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普:夏季養生重除濕?祛除濕邪這麼做

「暑多挾濕」是我們中醫裡常說的一句話,因此夏季濕邪易侵入人體。夏季三伏正當時,氣溫增高,在防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濕。濕氣重得到人,總會無精打采,做事沒有精神,嚴重的還會有一系列亞健康狀態病症。今天九州上醫君帶大家看看哪些因素會導致濕邪的出現以及夏季祛濕養生如何做——

濕從何來?

1、飲食:夏季眾人為了防暑,喜食涼飲冰。殊不知,這正是最容易被濕邪侵襲的途徑。貪食生冷,影響了脾胃運化和氣機升降功能,水濕就會停在胃腸,引起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

2、不良習慣:在戶外太熱出了汗後,人們自然喜歡到陰涼之地和冷氣機室裡乘涼。但如果驟然汗止或者汗出衣裡,都會使水濕之氣停在體內經絡、筋骨,肌肉等處,讓人感到周身困重,四肢酸沉怠惰,有些還會出現胸悶,頭暈等不適表現。

3、氣象環境:暑季不僅氣象炎熱,且經常會下雨。熱蒸濕動,濕氣瀰漫太空,此時人體最易罹患「暑濕病」。

因此暑濕病是夏季常見的外感病,會有發熱惡寒,汗出,頭暈頭痛,嘔惡泄瀉,舌苔白膩,脈濡數的癥狀。

夏季要注意防濕邪入侵不要做這些事——

1、貪涼喝水過多

夏季喝水過多會造成眼睛浮腫,甚至會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同時,喝進身體的水也是需要進行運化水濕的,當脾部出現異常,會造成水濕運化過程出現障礙,容易引起積濕,造成體內濕氣過重,進而影響到身體調節,傷害身體。因此,切不要喝水過多,適量即可。

2、切勿飲食失當

例如西瓜在這個時候陸續的上市,吃西瓜能夠很好的解暑,卻不想在吃西瓜的時候,會造成濕氣過重,在體內造成淤積,加重濕熱癥狀,使得身體出現脾虛的癥狀。飲食過於油膩也會造成濕氣過重,油膩的食物會造成胃腸動力不足,使得體內經絡造成堵塞,成為能量垃圾,對脾部運化有一定的影響,造成邪氣產生。

3、切勿嗜酒濫飲

喝酒是應酬過程中不可少的事情,喝大酒、吃大肉是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喝酒過多也是會加重濕氣。這是因為酒助濕邪,特別是在陰天,溫度變化莫測,空氣中的濕氣較重,這個時候會造成人們產生厭食、睏倦。

4、切勿久坐不動

很多白領的工作性質都要求長時間坐著不動,久而久之對健康也會有不良影響。「久坐族」越來越多,特別是上班族,因為工作需要,往往是一整天都坐著,長時間坐著工作也是會造成身體受到傷害的,會造成一些慢性病。

5、切勿缺乏運動

運動的時候,能夠促進身體器官進行協調運作,這樣的運作就是一個排濕的過程,對於身體保健是有幫助的。因而,在生活中不妨適當的進行運動,跑步、健走都是不錯的排濕方法。

6、注意睡眠品質

睡眠品質差、睡眠不足的人越來越多,長時間的出現睡眠問題,對於身體調節是有傷害的。在中醫看來,睡不夠其實是脾虛的表現,脾部失常往往會造成睡不夠。而這樣的脾部失常,往往會造成水濕運化紊亂,造成濕氣過多。


九州上醫中醫館溫馨提示:濕氣具有重濁的特點,而且很容易傷害人體的氣機,所以人被濕氣所困,也就會出現肢重,頭重,睏倦的感覺。要消除濕氣對人的困擾,最健康和最適合大眾的方法就是運動。運動能夠帶動人體氣機的運行,而氣機的通行能夠使得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祛濕化濕的目的。如有不適,請儘快看診就醫。

【推薦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