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後腰隱隱作痛!愛憋尿長出小腎結石

冬季氣溫冷颼颼,許多女性愛憋尿、躲在棉被窩裡看韓劇,但中醫師提醒若經常感覺後腰隱隱酸痛,可別輕易認定是肌肉酸痛,小心可能是細小腎結石在作怪,若持續憋尿、少喝水或貪吃橘子、柳丁,恐會加速腎結石的形成。

若經常感覺後腰酸痛卻無法熱敷緩解,可能是細小腎結石作怪。

女性憋尿的習慣會增加泌尿道重複感染和結石的風險,因為尿液受感染的影響,會減少代謝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沉澱的機會,長期易形成結石。

腎結石需日積月累而成,但多數人是突然腰部劇烈疼痛、血尿或發燒,就醫才確診為腎結石,且結石通常不小,需震波碎石或手術取石。如何才能預防腎結石的生成?或是及早發現細小的腎結石,透過更簡單的方法排出體外?

腰部疼痛!肌肉酸痛VS腎結石

腎結石和肌肉酸痛所引發的腰部疼痛很相似,需先鑒別診斷,若是最近常做粗重工作,疼痛部位較表淺,有壓到就特別痛的痛點,或是維持某一姿勢特別痛,多半屬於肌肉酸痛,可熱敷或按摩緩解。但是,若疼痛點是在腰側下背部偏高處,有時牽連到前側小腹(即膀胱處),且經常隱隱酸痛,不會因姿勢轉換而減輕疼痛,則可能是細小腎結石或腎結石所導致。

一般來說,除了憋尿習慣之外,冬天常吃橘子、柳丁、柚、柿子等寒性水果,加上運動量減少、氣象寒濕的影響,都會導致身體無法產生足夠動能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增加細小腎結石的產生。

對此,中醫臨床常用溫化寒濕的中藥,如白朮、附子、乾薑、茯苓,再配合消炎利尿的八正散、金錢草、車前子等藥方,幫助病患排出石頭,預防腎結石的生成;或用艾條灸療大腸俞穴和關元俞穴,除去寒濕,預防寒濕型細小腎結石。

日常保養部分,最好的預防結石方法就是多運動、多喝水、不憋尿,且少吃寒性食物,水的攝取量應以每天2000c.c.至3000c.c.為標準,且少量頻飲為佳。


多吃鈣易結石?重點在於體液酸鹼平衡

結石患者要不要避開含鈣食物?結石的成因不只與鈣有關,更是身體體液的酸鹼值出了問題。若是鈣質攝取不足,身體為了達到電解質的平衡,鈣會由骨頭釋放至血液中,一旦血鈣濃度上升,尿液中的鈣也會增加,反而助長結石的機會。

因此,較好的飲食方式是所有食物適量且均衡攝取,若是矯枉過正,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平衡,反而提高結石生成的機會。但是,富含草酸鹽的食物,包括豆類、甜菜、芹菜、菠菜、草莓、葡萄、青椒和茶等,易和鈣質形成結石,攝取時要有所節製或分開食用。

我是坐診中醫師,每天分享中醫健康養生知識,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