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熬夜會導致癌症嗎?原來專家是這麼說的,別再嚇自己了

2017年諾貝爾生物學/醫學獎授予三位研究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美國科學家。事實上,對諾爾貝生物學/醫學獎結果最重要的解釋是不要熬夜。

確實,許多研究發現慢性疾病,甚至癌症,可能是由慢性時鐘紊亂引起的,今天丁香博士來討論這個問題。

熬夜是一種「致癌物」?

早在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將「熬夜工作」定義為2A類致癌因素,與常見的紅肉、熱飲和其他因素屬於同一類別。

那年共開展了八項關於生物鐘和癌症風險的大規模研究。其中6人發現不規律的工作和休息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生物鐘證實了排毒計劃?不對

與此同時,網上出現了一種說法:

諾貝爾醫學獎都說我們應該經常工作和休息。晚上不睡覺似乎會影響器官解毒,這對他來說確實是有意義的。

我想在這裡強調的是:有規律的工作和休息並不等於簡單的早睡早起,所謂的「器官規律解毒理論」或是胡說八道。原因很簡單,因為「健康休息」一詞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含義。

每個人的生物鐘都受到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的影響。這是非常不同的。身體不一定在某個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如果你習慣了「睡得晚,起得晚」,或者一天隻睡5到6個小時,但精神仍然很好,這可能是正常的。

只要生活有規律,睡眠品質高,每天精力充足,就不用擔心。我們需要避免的是生活和睡眠節奏的頻繁變化,導致生物鐘紊亂。

例如,兩項大型的獨立研究發現,經常需要上夜班的護士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乳腺癌。另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需要時差的空乘人員也更容易患乳腺癌。此外,還有許多類似的研究。

增加風險的癌症類型有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攝護腺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幾乎所有類型的癌症都包括在內。

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生物鐘紊亂不僅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而且還使癌症更嚴重、更耐受性更強、壽命更短。

接觸致癌物不一定會致癌

熬夜是2A級癌症的一個因素,這意味著它「很可能導致癌症」。如果你是認真的(或者如果你經常熬夜找借口),你肯定會問:

為什麼不是100%致癌?

因為流行病學研究總是表明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

要嚴格證明因果關係,就需要改變生物鐘基因,或者強行將一個人載上飛機,每天往返於中美之間,看他是否會患上癌症。這顯然不可能。

因此,晚睡只能是2A型致癌因素,很難更新到1A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