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蒲偉光:新形勢下期貨市場的三大挑戰

  新浪財經訊  2018年4月20日-21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將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新價值、新作為”為主題,圍繞大宗商品、“保險+期貨”、期現結合與資產管理等業務領域,總結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與模式,深入梳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的需求特點。

浦偉光浦偉光

  在20日下午的專題活動““全面開放 共商共享”—期貨國際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中,中國證監會國際業務委員會委員浦偉光作了“國內期貨市場發展與國際化”主題演講。

  浦偉光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期貨市場目前的挑戰以及他的建議。首先是金融科技,目前國內市場更看重個性化的金融創新,他指出,國際上更看重風險定價問題。

  第二方面是國際化進程,蒲偉光指出,國內期貨市場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對境外合規監管的要求做到非常熟悉,避免出現問題擔負更高成本。

  第三方面,風險管理,在這方面需要尤其注意場外市場風險,同時小心流動性風險。最後他強調風險數據庫的重要性,數據應該作為監管的核心,計算風險,管理風險。

  以下為文字實錄

  浦偉光:大家下午好!

  很感興主辦方邀請我過來。

  一般我們在境外做沙龍的演講,現在是2:30了,你們都想睡覺不想聽,所以我也找了一些笑話跟你們分享。我剛才還在想說什麽消化,洪湘雅說她是台灣口音,你們多包涵,但你們現在更慘,我是香港口音。他們都說我的國語不標準,但是他們說不難聽,我費勁猜到我說什麽。所以等一會兒我說什麽,你們猜一下我說什麽。如果猜不到,沒關係,我也有PPT,希望你們看我的PPT。

  我在新港工作,我在香港證監會工作了20年,一直做監管的工作,所以也看到很多期貨商到香港開分公司。我跟很多國外監管機構交流過,也聽到他們對你們跑到其他國外公司開分公司做業務,他們有一些意見。

  我現在已經從香港退下來,但我還是他們的國際顧問。所以我今天習武就不會跟你分享任何的數據,不用擔心,也沒有合約跟你談,反正你就聽我說一點短短的故事,主要是我過去20多年在香港監管國際機構,無論是歐美還是大陸到香港工作,他們碰到的問題。

  碰到的主要問題,我分為三個重點:第一個,以金融科技帶來的挑戰,第二個是你們做國際化業務,一般來說你們碰到的什麽問題,第三個是你們做業務要碰到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金融科技。Fintech兩個英文字加起來,把金融和科技融合起來,進一步推動金融體系的創新。一般來說,我們現在談的都是你們熟悉的,像清算系統、大數據、智能投顧這些東西,我把大陸現在的增長跟國外比較一下,坦白說你們增長很快,跟國外比較,事實上完全沒有退後。但是我看到你們現在比較看重的是一些個性化的金融創新,通過不同的科技手段,增加你們管道的滲透,主要是降低你們的成本,盡量把不同的產品賣給不同的客戶,更快、更好地把產品推出去。所以你們現在做的主要都還是個人化的產品方面。你看到我PPT裡面特別提到除了這個以外,事實上從一個監管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加看重風險的定價。

  風險定價是什麽?我舉一個例子,剛才提到了現在很多清算系統都是用傳統的方法做,但是你到澳大利亞證件清算所,現在開始已經探討用(英文),我不知道中文字是什麽,反正是區塊鏈的課題幫他們做清算。現在一般傳統的清算系統是一對很多家,1對N,你要跟清算所進行清算。但是如果跟一對一對比的話,風險完全不一樣。所以你們要考慮通過新的不同的金融科技,事實上對你們整個系統裡面有什麽影響?這是比較大的整個市場裡面的清算問題。

  比較細的,即將跟你們公司、跟你們機構有什麽影響?第一個是通過金融科技,事實上你們應當更加能細分你們的風險,把整個風險更加細分。細分了以後,你們更加能夠精確地控制風險。因為從監管的角度來說,你們做什麽生意,事實上就是風險管理的生意,如果你們不能預計,也不能管理好你們的風險,作為監管最怕的就是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我談的很多是比較恐慌的,你們問的問題就是從行業裡面你們能做什麽。剛才提到金融創新、金融科技是兩個不同的行業,金融和科技。事實上我現在有興趣看五年、十年以後金融科技創新,還是反過來說傳統的金融業給科技業創新。但是在現在的時間裡面,現在最主要的是以金融業與科技業,大家應該共同努力,確定好現在行業防範險系統性風險的標準,讓行業遵守這個要求。這是第一個,科技方面對你們的影響。

  第二個,談你們比較感興趣的國際化。國際化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外境到大陸做生意,另外一個是你們跑出去到境外做生意。

  先談第一個,現在是完全開放了,外資控股比例能到51%。再過三年以後,完全就不控制外資,外資可以全面進來做生意。所以我想問你們的問題,你才有多少外資會進來?你們有沒有準備好跟外資做一個競爭?你不用問我答案,我的個人看法是現在還不用太擔心,外資現在對中國市場的胃口可能沒有那麽好了。跟十年以前比較,如果十年以前你們現在馬上開放,你們肯定會看到一波一波的外資進來。但是我個人的看法,現在可能他們比較小心一點,因為他們知道在中國做生意也不是這麽容易,不是這麽容易賺錢。不但是這樣子,事實上通過2007、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後,現在全球的監管,對國際銀行、國際券商、期貨商監管的要求完全提高了。所以如果他們在大陸做生意,出現違規的問題,實際上他還害怕,因為他還要回他們母公司,看母公司的監管問題出在什麽地方,然後避免出現這些問題。所以我的看法,可能外資沒這麽快馬上進來。給你們一個機會,把你們的作業模式更加完善,這樣真的要競爭的時候,你們就站在更加好的位置競爭。

  除了他們進來,你們更感興趣的是你們跑出去。你看到我第一、第二個議題,就是說你們要加強對境外合規、監管、作業模式的認識。我今天早上才從香港飛來杭州,在飛機裡面我看了一個新聞,就談到你們有一家企業在美國,美國政府現在不允許一些芯片賣給它。新聞就說現在公司裡面的CEO要求每一個不敏要熟悉防止洗黑錢的要求。為什麽要提這個要求?你看過去三年多少家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在境外被人罰款,是說它無法遵守境外防止洗黑錢的要求,這不止一個國家,從美國到歐洲,從意大利到西班牙,很多不同的中國金融業都碰到這個問題。所以我特別提一點,就是你們出去的時候對境外合規監管的要求,真的要摸得比較熟,盡量符合這些要求,否則出現問題的時候,你們可能最後要負的成本還要更加高。

  第三點,出去的時候我特別提一點,就是境外很多機構的信用背景跟國內不太一樣。我舉一個例子,你們聽過美國期貨商MFBloogo(音譯),原來是美國很好的期貨商,2013年找了一個新的CEO,這個CEO以前在高盛做的,所以它要把MFBloogo變成另外一個小型的高盛。怎麽辦?高盛主要是做盤買賣很多的債券,所以MFBloogo也做盤買賣很多歐洲國家的債券。但是2014年,最大的問題就出現了歐債的問題,說很多歐洲國家的主權券都是它的。如果它自己死掉,那是它自己的問題,但是很多你們中級的券商或者期貨商是通過MFBloogo在美國市場裡面做買賣,所以它是你們的大爺。所以它倒下來,你們的中級機構也一樣受到影響,客戶的錢全都凍結,根本無法動。所以如果你們跑出去,你們真的要小心,要小心他們的風險,看它評級的評格。

  不但是這個例子,還有一個小小的案例。你不要說MFBloogo這家公司,但是它一家公司在不同地區裡面有不同的子公司開出來,所以你跟不同地區的子公司簽合約,實際上你的報價不一樣。比方說你跟美國公司簽合約,你是受美國的法律約束,但是你跟英國公司,是受英國法律約束,不同國家法律對你們的保障不一樣。所以你千萬不要說我跟一家公司簽了一個合約就可以了,你還要看你跟哪一個國家的,看它提供什麽樣的保障給你。

  第三個,風險管理。作為一個監管的,我每一期都談風險管理。一般來說,現在大部分機構的風險管理都是沒太大的問題,特別是以場內交易的,因為場內交易如果你們做得不太好,還有監管機構為你們把關,所以我對場內交易不太關心。我們現在特別提的,一般監管最擔心的是場外的交易,比方說場外的期權交易,因為場外的期權交易的很多對手方我們是看不清的。比方說在大陸,你們可以做場外的期權或者單支股票的期權買賣,一般的對手方是誰?很多是大陸的私募基金,但是大陸的私募基金跟境外基金的監管模式不一樣。很多人跑到美國、香港拿私募基金的牌照,還要符合很多監管的要求。但是大陸的私募基金是完全的注冊製,是一個備案製,所以它同樣是一個私募基金,但是它的監管模式不一樣,事實上對你們作為一個中間人,你的風險或者如果你是場外期權的對手方,你的風險完全不一樣。所以我特別提議如果你們做場外業務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有更好的效率,要更好的利潤,所以就降低你們對風險的控制。當然如果你們做場外的交易,很多場外的產品很複雜,你們怎麽做估值?你們要把握得好一點。不但是估值的問題,其實對我們來說,我們最擔心的不是值估值,我們擔心的是它的流動性。如果氣象好,如果沒出現大問題的時候,估值就是一個產品大概的價值是多少,但是對我們來說最怕的是“黑天鵝”事件。如果發生“黑天鵝”事件,如果市場完全沒有流動性,你手裡面都是沒有流動性的產品的時候,我估值你完全沒用,你無法套現。所以除了用模型進行公允價格計算,我們還要提議你小心流動性風險。

  最後是風險數據庫。作為監管,作為風險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數據,數據是所有監管的一切核心。你們以前看過很多公司建立了數據庫,但是英文裡有一個說法,中文即如果你把一些垃圾放進去,拿出來全部是垃圾。我們看過一些公司建立了它的風險數據庫,但是進去的數據不完備、錯誤,有時候是前台放進數據,前台、後台的數據不符合,所以計算出來的數據全部沒有用。我知道你們有風險數據庫,但是最主要的把關者是第一個進庫的數據,要準備,第二個是進了以後要不斷有人,要有中台、後台的人做覆核,讓數據真正能用,通過數據才能計算你們的風險。

  今天很簡單地從境外,看一下你們做業務的一些意見,希望當你們跑出去到境外做的時候,幫助你們做到更好的業務。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