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晉僖:生活處處皆太極

太極拳是中華國術的瑰寶,它融健身、技擊於一體,深受人們的喜愛,享譽國內外,習練者由原來老年人居多,發展成為當今中小學生必修課,有的國家把太極拳作為科研項目進行研究並普及。但是,除了專業的教練、運動員有足夠的練習時間外,作為業餘愛好者每天僅憑早晨起來練拳,要想在太極拳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做到練拳有持續性,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利用日常生活的活動,處處按太極拳要求去做,才能提高練拳功效。根據恩師陳正雷大師的教授,具體做法如下:

在購物、等公車排隊時,做到立身中正,全身放鬆,把重心放在兩腳,既不要放在腳跟,也不要放在腳掌,既不要放在腳內側,也不要放在腳外側,要把意念放在大拇腳趾根部上,這樣重心就偏於前腳掌,站得很平穩。

走路時,做到邁步如貓行,輕靈、穩實、富有彈性,每走一步,一腳落實後,再提另一腳,一虛一實的交替行走。

坐車、乘船、看電視等坐著時,要做到虛領頂勁,含胸塌腰,把頭輕輕地向上提起來,下顎含住,不可後仰;肩放鬆,不要挺胸,也不要凹胸,順其自然;脊柱放鬆,從上到下節節地放鬆下沉,腰也要放鬆,提肛,這樣頸椎病、肩周炎等問題可以避免發生和得到有效改善。

睡覺休息時,做到心靜,不想別的事情,全身放鬆,這樣有助於睡眠。如果是側臥睡有兩種方法,一是拇指按住耳珠,小指按在眉間,另一隻手放在胯骨上,兩腿隨意放就行。還有一種大拇指和食指撐開,虎口放在耳朵下邊。如果仰臥睡,把腿伸開,把手放在體兩側或放在肚臍上,用意念想著自頭頂開始,依次肩、肘、手、腰、胯、膝和腳的逐段放鬆。

每日就餐時,手拿筷子要連搓帶揉,夾菜時要懸腕垂肘;洗臉刷牙時要松腰松胯松背;上廁所要練習提肛;擦桌子、拖地,用腰腿、身體帶動手臂,達到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如果我們把日常生活的行走坐臥運用到太極拳中,使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合理利用練拳太空,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練出高品質的太極拳,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者簡介

張晉僖,陳正雷大師入室弟子,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華夏太極拳師協會會員、特級教練,陳正雷太極體系首批簽約教練。正雷太極書院/陳正雷太極拳北京總館坐館教練。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理事,焦作陳正雷太極拳文化研究會技術顧問,博愛縣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民間傳統國術太極拳七段。 1979年開始學練當地黃嶺炮拳、長拳;1982年後學練陳式太極拳;1990年起拜「中國當代十大國術名師」陳正雷為師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二路、新架一、二路及刀、劍、推手等。數十年藝耕不輟,擅長陳氏太極拳械、推手。1993年起在本地區授拳,學生千餘人。2005年在焦作市舉辦的「十萬太極穿越雲台山」活動中,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組織優秀獎」。先後在《少林與太極》、《武魂太極》、《今日頭條》等發表太極拳專業性文章四十餘篇。業績傳略載入《陳式太極拳志》、《中國民間國術家名典》、《中華太極人物誌》、《當代中華武壇精英名錄》、《當代中國傳統國術名人名家辭典》和《中華武林人物誌》等書。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預約免費體驗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