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圖靈獎得主:未來只有25%的人需要勞動

近日,圖靈獎得主John Hopcroft受教育部、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之邀,來到中國開班授課。

過去10年,John多次參與跟中國相關的教育項目,教授了超過千位的學生,他認為,中國高校教育的“質”與 “量”同等重要。

John十分關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發展與應用。他曾表示,“要想成為AI領域的全球性長官者,中國還需要在教育領域做出更多努力”。

但他也說,人才跟業界需求的時間差,不只是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正在發生,而且落差很大。

01

腦科學與深度學習沒有關聯

我覺得腦科學跟現在所謂的深度網絡幾乎沒有關聯。我常常被問到人工智能是否就是真正的人類智能,我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所謂的深度學習實際上是在非常多維度的一個情境之下,去識別固定的系統,去識別這些模式

如果你給一個深度學習的網絡看一個自行車的圖片,它所做的是去識別這個自行車的長相,而不是去理解自行車的功能。然而如果是一個人類,他會去想自行車到底能發揮什麽作用,它能達到什麽樣的目的。所以如果你給深度學習看一輛自行車的圖片,而不是一輛真正的自行車,它仍然會說這是一輛自行車,所以它只能達到人工智能,而不是真正的人類智能。

現在在腦科學領域也有非常多的研究,而且非常重要。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在一個寶寶出生的頭兩年,他的腦神經發展對於他整個人生有巨大的影響。在此時他腦裡面的這些所謂的神經其實已經成形,但是之間的鏈接還非常遊離,而這些腦神經之間的鏈接對於他未來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所以在寶寶出生的頭兩年,他能夠有一個穩定舒適的環境,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去滋養腦神經鏈接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目前在美國受到非常多人的關注。

02

未來只有25%的人需要勞動

以前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所花的時間都非常長,農業革命花了上萬年,工業革命花了數百年。而現在我們所經歷的資訊化時代革命,是一個瞬時瞬間都在發生的,非常快速。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對於資訊化時代會帶來的衝擊與改變,可能都還沒有全然的理解。

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會需要各種各樣的商品或是服務,未來這些真正需要去產生商品的服務或者人口,由於自動化的關係反而會縮減,或許只有25%的人需要勞動。有些國家甚至在考慮設定一種所謂的人均基本收入的制度,來保障平均收入。

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變化,對人類的衝擊是非常基本面的,而且會有巨大的影響。如果人們沒有工作了,他們能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03

AI人才培養與業界需求的時間差

人才跟業界需求的時間差,不只是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正在發生,而且落差很大

在美國的工業界,企業幾乎都有很大的人才短缺。有些美國企業甚至在中國、印度、其他國家都開始設定研發中心,而且在本地市場是以千級的人數做招聘。

在我的印象中,美國所有的高校畢業生中電腦科學的(畢業生)隻佔10%。所有的電腦科學的高校都會給予資源,希望他們盡快提升學生的品質,順應工業界的需求。

大概從十年前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電腦學院裡都有AI相關的課程設計。在就業市場裡,也有很多崗位都是跟AI相關的。在中國,就業市場的發展稍微有些滯後或不太一樣,但我經常來中國,也相信中國的就業市場,特別是在AI人才方面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在美國,孩子們大概在小學的階段就已經有機會來接觸編程,大部分的教育體系裡面都有相關的設定。有一些是在課堂內的,有一些也是發生在家庭的,很多家庭都有電腦或者是iPad,家長們也意識到科學或者是編程的重要性。

現在的小孩對技術、對科技是非常自然的,像我一開始用iPhone非常不習慣,因為我從小並沒有這種東西,但是現在的孩子們是隨著科技而長大的。這是大環境,包含大家在文化上對科技的擁抱、熱愛與接受,包含生活水準的提高,大家家中有科技產品,現在的小孩很早就開始接觸相關的科技內容。

04

接下來五年,中國教育會有顯著改進

中國已經有高校開始設定人工智能的相關科系,我絕對認同這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對的舉措,但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是:怎麽樣能夠有足夠好的老師來做教學

中國的教育改革發展非常快速,在過去的20年,接受大學本科教育的學生人數整體的量級有了巨大的提升。為了讓更多的大學湧現學生潮,我估計過每年中國應該增加50所大學,幾乎是現在北京一座城市的大學數量。

在中國這麽多年的教學中,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理解到中美文化差異。我也有一些個人經驗,覺得在美國推行起來或者做起來很容易的事,在這裡卻相當困難。我也逐步學習到中美文化的差異。

但是教育本身是一個極度複雜的事情,所以我並不覺得我能有一個純然客觀的指標來評價它。這也是我剛提到的文化差異,因為客觀的平衡在教育上並不那麽純然適用,要讓大眾能夠去接受,用一些主觀的指標,這也需要時間。

但在我參與的這段時間,我看到中國強大的執行力。當中國政府想要做一件事情,有明確的目標,他們過往的表現都是絕對會成功。在大學的教育“質”上面的提升,過去幾年我已經觀察甚至參與到一些比較小規模的變化。我預見接下來的五年,中國的教育會有非常快速而且顯著的改進。

05

高校教育應“質”“量”同提

我參與跟中國相關的教育項目已經有十年歷史,但是過去這些年我通常是和單一的學校建立關係,參與他們單獨的項目。

過去十年以來我也教授了超過千位的學生,但是因為中國市場規模太大,學生人數非常多,以這樣單點的合作難以形成規模化,所以當聽到教育部、創新工場和北京大學要合作做這個人才培訓的計劃時,我毫不猶豫地就決定投入了。因為我已經有十年的基礎,知道要把一件事情做成真正有影響力,必須要有足夠的數量,特別是在中國這麽大的市場中。

目前學校的長官、校長他們關注的指標最主要是在科研的經費發布的學術論文上,我希望通過這次合作,影響到更多高校,甚至跟教育部的高層能夠有充分的溝通和理解,特別是在高校的“質”上,所謂的本科教育的“質”上面的提升,其實跟“量”是同樣重要的,也希望能夠獲得重視。我相信國內的教育部也即將會對校長們,包含校長官的評量指標做一些調整。

關於校長和學校的評價機制,今年7月份在9所大學有一個計劃正在推行,我們會有一個新的評價機制來做一個試驗。昨天我跟來自9所學校的45位教職員設計新的評價制度。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預計在秋季的時候會有9所學校的5個系來試點這樣一個新的評價機制,如果整體按照進程推進,在下一個春季會有52所大學來參考新的評價機制。除了推行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傳達給校長們新的資訊

“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正式開班

4月3日,由教育部、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正式開班。

該計劃包含兩部分,高校教師AI補習班高校學生DeeCamp AI訓練營。中科院外籍院士、圖靈獎獲得者John E. Hopcroft,深度學習開創者、神經網絡之父Geoffrey Hinton和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複等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將擔任導師。

根據規劃,該項目將在五年內培訓頂尖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師5000位AI學生,並幫助這些老師返校開設AI課程,培養更多AI人才。2018年,全國重點電腦高校中的100名老師300名學生將參加今年的培養計劃,探索實踐適合中國高等AI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中國AI產業的應用型人才

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介紹及報名入口:

https://challenger.ai/training_2018_intro

或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