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童頸椎成直線?戒手機太難!跟娃談條件,不如劃好4大底線!

哄睡故事——玫瑰公主來自科學家庭育兒00:0015:29

世界衛生組織在4月23日發布了有關幼兒童接觸電子看板時間的建議報告。

報告中明確說明了:

● 2歲以內的兒童不應該也不適合使用電子產品;

● 2至4歲的兒童,雖然每天可以使用,但時間最好限制在1個小時以內。

科大大認為,限定寶寶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和時間,不僅僅是保護視力那麼簡單。

錯誤使用電子產品對娃造成傷害的新聞事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

4歲女孩每天抱著iPad玩遊戲看動畫片超4小時,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她已經近視高達600度。

江蘇南通的一個9歲男孩,因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出現了頸椎問題,醫生檢查發現:男孩的頸椎生理曲度消失,竟然變直了!

安徽6歲小女孩模仿動畫片場景撐著小花傘從13樓跳下,險些釀成悲劇。

現在,手機、電腦、ipad已然成為了娃的「電子保姆」,娃是安靜了,但常靠這些「電子保姆」帶娃,後患無窮啊!

電子產品六宗罪

電視、手機等這些電子產品,成人看得時間長,對身體的影響都很大,更別說寶寶了:

● 身體的影響

視力下降:論看電子看板對寶寶的影響,視力差必須有姓名。小孩子手臂短,手機、iPad拿的近,螢幕藍光很容易刺激到眼睛,導致近視。

播放GIF

損害孩子的注意力:美國《華盛頓時報》刊載的一篇研究發現:寶寶早期接觸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其之後的專註力和注意力都存在輕微缺陷。

如果一個10個月大的寶寶,每天多看1個小時的電視,當TA長到7歲時,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幾率會增加10%。

播放GIF

阻礙脊椎發育:醫生表示,長時間低頭看手機,脊椎承受的重量是垂直時的3倍。

● 心理的折磨:

心理疾病:日本的一份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每多看1個小時電視,抑鬱症的概率會增加8%。

性格養成:過度接觸電子產品,容易讓孩子養成冷漠、暴躁的性格,更嚴重的會有暴力行為。

播放GIF

自信心:長時間看手機的另一個缺點,是寶寶會慢慢變得孤獨、沒有自信、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

3招遠離電子保姆

既不想讓孩子一直玩手機、看電視,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寶爸媽的煩惱,科大大幫你們支幾招~

父母以身作則:都說寶寶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爸媽怎麼做,寶寶就會有樣學樣,所以在和孩子在一起時,我們盡量不碰電子產品,為寶寶樹立好榜樣。

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媽們可以培養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興趣,比如玩樂高、閱讀等等,以此來代替寶寶看電視、玩手機。

戶外運動:每天戶外運動兩小時,不僅讓娃遠離電子產品,還能保護寶寶的視力!

使用電子產品記住這4點

不得不承認,我們生活在互聯網的時代,讓娃像不食煙火一樣,徹底遠離電子產品,很難做到。

與其把電子產品當做洪水猛獸,不如給娃一個正確引導(以下建議,適合2歲以上寶寶)。

2歲以內,別談啥正確引導,不主動給娃看電子看板就對了!

● 控制時間長度

把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以內,或者和寶寶提前做好溝通,只看1-2集的動畫片,並遵循「20-20-20法則」。

● 篩選動畫內容

可以選擇高質量的節目,且大人要和寶寶一起觀看,如果沒有親子互動,就盡量不要看了。

播放GIF

● 制定使用規則

一家人一起制定家規,然後把商量結果張貼出來,全家人 一起按照規則使用電子產品。

大順家的家規

久而久之,寶寶的自控力會在互相監督中慢慢培養出來。

● 讓電子產品成為獎勵機制

一哭鬧,就遞上手機,一不吃飯,就打開電視,只要鬧點情緒就能被快速滿足,事實上,這很不利於寶寶恆心的培養。

我們可以把電子產品作為獎勵機制的一部分,讓寶寶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時間。

給大順的獎勵

時間久了,寶寶也會逐漸明白:好東西往往需要去爭取才可獲得。

好了,科大大說了這麼多,寶媽們都有get到嗎?來一波小測試吧~~

隨堂考

關於使用電子產品,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 把娃交給電子產品,爸媽可以安心工作

B 2歲以下寶寶,盡量不用電子產品

C 寶寶可以一直看電子看板一個小時,之後再休息

答完題不算完,別忘了 右上角轉發↗↗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