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病友如何平安過冬!

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北風凜冽,天寒地凍,我們關心家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外面冷,少出去,多穿點!」大家都知道血糖控制的五架馬車,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求我們適量運動,其實遠不止運動,還有其他方方面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糖友該如何平安過冬。

播放GIF

冬季如何控制血糖

1

運動

冬天夜長晝短,寒冷多風,霧霾天也相對較多,外出活動、運動時間明顯較其他季節為少,運動方式、運動量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對於血糖控制較為不利。

播放GIF

2

飲食

北方習俗,從立秋「貼秋膘」就開啟了「食補」模式。燒烤、火鍋,婚宴、年夜飯、正月十五的元宵湯圓,拜大年、春節的各種廟會等等......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我們糖友辛辛苦苦控制血糖,到了年根兒也要開開心心過年呀!於是有人就放鬆了飲食控制,享受美味,往往過完年,放完假就跑醫院甚至住院治療了。

播放GIF

3

注意保暖

糖友中有一種說法,「高血糖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低血糖!」。沒錯!這個說法我們醫生也很贊同啊!其實不是說糖尿病的高血糖沒事,高血糖帶來各種急、慢性併發症致殘、致死會引起我們全社會的關注,但相對於高血糖造成損害的緩慢進展,隱匿的低血糖則可能會突然出現一些意外,如昏迷、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猝死等。冬季人體消耗熱量多,加上新年、春節、正月十五大家走親訪友、逛廟會,飲食不規律, 尤其服用胰島素促泌劑和注射胰島素的糖友,出現低血糖風險的幾率就要更多一,十分危險。

4

藥物

年底醫院就診病人多,有些糖友自我感覺良好。天冷、空氣不好,嫌掛號、繳費、停車排隊麻煩,口服降糖葯甚至胰島素用完後沒有及時開藥,調整劑量甚至漏服、停葯,都會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

播放GIF

5

血糖監測

「今天降溫了,懶著去社區測血糖了!」。「快過年了,家裡家外忙忙碌碌,飯都來不及吃,哪想得起來測血糖呀!」自我血糖監測是我們病友血糖控制的「晴雨表」,是我們醫生的「眼睛」,監測得越少,血糖控制越差。

冬季如何控制糖尿病併發症

1

感冒

是冬季最常見的外感病,尤其老年病友。其實感冒危害很大,尤其流感高發,可能會繼發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等。還會影響血糖控制,感染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防寒預防感冒和做好感冒後的處理就相當重要了!

播放GIF

2

急性心腦血管事件

寒冷,血管收縮,在一定的條件下(勞累、情緒激動、運動和藥物控制不穩定)非常容易誘發急性的心腦血管事件,如心梗、心衰、中風、猝死......所以我們醫生最怕冬季,最怕「年關」。

3

糖尿病足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表現為雙腳趾、腳底經常出現麻木、發涼、疼痛,甚至感覺減退和消失。與長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微血管病變、微循環障礙有關。如果冬天外出時間長很容易凍傷腳趾,或者穿鞋比較厚重,行走多磨破皮膚,還有人因為腳冷熱水泡腳等等原因,就有可能造成肢端皮膚的一點點破潰沒有及時處理而合併感染,導致糖尿病足,甚至久不癒合而截肢的發生。

4

骨折

冬季天亮晚、天黑早,戶外活動光線不好,老年糖友視力不好、冰雪路滑,穿著笨重,身體不靈活、平衡能力差,反應慢,加上多伴有骨質疏鬆,存在著跌倒發生骨折的高度風險。

糖友平安過冬攻略

1

邁開腿

中醫養生治病提倡「天人合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對應五化的「生長化收藏」。冬與藏相對,因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古人就告訴我們冬天外出活動、體育鍛煉要適度,避免天黑陽氣弱的時候和高強度運動。而且強調「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和現在大家說的大風降溫、大雪、霧霾等氣象變化時減少外出活動是一樣的道理。運動前選擇寬鬆保暖的運動鞋襪,避免足部皮膚損傷。穿輕便的防寒運動服,選擇好運動場所,做好運動前的熱身運動,每天保持30分鐘輕、中強度的運動,如散步、跑步、跳舞、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中更要注意路面平整和冰雪,防止跌倒。預防運動時可能發生的低血糖,需隨身攜帶帶糖塊和急救卡。運動前後做好血糖監測,掌握血糖變化。

播放GIF

2

管住嘴

冬季的飲食清淡為宜,就算過年過節也不要肥甘厚味!而且進餐時間要相對固定!因為,規律飲食,規律飲食,規律飲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樣才能避免血糖的上下波動,才會減少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