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遠離便秘 讓腸道動起來

便秘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常見,不分性別,不分年齡,每個人都可能患上便秘。我們首先看看什麼是便秘?便秘指的是大便秘結不通,大便次數減少和(或)糞便乾燥難解,排便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而排便無力,糞便難出,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症。通俗地講,大便乾燥、排便費力都可以稱為便秘。

便秘的原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我們的腸道出問題了。腸道是人體的重要消化吸收器官,是一個管狀空腔臟器,具有自己活動的能力,食物從口腔到達肛門變成糞便排出體外,胃腸道的自主運動起到了很大作用,食物就像坐船,從上遊一路而下。如果這條河流不動了,那麼食物也就不動了,就會導致大便困難。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腸道動力異常。引起腸道動力異常的原因較多,比如說人體的司令官大腦指令錯誤,結腸不能得到有效的指令,其動力就會減弱或增強,這就是現代醫學的「腦腸軸」概念。

其次,食物會刺激結腸產生蠕動,如果食物太過精細化,沒有有效的高纖維刺激,結腸蠕動減慢,也會出現便秘;長期進食含水較少的食物,造成腸道缺水,大便也會出現乾燥。

中醫認為,情緒不佳、津液虧乏、內熱熾盛、氣血虧虛均可導致便秘發生,與現代醫學觀點類似。

談起便秘,很多人都認為出現便秘不需要管,過幾天就會自動痊癒。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是對便秘這種疾病沒有多少了解。

便秘的危害

誘發痔瘡:便秘時,排便困難,糞便乾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門直腸疾病,比如痔瘡、肛裂、直腸炎等。

加重心腦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排便時用力過大,會使血壓升高,增加腦出血的風險,排便用力增加了心臟負荷,很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形成腹疝:便秘時,因排便用力過大,腹內壓突然增高,腹內臟器如小腸等經腹壁薄弱處向身體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皮膚疾病:長期便秘,有害物質再吸收入血,導致皮膚粗糙、無光澤,形成痤瘡等。

好習慣預防便秘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建議每天固定排便時間,一般選擇早晨起床後,此時腸道處於重新調整規律的時期,有助於排便,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即使無便意也要按時排便,訓練排便反射,排便時注意力集中,不看報紙雜誌,不玩手機。蹲廁時間越短越好,一般別超過10分鐘。此外,切忌憋大便,一旦有便意應及時如廁排便。

適當多飲水:早晨飲用涼開水,較溫開水能更好地刺激胃-結腸反射,從而起到緩解便秘的作用,晨起後空腹飲涼開水300毫升~400毫升,分2~3次飲盡,待15分鐘~30分鐘如廁。每天飲水1500毫升~2000毫升,脾胃虛寒者可飲溫開水。

調整飲食: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等,粗纖維可增加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促進腸蠕動,使糞便易於排出。必要時多吃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蘿蔔、洋蔥、豆芽、韭菜等食物,以刺激腸蠕動,縮短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促進排便。同時還應多食用潤腸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優酪乳等食物,使糞便變軟,便於排泄。此外,還應注意多進食一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穀類、花生、堅果、瘦肉、動物內臟等食物,以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常用的食品油料中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有潤腸的作用,可以分解產生脂肪酸,刺激腸蠕動,利於排便。

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運動可促進腸道血液供應,有利於排便。適合便秘患者的運動有早晚飯後散步、30分鐘~60分鐘慢跑、健身操、太極拳,以及下蹲、踢腿、彎腰等,可促進胃腸蠕動。

良好的情緒:心理因素導致便秘的原理主要是交感神經興奮,抑製了副交感神經,從而抑製了胃腸運動,發生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多存在焦慮、抑鬱、緊張、強迫觀念等心理障礙,患者要放鬆精神,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態,自我減輕壓力和擺脫憂思惱怒等不良情緒,這些均有利於排便。

助力腸道運動

提肛運動: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反覆進行。站、坐、行均可進行,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5分鐘~10分鐘即可。

摩腹法:患者取仰臥位或半臥位,雙腿稍屈曲,腹部放鬆,自己用手的大小魚際對臍周按胃腸蠕動方向順時針按摩,手法由輕至重,由慢至快,再由快至慢,由重至輕。每次10分鐘~15分鐘或每次按摩200圈,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便前20分鐘或餐後2小時進行。

便秘患者應該遠離哪些藥物呢?身體疼痛患者應謹慎使用能抑製胃腸道蠕動的鎮靜劑、抗膽鹼葯(如阿托品、顛茄、山莨菪鹼等),呼吸消化疾病患者應慎用有收斂作用的含鋁製劑、鈣製劑、可待因等藥物,因為服用這些藥物後可能誘發或加重便秘。

便秘患者常用食療方

柏子仁粥: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先將柏子仁去皮殼雜質,稍搗爛,同粳米入鍋煮粥,待粥熟後加入蜂蜜,再稍煮1~2沸服食。可潤腸通便,養心安神。每日服食2次,2周~3周為一個療程,一般連服3個療程可見效。

白朮粥:白朮40克,粳米60克。將白朮水煎取汁,放入粳米共煮成粥,早晚服食。可健胃益脾,導滯通便,對脾胃虛弱引起的老年人便秘療效甚佳。

紫菜湯:紫菜10克,芝麻油5克,醬油2克。先將紫菜洗凈,用溫水泡發,再將泡發的紫菜連泡的水一起入鍋中,煮沸後加入醬油、味精、麻油即成。每晚飯前半小時趁熱吃下,可用於治療各種便秘。紫菜是海產品,含碘和粗纖維,能清除腸內腐敗物、積氣和黏液。每晚飯前吃此湯菜一碗,第二日早晨大便可暢通無阻。此外,紫菜還有降血壓的功效,高血壓、便秘患者常吃,既可降壓,又可通便,還可以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通過飲食調攝、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中醫按摩等方法,讓我們的腸道動起來,遠離便秘,遠離由便秘導致的疾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