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及一下濕氣的影響,順便交大家幾個小技巧!

人們一直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濕氣這個中醫概念,大部分人並不陌生,尤其是沿海地區,氣候潮濕,幾乎是「十人九濕」,然而奇怪是:他們煲湯,喝湯藥,拔罐,刮痧,用了各種祛濕辦法,但是,祛濕效果微乎其微,濕氣就像是永遠祛除不掉一樣。


濕氣對我們有何影響?


  1. 濕氣首先會表現在皮膚上,會讓皮膚變得油膩不堪,毛孔粗大,皮膚暗黃,滿臉黑頭,且容易長斑長痘;

  2. 大便不成形,長期便秘,粘馬桶,很難衝下去;

  3. 舌苔白厚且膩,口臭、口乾;

  4. 濕氣重的人容易身體發福,體態臃腫;

  5. 睡覺心悸、失眠、流口水、打呼嚕;

  6. 濕氣重的人整天打不起精神,覺得身體被束縛、睏乏,覺得身上裹著一層東西,懶得動彈;

  7. .婦女白帶過多,陰部潮濕,婦科炎症;

  8. 頭髮油膩、脫髮、白髮;

  9. 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10. 濕氣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11. 食欲不振、胃痛、胃脹、消化不良。


教幾個去除濕氣的穴位。


  1.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中心點。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一一個總開關,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濁以及疏通氣血的作用,還能減輕紅血絲哦;

  2. 曲池穴: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是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的地方,可以清利濕熱,對「濕熱」引起的蕁麻疹、急性胃腸炎效果很好;

  3. 3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能促進代謝,對恢復身體苗條曲線很有幫助。

  4. 4足三裡穴:在外膝蓋凹陷處往下三寸。它是治療消化系統病的常用穴,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經常按摩它有健身強體的作用。

法方:用大拇指指腹點按5分鐘。

安全健康科學的方法:


目前,對於濕氣的治療方法,醫生是不介意採用西藥治療,由於排濕是需要一定的過程,西藥對我們的腎臟損害較大,所以中藥是治療濕氣的首選。中藥作為中國傳統的治療方法,其效果從古至今都被廣泛認可,對於濕氣而言,我們不可盲目用藥治療,而中藥通過調理脾胃,從而去除濕氣。


曾在中藥周刊上看到一篇關於濕氣的文章,茯芡濟濕膏膏是315誠信企業專門針對濕氣而研發的純中藥製劑,其包含十幾種中草藥,經過高純度提煉製作而成,具有治根治本的療效和無副作用的特點,口感柔和,在潤肺消炎、去熱排濕方面十分值得稱道,由於它顯著的效果,現在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已被國家食葯監局檢測備案,可放心使用,網上也很容易找到。


推薦祛濕的幾個配方:

1.配料:赤小豆、薏仁、茯苓、紅棗、冰糖、芡實、山藥。

做法:(1)赤小豆、薏仁、茯苓為3:3:1;

(2)將泡好的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大火煮滾再轉中小火煮約1小時;

(3)關火後加入適量冰糖。

2.配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做法:(1).野生蒲公英根洗凈,切段,烘炒製成茶,備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馬齒莧,洗凈曬乾,備用;

(3).淡竹葉洗凈,槐米、綠茶,均炒製成茶,備用

(4).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3.配料:生薑幾片(去皮洗凈)、紅棗8個、紅糖、枸杞子、花椒8顆

做法:(1).紅棗用溫水泡發備份用,可以去核切絲;

(2).紅棗、生薑、枸杞子和花椒放鍋內,加紅糖,加水兩碗;

(3).大火煮至滾後,轉中小火;

(4).水收至只有一碗水時即可。


相信大家對濕氣都有了一定了解,希望大家除濕要「快準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