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呵護女性健康,守望幸福生活 ——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婦科團隊專訪

「醫院婦科素來被認為是女性的專屬地盤,而『婦科男』的存在則讓不少患者覺得尷尬,然而不少婦科頂級專家卻都為男性,羅主任,這個問題您怎麼理解?」

「這跟男醫生比女醫生更具有技術和體力上的優勢有關,現在婦科病多發,像我一個上午或下午的半天出診,就能看診30人左右,而一年做的婦科手術有300~500台,工作日平均一天要做2~3台,對體力要求較高,另外,你看,我們科室四位男專家的號每天都是滿滿當當,問題不說則明啦。」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婦科羅儀主任笑著說。

無論是到哪家醫院,都是要從大夫與病人之間的問與答開始的,今天對婦科的專訪,小編也從大家都好奇的問題打開。

「我們的對標是達到市區三級醫院同質化的服務能級。」

婦科團隊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6名;碩士8名。是上海市較早開展婦科微創治療的綜合性醫院,開展內鏡手術已有20餘年,「現在基本上婦科的手術我們科都能拿下,如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手術(包括全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剝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腹腔鏡卵巢腫瘤手術,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精準手術、宮腔鏡下內膜病變及粘膜下肌瘤切除、宮腹腔鏡治療不孕症,特別是腹腔鏡下婦科惡性腫瘤手術已經成為常規手術,如宮頸癌根治術,卵巢腫瘤分期手術,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羅主任順口列舉著婦科亮點之一的腔鏡技術。腔鏡技術越來越精湛,也越來越微創,從多孔發展到單孔及無孔,並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婦科疾病診治運用。

三個洞的腹腔鏡聽得多了,單孔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羅主任說:「微創完全是病人的福利,創面小,機體恢復就快,而且對於女性來說,更符合她們愛美的天性。現在不僅有單孔,還有無孔,就是通過人體自然通道進行手術。但是,微創對醫生來說,要求手術醫生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高超的腹腔鏡下操作技能。前不久,我們婦科團隊就成功實施了首例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廣泛性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播放GIF

小故事之一

「宮頸癌也微創,高大上背後的精鑽細」

52歲的李女士來到我院婦科就診,因一周前體檢發現宮頸病變。一臉愁容的李女士抖抖索索從包裡掏出了一張報告單:宮頸癌IB1期。「醫生,這個報告是不是說我得了大病?」半天李女士才猶豫地擠出這幾個字。「這個需要住院手術,你也不要有太多思想負擔,相信我們醫生。」接診的陳海林副主任醫師一邊安慰一邊為李女士開具入院單。很快,李女士辦理了入院手續住進了我院婦科。

經過充分的術前討論後,權衡利弊,李女士病情符合在腹腔鏡下進行微創手術的指征,這也是對她來說創傷最小最優化的治療方案。於是徵詢患者和家屬的同意後,手術如期進行,在麻醉醫師的配合下,婦科羅儀主任醫師和陳海林副主任醫師配合完美,僅用了2個多小時,術中出血量僅100ml,手術圓滿成功。

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風險高、過程複雜,是難度極大的四級婦科內鏡手術,腹腔鏡下開展婦科惡性腫瘤手術是該領域的最新趨勢。婦科腫瘤在當今發病率高,羅主任又給我們講了前不久他還遇到的一位腫瘤患者。

小故事之二

「院內院外,他們對患者的病都很上心」

老俞是個當地農民,去年7月,老伴阿喜不幸患了卵巢癌,全身浮腫,原先60公斤的體重因為腹水達到75公斤,肚子像足月妊娠的孕婦,連路都走不成。四處求醫都說發現得太晚,已經不能手術了,讓回家準備後事。

老俞不甘心,到處打聽,聽老鄉介紹來到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婦科找羅主任。羅主任一聽病情就急了:「現在就動身來吧,我在病房等你們。」

經過了連續數月的治療和不斷地改善方案,終於控制住了病情。但是不停地住院、連續化療,沉重的經濟負擔把這個普通農民家庭壓得透不過氣來。鬍子拉碴的老俞蹲在牆角,雙手抱頭抽泣,被夜查房的羅主任撞個正著。雙手扶起老俞,關切地問道:「這是怎啦?病情最近不是穩定很多嗎?」「羅主任,我們不治了……」一個大男人痛哭起來。「老俞,怎能說不治就不治呢?我不是都跟你說了嗎,你隻管來,錢的事我們慢慢想辦法。這次化療很關鍵,可不能打退堂鼓。」在羅主任的勸慰下,阿喜順利地接受了最後一次化療,病情也穩定。

羅主任說,這類慕名而來的患者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們的信任不可辜負。即使出院了,羅主任經常會安排組裡的醫生打電話關心一下病人,一定要把吃喝拉撒都問到家,及時幫老俞解決問題。開疑難病例討論或是有市裡專家來會診,他還專門拿著阿喜的病例討論研究。

「也許沒有辦法治癒所有的疾病,但是我們盡一切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兩年前,我們遇到這樣一個渴望家庭幸福,渴望有一個孩子的患者……」

小故事之三

「婦科的醫生做手術就像銹藝術品一樣精緻」

羅主任告訴我們,許多看過患者小何手術病例的業內人都感嘆:「這把手術刀使得超有靈性,出神入化。」

小何是誰?現在是一位幸福的媽媽,曾經是一位宮頸癌患者。當時,小何剛從一段失敗的婚姻陰影中走出來,遇上了一個真心待她好的人,剛30出頭的她兩眼含淚地拉著我們婦科蔡醫生的手說:「大夫,你們一定要救救我呀!我還想要個孩子的,能不切除子宮嗎?」

「蔡美玲副主任醫師做手術有男大夫的風範,乾淨利索,又多了女大夫的風采,溫柔細膩。她總是考慮得很周全,儘可能滿足病人的需要,對愛美的患者她就綉皮,恢復後幾乎看不到疤痕。她曾榮獲過上海市婦幼健康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這次她要繡的是宮頸。」羅主任說。「LP刀手術我們是藉助染色定位切除病變組織。第一次,染色下LP刀手術後,病理報告提示切口邊緣發現癌細胞!要保留生育能力就必須保留子宮,那就只能再切宮頸,第二次染色下LP刀手術後病理報告提示切口邊緣仍然發現癌細胞!這絕對不是技術問題,因為癌細胞不可能跟正常細胞分界線劃得很清楚,癌細胞就如同一顆大樹的根系深扎在泥土中一般深嵌在組織中,內部深層是很難被染色的,而僅憑肉眼是無法識別的。」羅主任解釋道:「宮頸很短,兩次環切所剩無幾,通常基本就是選擇全子宮切除術了,我們把情況跟小何及家屬說明後,小何央求醫生再試一次,最後一次……」醫者父母心啊,科室內組織了討論分析,列舉了重重可能,權衡利弊,最後決定再做一次環切,這次「繡花」式的環切,婦科的主任們都上台了,如同精雕細琢藝術品般一毫一毫地推進。因為注意力高度集中,醫生們的汗不住地往下流,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第三次病理報告:切口邊緣未發現癌變細胞。子宮保住了!

羅主任說:「這是一個個案,我們也是做了很多研究和分析,我們婦科醫生不但要賦予每一位患者同情心,我們更需要提高技能,用真才和實乾、理性和智慧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羅主任又給小編講了幾個「大麻煩」的故事。

小故事之四

「遇上肯治『麻煩病』的醫生真的是病人的福氣」

包阿姨50多歲,一踏進婦科診室看到對面坐的是男醫生,一臉尷尬,不知道從何說起。「接診的黎俊副主任醫師挺和藹的,起初問了我一些似乎毫不相乾的問題,如是不是患過皮膚過敏,或者問家裡是否患過結核病。我對大夫問這些問題感到不理解,但說著說著我就不緊張了,話匣子就打開了。」「這些問題可以了解病人的病史和遺傳病史。因為身體其它器官的缺陷或不適也會影響到生殖器官,身體這個部位的不適也會影響到那個部位。熟絡了,當問到這次就診的原由時,包阿姨也就直言不諱了。」羅主任解釋道。

包阿姨是做家政服務的,但是她一乾活就想上廁所解大便,近來癥狀越發嚴重,好幾家房東因為這個辭退了她。不是因為吃壞了肚子,這個病要從30多年前生孩子說起,當時醫療條件和經濟條件的問題,包阿姨的小孩是由產婆在家接生的。她因為生產導致腸道裂傷、產道裂傷,疤痕長期受刺激,組織經久不愈,病程遷延,多家醫院都只是治標不治本,於是大便失禁越發嚴重。「這個手術一點也不難,但是很煩,很消耗醫生的時間和精力,要做產道腸道一層層的修補。」婦科的醫生們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時間為包阿姨修補了這遲到了30年的修補。「終於不用再遮遮掩掩上廁所,終於不用天天換褲子,終於身上沒有怪臭味……」包阿姨出院時笑的很甜。

小故事之五

「我在急診看到你,我就知道我死不了」

患者小金在一次婦科就診結識了羅儀主任,並且成為了他某大夫在線420萬粉絲中的一位忠粉。小金愛讀羅主任的科普,20餘篇幾乎都讀過。「我的一個朋友死於宮頸癌,如果發現得早,還有很大治療餘地。但是那時我們不懂醫學,如果知道是什麼病,她不會那麼早去世,她可能通過治療之後還能活很久。」這就是小金常讀醫學科普的原因,「我喜歡從權威的專家那裡得到權威的信息和全面的資訊,而不是自己通過網路搜索到的難辨真假的信息。」

「我覺得病人很不容易。很早開始掛號,個把小時才有可能輪到她看診。如果2-3分鐘就匆匆看完,病人心裡不舒服,自己也會覺得對不起病人。但一五一十都講清楚,不下10分鐘搞不定,碰上個老人家半個小時都不嫌多,這樣外面等候的『長龍』又要不高興了。我想為我服務的對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了方便患者,三年前,我特地開通了實名認證的在線平台」羅儀主任說,自己雖然工作很忙,但只要一有時間,就會認真回復每一條留言,「我每天睡覺之前肯定會看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有人來約我,或者是有沒有報告發過來。」而且每個回復往往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結束,但羅儀絲毫不嫌麻煩,利用午休、晚上的時間逐一回復問題和諮詢。病人只要在上面諮詢留言,就能得到他的回復。正是因為他也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著想,在網上,能看到不少網友對她的好評:細心、人好、好大夫……

話又說回小金,這次突發宮外孕,命懸一線被120送來醫院急診,最後一絲知覺消失前,她認出了急奔而來的羅儀主任……術後漸漸康復的小金對醫生們笑著說:「我在急診看到羅主任,我就知道我死不了!」這就是一份莫大的信任。

「心理疏導和援助很重要,婦科疾病很多都是『難言之隱』,疾病的背後還有關係著家庭幸福」

「近年來,科室正在大力培植圍絕經期治療和護理、盆底肌康復鍛煉及手術治療、流產後抑鬱症關愛、婦科腫瘤患者心理疏導等領域的技術,婦科面對的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我們的工作也要分層分段分維度,這樣才能更接地氣更符合每個年齡層女性的需求,達到市區三級醫院同質化的服務能力。」羅主任說,「在婦科病房,我們的護士長金福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諮詢師,於是我們創建了針對婦科腫瘤患者的區婦聯『哀傷輔導』項目,被評選為『優質項目』;我們針對人流患者產後抑鬱的『心理疏導』項目,中標區科委項目。這些項目的開展,我們不但幫助患者走出陰影,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給他們的家庭重新點燃了幸福的曙光,開展效果較好。

離開羅儀主任辦公室時,已近下班時間,突然瞥見護士台上厚厚一疊疊預約住院單,病房裡「滿員」的一張張病床,很多江浙兩地慕名而來的患者……這個婦科團隊的故事肯定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為病人所做的肯定還有很多很多。

是什麼促使了我們團隊的不斷發展?對鑽研業務的永不停歇、對學習知識的「1日1問、2周1學」、對患者服務的不斷提升。

——羅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