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科、泰禾等多家房企年報被問詢 短期償債能力成關注焦點

財聯社(北京 記者 李潔)訊,5月21日,深交所向ST銀億 (000981.SZ)下發了年報問詢函。此前一天,金科股份(000656.SZ)同樣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

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至少7家A股上市房企收到滬深交易所對其2018年年報的問詢函,除金科股份、ST銀億之外,還包括泰禾集團(000732.SZ)、新城控股(601155.SH)、嘉凱城(000918.SZ)、光明地產(600708.SH)、*ST康達(000048.SZ)等。

陽光城執行副總裁吳建斌認為,“在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下,地產公司這幾年壓力不小,壓力一方面來自業績增長,另一方面來自擴張時的負債率較高。交易所重視這些方面的問題是正常的,可確保地產公司報表的真實性。”

短期償債能力成問詢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房企短期償債能力成為交易所在問詢函中關注的焦點問題。上述房企均被要求說明企業是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以及相關短期債務的償還安排、償債資金來源等。

根據問詢函的內容,金科、泰禾、ST銀億、嘉凱城等企業2018年末現金流均無法覆蓋短期借款。

年報顯示,2018年期末,ST銀億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金額達91.55億元,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為7.47億元。金科2018年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 600.9億元,但貨幣資金期末餘額為298.52億元。

泰禾2018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115.58 億元,其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金額達574.28億元,貨幣資金對此的覆蓋比例僅為0.26。嘉凱城2018 年末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共計453.34億元,貨幣資金餘額為87.48億元,其中 81.6億元貨幣資金使用受限。

而新城控股則被上交所問詢其現金流緊張是否對公司生產經營存在影響。據悉,新城控股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之和皆為負,分別為-6.10億元、-102.41億元和-161.96億元。

“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講,今年仍處市場下行和調整階段,房企面臨的資金壓力較大,所以現階段有必要通過監管措施,向投資者提示相關投資風險。”同策谘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金科、泰禾以及ST銀億被深交所要求披露發展戰略和未來一年的經營計劃,包括但不限於計劃增加土地儲備情況、計劃開工情況、計劃銷售情況、相關融資安排。

目前,新城控股、嘉凱城、*ST康達已回復問詢函,泰禾則宣布延遲回復。

“多家房企收到年報問詢函說明年報存在的潛在問題較多,同時也說明了交易所對年報問詢的力度明顯加強。這一現象釋放出監管趨嚴信號,未來問詢力度及範圍或將進一步加大。”經濟學家宋清輝如是說。

“交易所發放問詢函,原因之一在於房企去年以來還債壓力加大,雖然其融資之路並不平坦,但是為了擴張、還債,只能四處融資。”宋清輝告訴記者。

面對越發嚴格的監管,一家全國性上市房企高管對財聯社表示,“房地產企業都應調整心態,真實反映季度、半年及全年的業績。”

房企金融風險管控在加強

事實上,相較往年,今年A股上市房企收到問詢函的現象有所增多,並且涉及的多是品牌房企。

其中,金科股份、新城控股在2018年銷售額均是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泰禾雖未公布去年銷售額,但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泰禾流量金額也超過千億,達到1303.4億元。

據財聯社了解,關於房企年報問詢函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財報數據真實性、償債風險、關聯交易公允問題、治理結構方面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募投項目進展等方面。

此外,今年滬深交易所對於下發問詢函的多家房企要求補充披露的問題超過10項,其中泰禾被要求補充披露的問題達19項、ST銀億為15項、金科為11項。

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介紹,部分房地產企業由於年報本身在利潤率、負債率以及現金流等重要指標方面存在較大變化,尤其是影響財務指標的銷售業績、償債能力、關聯交易、投資性房地產在計量方面存在一些變化,需要在公開市場上對投資者有更為清晰的說明。

“監管層的管控力度在加大,而地產企業本身規模較大,更容易受到監管。地產企業的金融風險管控已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尤其是資產負債數據、盈利數據、融資數據等均需要規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財聯社。

“地產公司要敢於接受問詢,作為監管部門來說,嚴監管是應該且有必要的,無論什麽時候都應該這麽做。”吳建斌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