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老腰酸背痛?快看看是不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是不是一看到這幾個字就覺得怪可怕的?這懷孕還能讓肌肉分離了?這是有可能的。隨著孕周的增大,你看得見的是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你看不見的是一天比一天擠的腹腔。

從盆腔突入腹腔的子宮還是在一天天地變大,剛開始擠擠腹腔裡面的臟器還能裝得下去,後來乾脆就自己開疆拓土,抻長腹部肌肉,撐大腹部太空。在這生存太空的角力裡,首當其衝的就是腹腔的門戶——「腹直肌」。

腹直肌!那不就是大力水手們的八塊腹肌嘛?!沒錯,而當增大的子宮所產成的「膨脹」力量超過腹白線(連接左右腹直肌的組織)的耐受範圍時,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癥狀表現。腹直肌被擠到腹中線兩邊去了,就不能很好地堅守自己的崗位,負荷腹腔臟器及增大的子宮。於是腰部、脊柱兩側的肌肉就被迫接管腹直肌的工作,增加自己肌肉的負擔,這樣一來孕期「拉墜感」的腰酸背痛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孕期的肌肉酸痛如果你可以忍,產後腹直肌分離留下的印記可能就會讓你忍無可忍了。生完寶寶後,被長期拉伸的腹白線可能一時半會緩不過勁兒來,腹直肌不能迅速地恢復到原來的位置,於是乎沒有回正的肌肉就會變得像你腹部的贅肉,產後肚子怎麼也就收不回去了。

同時,腹直肌不在其位不謀其職,腰背部肌肉還是得受累,腰酸背痛還在繼續。

3腹直肌分離大檢測。你懷孕時和產後有這樣的表現嗎?那就按照下面的方法看看自己有沒有腹直肌分離吧。

方法很簡單:仰臥屈膝,放鬆腹部肌肉;手置腹部肚臍以上,掌心正對下巴方向;自然吸氣,後吐氣,緩慢抬起上身看向肚臍,指尖下壓腹部;此時腹部出現的凹溝即為腹直肌分離部位;以手指度量分離寬度。1-2指通常在正常範圍內,2-3指可通過產後恢復運動改善,超過3指可能會出現疝氣等問題,必要時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分離改善有方法。分開3指以下的產媽可以做哪些產後恢復運動呢?當你處於不同體位時,都有適合你的分離改善運動。

【立位】立位靠牆收腹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背對牆面站立,身體離牆面半臂距離,吸氣,腹凸,呼氣,收腹背靠牆,吸氣,腹凸,背離牆面。如此反覆進行,每組10-15次,2-3組為宜。

【坐位】坐位雙手收腹

端坐位,手放兩側腰上,吸氣,腹部凸起,呼氣,以手適當用力推擠腹部兩側肌肉向肚臍收腹。如此反覆進行,早中晚各50次為宜。

【跪位】四角板凳收腹

屈膝跪地,雙手雙膝分開與肩同寬,腰背部與地面平行,呈現「四角板凳」姿勢,吸氣,腹凸放鬆,呼氣,用力收腹。如此反覆進行,每組10-15次,2-3組為宜。

【臥位】俯臥位眼鏡蛇拉伸

俯臥位,頭略仰,吸氣,雙手做好支撐準備,呼氣,頭部帶動上半身向上仰起,拉伸腹部,雙手支撐。如此反覆進行,每組10-15次,2-3組為宜。

腹直肌分離要怎麼預防?孕期腹部肌肉脆弱易感,會發生腹直肌分離,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懷孕時激素水準對結締組織產生影響、身體調控機制發生變化有關。

但是為了預防腹直肌分離,我們也確實可以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比如積極控制孕期體重,不讓子宮變得過大還能有很多其他的好處,比如孕前進行核心肌群的劑量鍛煉,增強腹部肌群等。

寶寶這「撐破肚皮」的生長力確實會給孕媽媽帶來大大小小的煩惱,但是有的時候這種煩惱可能也是孕媽媽自己招來的。不要胡吃海塞,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好好控制體重,爭取長胎不長肉!

馬大夫貼心話

腹直肌分離是常見的懷寶寶「後遺症」,孕早期分離的發生率為0,之後的3個月為27%,最後的3個月為66%,產後5-12周發生率為36%。不要不重視自己孕期腰酸背痛的現象,那很有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的信號。如果孕期發生了腹直肌分離,也別把恢復的任務都扔到產後,我們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孕期體重增長緩解分離的程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