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患者的「保肝葯」存在爭議,「擦邊球」 現象普遍

近日,一篇名為《中國患者一年吃掉百億元保肝葯,然而國外根本沒這葯》的文章引發了大家對「保肝葯」療效問題的質疑。文章提及了化學葯如「水飛薊賓、雙環醇、谷胱甘肽」,中成藥如「益肝靈、保肝丸、葵花護肝片」等,《國際金融報》記者查詢後發現,上述藥物確均在國葯準字批文的藥物中,且由不同的葯企生產。那麼,保肝葯是否存在濫用現象?藥品生產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爭議壓力?

銷售佔比高

據統計,我國B肝人數高達9300多萬,C肝人數高達2400多萬,酒精性脂肪肝則高達2.4億之多,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將近7000萬,總計患慢性肝病者約4.4億人,居世界首位。這意味著平均3個人裡面,就可能有1個人身患慢性肝病。有數據顯示,這些人一年就能吃掉上百億元的保肝葯。這讓眾多葯企看到了「商機」。

從生產端來看,根據醫藥信息諮詢公司艾美達資料庫,我國醫藥企業中,截至2018年底,主營肝病藥物且醫院銷售肝病葯前三的生產企業是:正大製藥集團、吉林敖東集團、百時美施貴寶。

其中,正大製藥集團近3年來有9種與肝病有關的藥品,主打藥品是恩替卡韋和異甘草酸鎂,這兩種肝葯2018年佔比分別高達49.32%和41.08%,銷售額分別為10.97億元和9.13億元,2016年和2017年這兩種葯銷售額均超過10億元。

醫院銷售肝病葯佔比第二的是吉林敖東集團,該公司有8種與肝病相關藥品,明星產品為其核糖核酸,3年來佔比高達98%以上,2016年至2018年銷售額分別為11.02億元、11.19億元和9.4億元,銷售規模有所下降。

排位第三的是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共3種肝病葯,恩替卡韋2018年佔比高達35.52%,2016年-2018年銷售額分別為9.7億元、8.73億元和8.11億元。

艾美達數據還顯示,近3年來,藥店銷售肝病葯生產企業Top3的企業為正大製藥集團、百時美施貴寶和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正大製藥集團的恩替卡韋葯銷售佔比較高。

從生產端和銷售端個別企業銷售業績可以看出,我國保肝葯消費市場規模不小。而國際上,只是對肝硬化藥品分類比較細緻,比如,按照肝硬化階段類型、按照治療類型等分類。而我國在肝病方面的藥品界限卻並不明晰,其中爭議較大的是「保肝護肝」功能。

「擦邊球」現象普遍

我國的保肝葯生產銷售「火爆」,那麼,保肝葯的「保肝護肝」功能究竟如何?

浙江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主任張成武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真正意義上的保肝葯不應該是輔助藥物,保肝葯是個很籠統的概念,根據作用機制大體地分應該包括抗氧自由基損傷的、細胞膜劑、改善肝臟微循環等,許多藥物理論上可能有多種作用機制」。張成武強調,「真正在藥理學上有這些作用機制的藥物,能夠減輕其他外來因素對肝臟的損害、或者有助於肝功能恢復的一些藥物,應該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肝葯」。

此前,我國專家在消化疾病領域頂級期刊Gastroenterology在線發表《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一文引發輿論關注。文章顯示,在我國引起肝損傷的最主要藥物為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佔26.81%)、抗結核葯(佔21.99%)、抗腫瘤葯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事實上,引起肝功能損害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酒精、藥物、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代謝綜合征等。但是,對於保肝葯的治療效果,張成武表示「很難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比較複雜。」而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此類藥品市場增長迅速。根據網路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肝病葯市場規模僅300多億元,預計2020年肝病葯市場可達千億規模。

B肝為何難治癒?

B肝病毒和其他病毒的區別

B肝病毒是一種微小、結構簡單的非細胞生命形態,由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核酸長鏈包括DNA和RNA。與其他肝炎病毒相比,B肝病毒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遺傳物質為雙鏈DNA,其他肝炎病毒為單鏈RNA,也正是這種區別導致B肝病毒至今難以被消滅。

TAF可實現慢B肝臨床轉陰!

有專家說TAF替諾福韋二代它作為抗病毒治療藥物是可以讓B肝患者達到臨床轉陰的。

通過抗病毒治療,減少病毒的數量,實現臨床轉陰。

臨床陰性乙型肝炎的標準是指血清生化指標比值(如轉氨酶、膽紅素等)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改善或消失,血清中脫氧核糖核酸負轉化,CL消失。B肝陰性。抗原和E抗體的出現,以及隨訪一年以上無複發,可視為臨床陰性。病毒不完全,感染很低,肝損害較輕。它對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沒有明顯的影響,但也需要堅持對形勢的變化進行回顧和檢驗。

TAF替諾福韋二代:

商品名稱:HepBest

藥品成分:替諾福韋艾拉酚胺

規格:30片*25mg

適應症:適用於慢性乙型肝炎(HBV)成人感染者的治療

用法與用量:推薦劑量是25mg/天,每天1次

目前TAF上市後的價格如下:

美國版叫Vemlidy:1000美元*12=12000美元/年,摺合人民幣是8萬元

印度仿製葯合 眾 美 康價:380*12=4560元/年

中國版叫韋立得:1180*12=14160元/年

何時可能安全停葯?

HBeAg血清學轉換後,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地停止抗病毒藥物?

如果停葯太早,可能重新出現HBeAg。EASL指南建議非肝硬化患者獲得穩定的HBeAg血清學轉換、持續檢測不到HBV DNA 12個月以上,可以停用抗病毒藥物,停用藥物後,要保證密切監測。

HBeAg陰性乙型肝炎,經過多年的抗病毒治療,檢測不到HBV DNA,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停葯?EASL指南推薦,非肝硬化HBeAg陰性CHB患者應用NA治療獲得長期(≥3年)病毒學治療抑製後,檢測不到HBV DNA,沒有肝損傷跡象,如果可以保證停葯後密切監測,可考慮停葯。

如果HBsAg消失,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地停用抗病毒藥物?

EASL推薦,在HBsAg消失後,即使患者沒有出現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也可停用抗病毒藥物。最近,專家們已經決定,HBsAg消失的患者也可能獲得臨床治癒,即使沒有出現乙型肝炎表面抗體。

研究人員還有一種新的方法——通過測量HBsAg水準來評估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的患者停用抗病毒藥物是否安全。HBsAg水準越低,停用抗病毒藥物後越有可能維持HBeAg血清學轉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