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家銀行欲豪擲90億,理財子公司果真是“富行的遊戲”?

作者:尚進 吳忌

來源:獨角金融

近日,郵儲銀行(1658.HK)和青島銀行(3866.HK)均宣布擬出資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其中,郵儲銀行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80億元設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青島銀行擬出資10億元設立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獨角金融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共有22家銀行擬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國有五大行已全部發布公告擬設立理財子公司,12家股份製銀行已有10家宣布設立,另外還有部分城商行也宣布要設立理財子公司。

那麽,為什麽銀行紛紛設立理財子公司呢?

難道只是富行的遊戲?

獨角金融發現,從注冊資本來看,各家銀行的出資額差異很大。國有大行出資額普遍偏高,除了交通銀行不超過80億元之外,其他四大行多在百億元以上。股份行出資額普遍為數十億元,包括廣發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招商銀行在內的8家股份行均出資不超過50億元,城商行出資額則普遍不超過20億元,剛好滿足《管理辦法》的10億元最低資本要求。

隨著12月2日銀保監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的下發,銀行籌建理財子公司的步伐繼續加快。不過22家公司出資額從10億元到160億元不等,理財子公司看來並非只是“富行的遊戲”。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有關《管理辦法》制定的總體原則中提到,“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也可以選擇不新設理財子公司,而是將理財業務整合到已開展資管業務的其他附屬機構。

《管理辦法》的發布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銀行理財的分化。融360分析師楊慧敏向獨角金融分析,“一方面,理財子公司設立的注冊資本門檻為10億元,大部分銀行可以滿足。但會有部分中小銀行在考慮到成本投入方面,或會選擇不成立理財子公司,選擇為其他理財產品進行代銷。另一方面,一些在先前就已經實現理財事業部改製的銀行,未來其理財子公司成立進程相比其他沒有事業部的銀行更快,從而在理財市場的份額也將率先建立起來。

銀行理財子公司哪裡好?

從今年年初至今,各個銀行密集發布公告,宣布將設立理財子公司。一時間,“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概念風靡了整個行業。但理財子公司究竟有哪點好,值得銀行如此追捧?

從郵儲銀行和青島銀行的公告可以看出,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為了滿足監管機構的最新要求,實現理財業務風險隔離,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以及優化組織管理體系”。監管要求、風險隔離等,成為理財子公司相關資訊中的高頻詞匯。

以獨立公司的形式將資管業務與銀行信貸、儲蓄等業務分離,既回歸了資管業務的本源,也有助於投資者樹立風險自擔的理念,切實推動剛性兌付的打破”,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獨角金融分析,“在此背景下,《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主營業務不包括資管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則進一步明確指出商業銀行應當通過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基於合規的要求,商業銀行開始密集設立理財子公司。

另外,新政策對於理財子公司部分限制的放寬,也是理財子公司迅速密集設立的重要原因。獨角金融注意到,《管理辦法》主要在自有資金、投資以及銷售等方面有調整。

在自有資金方面,理財子公司最低一次性實繳資本為10億元,而且可以以不超過20%的自有資金投資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投資門檻和銷售方面,理財子公司不再設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不強製在線下網點面簽;理財子公司產品允許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

在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票方面,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在非標債權投資限額管理方面,理財子公司獨立經營理財業務後,根據理財子公司特點,僅要求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餘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淨資產的35%。

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對獨角金融表示,“理財子公司雖然在管理方面更為寬泛,牌照也很有吸引力,但成本卻很高,隻適合少部分銀行。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即使有能力設立理財子公司,也要慎重考慮是否有必要。對於大部分沒有能力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來說,今後理財競爭力會進一步被削弱,未來需要更多考慮理財業務轉型的方向

對於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做法,你怎麽看?留言區聊聊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