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聚焦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創業教育 以“新”求勝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這些項目是獲獎部門銳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智慧結晶,值得借鑒。本報選取部分特等獎和一等獎的項目,派記者走進獲獎部門,深入了解背後的故事,展現一線教育人的探索和追求。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聚焦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系列報導”欄目,敬請關注。

160名。根據浙江大學校友總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在上市公司擔任創始人、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的浙大校友有160名,執掌海內外約170家上市公司。

2學分。浙江大學打造以“創業基礎”為核心的課程教學,納入本科培養計劃,必修2學分。同時浙大積極探索以專業知識為主題,滲透創業知識的嵌入式課程。

浙大人在創新創業方面成績斐然的背後有何奧秘?答案很簡單:這離不開浙江大學基於創新的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20年的實踐,正是有了這樣的生態體系建設,才有了如今的“厚積薄發”。

創新為魂

“你報ITP了嗎?”這是每年10月,在浙大校園裡聽到大二學生最多的一句問候語,他們口中的ITP是該校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的簡稱。早在20年前,浙江大學就開始了構建面向優秀學生的“未來企業家培育工程”。

ITP本著自願報名、公開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從當屆大學生中招收40人。他們在保證完成原有專業學習的同時,參加歷時兩年多的強化班學習。據統計,這個班級已經誕生了約200名創業者,部分企業已經或將要在主機板、港股、新三板上市。

機械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劉光,就是其中一員,他在裡面結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加入班級同學的創業項目。

在課程的學習中,給劉光印象最深刻的是吳曉波教授的“管理學”課程。“吳老師告訴我們,創新創業要培養的不是‘小老闆’,而是一個個企業家,要踏踏實實做事,瀟瀟灑灑做人,這也是一直激勵我前行的箴言。”劉光說。

“何以新之,開物前民。”浙大校歌寄語學生要成為大眾先導。20年來,浙江大學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打造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全鏈條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學校通過建設通識課程,打造以“創業基礎”為核心的創業教育通識課程,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實現本科教學全覆蓋;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創業設計”“商業創新設計”等創業課程,推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開展跨學科輔修教育ITP班,建設10余門創業管理類核心課程;貫通本碩博培養,設立全球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及創業管理博士學位。

在浙江大學,課堂內外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在這兩天的春季“百團大戰”中,勤創、創業聯盟、創業精英俱樂部等創業社團以各種形式吸引著同學們。

“我第二個項目的首席執行官,就是在社團招聘中認識的。”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大學生沈佳麗說,“浙大的創業氛圍特別火,在校園裡能與創業大咖不期而遇,在一次次分享、討論中,大家對創新創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創業為基

在去年舉辦的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浙江大學的“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結構材料領跑者”項目晉級全國五強,最終獲得季軍及最具商業價值獎。

幾個月後,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徐世烺領銜的“重大工程結構安全服役的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成果成功應用於上海吳淞軍港、杭州秋石高架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等不同工程領域的重大項目。

這個項目是典型的師生共創項目。早在十幾年前,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徐世烺團隊就開始致力於高韌性混凝土的研發。現在,整個研發團隊已經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一共82人。目前,杭州市海外高層次創業園管委會已經將邦巍科技列入鯤鵬特別支持計劃項目。

基於創新的創業,是浙江大學創業教育的獨特理念。聯通大學實驗室與市場,填平這兩者之間的鴻溝,使技術研發支撐起了浙大創新創業的一片天。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創始人白雲峰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全新三維成像技術產品,讓實驗室的樣機變成現實產品。該團隊研發的深度相機,能克服現有技術處理速度慢、拍攝距離近、不能在強光下運行等弊端,可在大量場景中得到應用。白雲峰說:“技術是創業的最核心支點,追求創新驅動,才能創業成功。”

20年來,浙江大學推進多課堂融通,堅持科教融合、產學一體、國際化引領,系統構建以多課堂融通為過程,開環開放為支撐,多元互動的協同治理為保障的全鏈條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形成了以“專業+創新能力+創業素質”為特色的創新創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和以“國際合作創業教育+海內外聯動創業”為特色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交叉協同

從浙大西溪校區北門向西走幾百米,就來到李晨嘯自己的創業公司。從浙大廣告學專業大三學生到科技公司創業者,李晨嘯的身份切換得自然,因為這樣的日子他已經過了快一年。

Stepbeats是李晨嘯開發的一款APP,它將Step(步伐)和Beats(節奏)結合在一起,能夠在用戶跑步時調用手機的傳感器,實時監測用戶的跑步狀態和跑步速度,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生成音樂,每個用戶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音樂節奏。李晨嘯說:“創業只是一種手段和成長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不斷輸出作品,保持活力和創新。”

在浙大,支持學生們將創新創業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平台很多。學校建有20余個實踐教育平台,擁有國、省、校、院四級創新訓練計劃,學科競賽66項,創業大賽19項,學生創業組織29個。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項淑芳說:“通過組織實地參觀、開展創業分享、優化實踐生態,學生們能夠在濃厚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中激發創新思維,開闊眼界,接受訓練。”

2015年,學校開辟出首個校內孵化器“紫金創業元空間”,從這裡成長起來的創業項目,有的估值已經過億。目前浙江大學有近7萬平方米的創業實踐場地向學生開放。

浙江大學還以創新創業學院為樞紐,建立多部門協同的管理體系,考核院系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推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健全教學和科研業績評價和成果轉化機制,激勵師生協同創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