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容忽視的糖尿病早期信號——女性反覆尿路感染,告訴你應對措施

王女士今年58歲,入夏後,氣象炎熱,一次勞動後,出汗多、喝水少,出現了尿頻、尿急、尿痛,村醫按「尿道炎」給她配了左氧氟沙星片,每天兩次,每次兩片口服,並囑咐她平日裡多飲水,服藥5天,癥狀消失。

但過了沒多久,又複發了,而且伴有外陰部瘙癢,她就自行購買了「消炎藥」,又用農村的土辦法,白茅根、車前草、玉米須幾味草藥煎水喝,就這樣反反覆復將近1個月,用藥後癥狀消失,停葯又複發,她自己感到奇怪了,天天沒少喝水,葯也沒少吃,怎麼就不好呢?

無奈之下,只好去當地衛生院就診,做了尿常規檢查,發現:

尿糖++++,白細胞++,醫生懷疑她患上了糖尿病,進一步化驗血糖,空腹血糖10.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6.3mmol/L,確診為糖尿病並尿路感染。

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給予針對尿路感染的藥物,一周後癥狀消失,尿常規檢查正常,未在複發。

臨床上糖尿病合併尿路感染在女性病人中很常見,為什麼女性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尿路感染且往往反覆發作呢?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下面筆者為大家一一解答。

為什麼女性糖友容易出現尿路感染

1.人體正常防禦機制是一個複雜而相互協調的抗感染系統,病原體一旦穿破皮膚黏膜屏障,即由吞噬細胞和體液介質之間形成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並迅速發揮抗感染作用。而糖尿病人患病後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環境,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會變得低下,高糖環境下白細胞趨化性下降,吞噬作用就會減弱,對病原體的殺傷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並難以痊癒。

2.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尿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致病微生物良好的培養基,在人體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下病原體容易趁虛侵入尿道黏膜,生長繁殖並上行感染。

3.與繼發神經源性膀胱有關。糖尿病可能會繼發神經源性膀胱,導致排尿困難、尿瀦留,如果因尿瀦留而使用導尿管後則更易發生逆行尿路感染。

4.與女性特有的生理結構因素有關。女性的尿道相對比較短且比較直,細菌容易侵入;尿道又和肛門比較近,容易發生移位感染疾病症;年老後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準下降,尿道組織萎縮,易受損傷;尿道閉合力下絳,易發生尿失禁。

這些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病症的幾率相對增高。

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該怎樣治療

  • 非藥物治療:多飲水,增加尿量,促進細菌及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 有效控制血糖:既然糖尿病尿路感染與血糖高,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所以治療糖尿病合併尿路感染首先要有效控制血糖,選擇合適的藥物,儘快使血糖達到理想控制標準。

  • 選擇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可選用半合成青黴素、三代喹諾酮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任選一種連用三天。提倡做尿培養,根據葯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

  • 應用上述抗生素可同時口服碳酸氫鈉片,鹼化尿液,以避免酸性尿液為細菌生長繁殖創造有利條件。

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該怎樣預防

  • 女性糖尿病患者平時要經常監測血糖,按時堅持服藥,保持血糖穩定達標。

  • 平時注意多飲水,切記空腹運動,可試用草藥:白茅根、車前草、萹蓄、瞿麥、玉米須各30克水煎服預防。

  • 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飲食,多食綠色蔬菜,忌高糖飲食。良好的飲食控制有利於有效地穩定糖尿病的各項指標,可以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 注意保持個人陰部及肛門部位的清潔及性生活衛生;勤洗外陰,勤換內褲。及時小便,切忌憋尿。若體質較差,可預防性地用高錳酸鉀稀釋坐浴。

  • 加強盆底肌群的訓練,每晚睡前在床上做抬腿運動和肛門會陰收縮運動,這些活動可促使鬆弛的膀胱基底和尿道筋膜力增加,預防尿失禁。

  • 盡量減少非必要的導尿操作,需要導尿的患者應加強導尿的護理。

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女性人群中,但尿路感染其實只是臨床表現,往往並不只是單純的泌尿系炎症,可能會有其他潛在病因導致了它的發生,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尤其是反覆發生尿路感染,切勿一味自行盲目用藥,一定要抓出背後可能存在的「真兇」,才能有的放矢,使疾病痊癒。

如上述病例中王女士的尿路感染問題,主要的原因與糖尿病有關。

女性朋友,一定要懂得愛自己。

參考資料:

[1]. 中國女醫師協會腎臟病與血液凈化專委會 中國女性尿路感染診療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7,97(9):2827-2832.

[2].解雪 女性糖尿病患者合併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6):212-213.

[3].魏明權 糖尿病合併尿路感染患者的臨床特點及相關性因素分析 [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29(8):644-645.

[4].孟慶菊 糖尿病合併尿路感染的臨床特點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3):21-22.


作者: 陳泉峰 駐馬店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