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臟查出低密度影是不是肝癌?病友知道答案後拍大腿,白擔心了

CT檢查在臨床上使用廣泛,很多人做了上腹部CT會發現報告上寫著肝臟見低密度灶。一看到這種描述,內心不免就會緊張,會想這不會是腫瘤吧。平時一些其他行業的同學、朋友也會諮詢類似的問題,詢問肝臟低密度灶是什麼意思。CT檢查中肝臟內病灶密度低於肝正常組織,這類病灶均稱為低密度灶。

其實肝臟低密度灶見於很多種情況,良性疾病包括肝囊腫,不均質脂肪肝,肝膿腫,肝血管瘤,肝腺瘤,肝硬化結節等。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這些疾病在上腹部的CT平掃中都表現為低密度影。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CT平掃提示肝臟低密度灶,為了方便鑒別,建議患者做上腹部增強CT,增強CT的好處是打了造影劑之後,血管內有造影劑存在,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肝臟,肝內有血供的病灶會表現出比較亮的影像。比如血管瘤CT平掃為邊界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密度均勻的低密度灶,而增強掃描後病灶顯示更清楚,且具有特徵性的從病灶邊緣開始呈結節樣強化,逐漸向病灶中心擴展,直至造影劑完全填充病灶,呈「慢顯慢退」特徵改變。而肝囊腫則不一樣,無論是平掃還是增強都表現為囊性低密度灶。值得注意的是,肝臟惡性腫瘤,CT平掃時多表現為低密度塊影,有時表現為等密度塊影,行增強CT後,由於惡性腫瘤內部生長不均勻,且血供豐富,打造影劑後在增強期表現快速的強化,出現不均勻的高密度影,在延遲期以及門脈期表現造影劑的快速流出,快進快出多是診斷肝臟原發性腫瘤的標誌。

CT平掃如果提示有低密度灶,最好做增強CT以便於進一步確定病灶的性質。一般來說,如果是比較典型的肝囊腫,增強CT上表現為極低密度,形態規則,這時候會直接報肝囊腫,而不會寫低密度灶。如果做增強CT後,仍提示肝臟低密度灶,一般來說良性病變居多,比如不均質脂肪肝、肝硬化結節、肝腺瘤等等。也不排除是少血供的轉移性病灶,這類病灶通常是其他惡性腫瘤比如胃癌、腸癌轉移到肝臟,轉移灶較小時也表現為低密度影或者略低密度影。如果患者有其他部位的癌症病史,這時候最好做上腹部磁共振進一步明確該病灶是否為轉移灶。

?

對於肝臟低密度灶,一般來說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癥狀,絕大多數人是體檢時發現。未確定性質前,不需要憂心忡忡,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增強CT或者磁共振仍不能確定性質,定期複查CT是必要的,同時查肝功能、B肝兩對半、血清AFP等,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有增大,可以直接做肝穿刺活檢明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