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風險評估與因因施治?

對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性評估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確定血壓水準及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

2)判斷高血壓的病因,明確有無繼發性高血壓

3)尋找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臨床情況

從而作出高血壓病因的鑒別診斷和評估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度,以指導診斷和治療,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病的風險。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總體CVD風險評估

SCORE評分系統:10年心血管風險分層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時機

高血壓初步診斷後,均立即採取治療性生活方式乾預及藥物治療:中危、低危患者可分別隨訪1個月、3個月,多次測量血壓仍≥140或≥90 mmHg,推薦或考慮啟動降壓藥治療。

繼發性高血壓佔成人高血壓的10%左右。

所有新發的高血壓應該在治療之前,從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的排查。

全面詳細了解患者病史

1)家族史:詢問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或腎臟病的家族史。

2)病程:患高血壓的時間,血壓最高水準,是否接受過降壓治療及其療效與不良反應。

3)癥狀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無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風、血脂異常、支氣管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性功能異常和腎臟疾病等疾患及治療情況。

4)有無提示繼發性高血壓的癥狀:例如腎炎史或貧血史,提示腎實質性高血壓;有無肌無力、發作性軟癱等低鉀表現,提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無陣發性頭痛、心悸、多汗等提示嗜鉻細胞瘤。

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鹽、酒攝入量,吸煙支數,體力活動量以及體重變化等情況。

6)藥物引起的高血壓:是否服用使血壓升高的藥物,例如口服避孕藥、生胃酮、麻黃素類滴鼻葯、可卡因、安非他明、類固醇、非甾體類抗炎葯、促紅細胞生長素、環孢菌素以及中藥甘草等。

7)心理社會因素:包括家庭情況、工作環境、文化程度及有無精神創傷史。

體格檢查

1)正確測量血壓和心率,必要時測量立、臥位血壓和四肢血壓

2)測量BMI、腰圍及臀圍;觀察有無庫欣面容、神經纖維瘤性皮膚斑、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腫

3)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和股動脈有無雜音

4)觸診甲狀腺

5)全面的心肺檢查

6)檢查腹部有無腎臟增大(多囊腎)或腫塊

7)檢查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征。

實驗室檢查

除基本項目外,推薦項目: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餐後2小時血糖(當空腹血糖≥6.1 mmol/L時測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項目)、尿蛋白定量(用於尿常規檢查白陽性者)、眼底、胸部X線檢查、脈搏波傳導速度以及踝臂血壓指數等。

高度警惕和早期發現繼發性高血壓病因很重要,乾預措施可以治癒,尤其是年輕患者;

晚期的治療不太可能治癒(即去除降壓藥物)。因為長期的高血壓已經導致了血管和其他器官損傷,但乾預仍然很重要,因為它往往會使用更少的藥物而得到更好的控制。

難治性高血壓篩查對象

l嚴重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突發高血壓或突然惡化的高血壓

l老年人舒張壓增高

l靶器官損害與高血壓的病程或嚴重程度不成比例時

l年輕的高血壓患者(< 30歲),和老年人新發的高血壓

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思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