。

許多馬拉松比賽要求參賽者必須提供心率、血壓和心電圖檢查報告,因為這三項指標能夠以比較低的成本和較為客觀地方式評價你的心臟風險。

心率、血壓和心電圖是跑馬檢查篩查的基本指標

2、高級測試:運動平板測試

有條件的跑者可以到醫院進行運動平板測試,運動平板測試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最常用的一種,它是目前診斷隱匿型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臟疾病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手段。許多心臟疾病患者,儘管心臟儲備能力已下降,但靜息時往往沒有心肌缺血現象,心電圖可以完全正常。此時,通過運動的方法給心臟以負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肌缺血,從而出現缺血性心電圖改變。

運動平板測試

一般來說,標準12導安靜心電圖就可以作為基礎的篩查手段,如果安靜心電圖有異常,往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做進一步檢查,上述檢查手段也各有側重,彼此並不能相互替代。除12導心電圖外,運動平板測試對於運動人群具有較大健康評估價值,可以作為參加馬拉松這樣極限強度運動前的一種高級篩查手段。

九、總結

《2018年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從提升跑者安全跑馬意識角度而言立意是好的,但部分數據顯得過於誇張,猝死是極小概率事件,跑友大可不必因為35%的跑者都有猝死風險而擔驚受怕。但為了自己和家人,從主觀感受和客觀檢查(心率、血壓和心電圖)兩個方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程度,有準備地參賽仍然是安全跑馬的基本原則。記住,跑步的終極目標不是馬拉松,而是健康。

每周三19:30,跑步研習社微課直播,不見不散

你可能還喜歡:

如何高效地通過跑步減肥?

掌握這三步,輕鬆PB下半年!

跑步除了帶來健康,還有一個好處是上班族特別需要的

用這種方式去跑步,你能感受到更大程度的身心愉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