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睡眠有5個階段,你在第幾個階段

據報導稱,人的睡眠的主要階段: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一個人的正常睡眠進程,總共有五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叫「快波睡眠階段」,在兩個階段中,個體只是初步進入了睡眠狀態,但睡眠還不深,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的噪音吵醒。

第三和第四階段被稱為「慢波睡眠階段」,而失眠則主要發生在這兩個階段中,也就是所謂的深度睡眠階段,深度睡眠階段對於睡眠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在這兩個階段,叫醒正在熟睡的人,他會告訴你,現在他的感覺是「頭昏腦漲」。因為在這兩個階段中,我們的大腦處於休息狀態,大腦皮層處於「罷工」時間,因此,當我們在兩個階段喚醒睡眠中人,他會感覺腦袋迷迷糊糊不靈光!

而睡眠的最後一個階段被稱為「快速眼動睡眠階段」(REM),顧名思義,本階段的一個特徵就是,人的眼睛會不停的來迴轉動。如果人在這個階段被喚醒,他的闡述便是他正在做夢。REM被認為與大腦的發育和學習相關,在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即嬰兒期,人的REM睡眠達到一生的峰值,此時的REM睡眠佔了人們整個睡眠的78%。另外,當個體白天進行大量的學習活動後,REM睡眠也有增加的傾向,一些研究表明,天才兒童的REM睡眠時間比普通兒童的REM睡眠要更長。

很多人誤認為「做夢多,會導致睡眠品質差」,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人說「昨天晚上我沒有睡好,整天晚上都在做夢」,似乎做夢成了好睡眠的天敵。實際上做夢是人體處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而REM睡眠是我們每個人必有的睡眠階段,它不僅無害,反而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主觀體驗是,只要晚上做了很多夢,第二天似乎精神就會不太好?原因是,由於睡眠較淺,導致我們記住了REM睡眠階段的夢。準確來說,不是因為做夢導致睡眠不好,相反,是因為睡眠不好才導致我們記住了做夢的內容。我們睡眠比較深的時候,即各睡眠階段沒有被頻繁的打斷時,我們是記不得我們夢的內容的,那些聲稱自己沒有做夢的人,不是真的沒有做夢,而只是記不得昨天晚上自己做了什麼夢了而已。

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被剝奪睡眠之後(例如,連續熬夜一周),再讓該個體去補覺時,該個體的睡眠規律會與平時的入眠情況不同,他們往往跳過快波睡眠階段而直接進入慢波睡眠階段,在同樣的睡眠時長中他們的「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都增加了,這些增多的部分似乎在彌補上周所欠下的睡眠債,這表明快波睡眠並不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慢波睡眠和REM睡眠。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失眠,更多的是由焦慮引起。所謂焦慮,往往指向於未來要發生的某件事情,當我們主觀上認為未來可能有一件我們應對不過來的事情將要發生時(如,明天的考試),我們就會產生焦慮。在焦慮體驗中,「不確定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與抑鬱的誘發機制不同,抑鬱在個體確定未來必然有一件負性事件將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更容易產生(如一些癌症患者認為自己必然去世),但如果這個負性事件發生與否現在還不能確定(如,考試焦慮,因為學生即可能考好也可能考不好),那麼他就將感受到焦慮。並且當面對未來不確定的事件時,人的心理上會產生心理張力,這種張力的感覺是「有塊石頭扛在自己肩上」,我們也常把這種壓力形象的稱之為「壓力」。焦慮,往往是壓力的伴生兒,這兩者會導致人體做出更強的自我保護行為。

一方面,在焦慮情緒下,人在主觀上感覺到更沒有安全感,對現實情況表示不滿,而尋求突破,此時我們的大腦思維開始尋找應對未來事件的突破口,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因此適當的焦慮情緒並沒有害處,反而對我們超越自己有助推作用;但焦慮過度會引起心理的緊張與不安,這種緊張和不安,如果在睡眠時仍不能平靜下來,會使人大腦思維活躍無法入睡引起失眠。

焦慮引起的失眠還會引起對失眠的焦慮,形成惡性循環。比如一些人最開始的失眠,只是因為對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產生焦慮,進而導致輕微的失眠,這本沒有大礙,他們中大部分人面對這種偶然性的失眠能很快的調節過來,但其中一部分人會擔心「我現在失眠了,該怎麼辦?」,這種想法實際上是進一步加深了對失眠的擔心,而對失眠的擔心又反過來加強了失眠。失眠了就擔心,而越擔心就越失眠,失眠者由此陷入了吧惡性循環中。

可以說失眠的最大危害在於讓人在最初的生活焦慮上再添加上了對失眠焦慮,而失眠焦慮讓人無法好好休息,導致的狀態不佳有可能使失眠症患者在第二天的生活更加糟糕。

另一個方面,睡眠的主要功能在於使大腦得到休息,但大腦的休息方式有很多,睡眠只是其中的一種。失眠本身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反而是因為失眠而導致的焦慮才會使得我們晚上思維奔溢,第二天頭昏腦漲。所以應對失眠,關鍵是要和焦慮保持距離。

如果你有失眠的情況,可以留言告訴小編,祝你有個好的睡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