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虧損10億,股價大漲,互聯網“妖股之王”卷土重來?

暴風影音股價暴漲背後,基本面依然沒有改善。

錢躍東 | 文

2019年剛剛開年,A股就悄然踩出底部,以一種近乎暴烈的姿態昂然向上攻擊。

從1月2日到3月8日,在短短的43個交易日內,三大主要指數漲幅分別達到19.1%、29.3%和32.3%,而兩市成交量則從約2400億元急劇放大至近1.2兆元。

各路資金自然聞風而動,在K線圖上畫出一條條陡峭的曲線。雖然3月8日,市場應聲回調,當天仍有超過70隻個股收於漲停板上。這批最為活躍的個股當中,有一隻曾經聲名顯赫。它就是PC時代的視頻解碼器之王“暴風影音”的母公司——暴風集團(原名暴風科技)。

2個月上漲45.8倍

暴風影音曾是PC時代的播放器霸主,據稱其PC端份額一度超過70%,是僅次於QQ、迅雷的國民級軟體,但對資本市場來說,“暴風科技”是一個遠比“暴風影音”更加振聾發聵的名字。

2015年3月28日,暴風科技正式登陸創業板。

對於暴風科技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場遲到的盛宴。2011年,暴風科技已經準備在美股上市,但因美國做空機構集中獵殺中概股,被迫轉而謀求在A股上市。然而,由於A股IPO持續收緊,暴風的上市計劃被迫延宕,直到迎來了2014年底至2015年中的特大牛市。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給了IPO開閘放水的機會,暴風科技順勢躋身資本市場。

儘管姍姍來遲,但暴風科技的此次上市,卻幾乎集合了全部的有利因素:

第一,2015年3月至6月,是本輪大牛市的加速趕頂階段,市場情緒亢奮到無視資本市場的基本原理,“市盈率”“市淨率”通通讓位給“市夢率”;

第二,暴風科技所在的創業板,是本輪牛市中最為瘋狂的板塊,被稱為“神創板”,那些最奪人眼球的明星個股,如全通教育、樂視網等,多出自該板塊;

第三,暴風科技旗下的硬體產品暴風魔鏡,正貼合其時極為火爆的VR概念,而其硬體終端(暴風TV)與互聯網視頻平台建設相結合的戰略規劃,與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以硬體為入口、通過內容實現盈利的路徑不謀而合,在亢奮的市場眼中,這意味著極大的想象空間。

眾多利好加持下,上市之後暴風科技創下了29連板的紀錄,並在41個交易日內37次以漲停收盤,最高價摸到327.01元,相當於發行價的45.8倍,而這一切僅在短短兩個月內即告完成。

2016年4月,暴風科技董事長兼CEO馮鑫發布致股東信:“不管你信不信,它(互聯網娛樂的新型商業模式)一定會出現,並且會呈現出人類商業史上前所未有的商業價值……暴風非常幸運地站在這個跑道的起點上。”

移動互聯網的遲到者

然而,聲稱自己“站在‘黃金十年’起跑線上”的暴風科技,其實是一個遲到者。

暴風科技的起家之作“暴風影音”,是PC時代的產物。1G、2G時代,由於移動數據傳輸的低速和不穩定,人們使用互聯網的主要載體是個人電腦,而觀看視頻的主要方式是下載視頻文件到本地後,應用播放器來解碼、播放。這一場景下,暴風影音以其超級解碼能力(幾乎兼容任何格式的視頻文件)而成為用戶裝機必備軟體,據稱總裝機量突破2億台。憑借暴風影音的巨大成功,暴風科技“一招鮮,吃遍天”,招攬視頻端廣告無數,營收及盈利能力均極為可觀。

2009年,3G牌照發放,傳輸速率及可靠性大幅增強,智能手機崛起,互聯網載體逐漸由PC機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轉移。2009年,優酷發布3G戰略,發力手機視頻領域,在其後的兩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先後上線。相較而言,暴風影音在2012年下半年才上線基於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的移動App,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更重要的是,當播放器轉變為視頻平台,競爭邏輯已經發生根本改變,應用軟體的核心競爭力由解碼能力轉變為內容的聚合能力。在知識產權保護被日益重視的背景下,版權採購成為發展關鍵,“用豐富內容黏住用戶——用活躍用戶數吸引資本——用資本加大版權採購力度”成為視頻平台參與市場競爭的不二法門。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分別依傍BAT,而諸如土豆、PPS等曾經風靡一時的視頻平台,最終只能在殘酷的角逐中紛紛退場。

暴風未必不想通過擴張來保住第一梯隊的地位,但A股上市目標所附帶的盈利要求像在它的手腳上打了一副純金鐐銬。一位暴風副總裁有一次表示,“暴風在內容採購上不燒錢。”其潛台詞是,暴風的內容採購就是走低成本路線,少買或不買獨家、少買或不買首輪播出權。

暴風科技在2012-2014年度連續三年都實現了3000萬元以上的淨利潤,這在虧損成風的視頻行業內實屬罕見。但代價是,在高速增長的互聯網視頻行業,其規模明顯掉隊,三年內營收均僅在2-3億元左右。作為對比,優酷在2014年的營收已達40億元,愛奇藝也接近30億元。

在贏家通吃的互聯網行業,喪失規模意味著無法在同一層面上參與競爭。暴風無論在優質版權購買還是在自製劇上都顯得力不從心,而優質內容的缺失,則進一步導致用戶的流失。

一名用戶在“暴風影音”App的評論中憤怒地控訴道:“今年過完年以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影視作品全部下線…我把軟體刪除了!會員也到期了!什麽時候能像以前那樣什麽時候再用吧!”

他的憤怒正是暴風困境的真實體現。

舍命狂奔、曇花一現?

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遲到者”的身份,暴風科技在上市後立刻現出了“奪路狂奔”之態。

僅在2015年,“推出暴風魔鏡和暴風超體電視,上線暴風秀場,並購稻草熊影業、立動科技和甘普科技,建立DT大數據中心,聯手海洋音樂構建流量聯邦,聯手天象互動打造手遊發行平台,以及孵化暴風雲視頻、暴風加油站、暴風私影、雲朵TV 助手、暴風文化等項目。”

它還在公然列出了2016年的三大戰略:“一、完成全球DT 大娛樂布局的90%;二、暴風影音、暴風魔鏡、暴風TV、暴風秀場四大業務變強壯;三、遊戲、影業和體育等。”

但時間逐漸證明,它的戰略突圍並不理想。

暴風影音在視頻平台的競爭中被日益邊緣化。在當前的競爭格局中,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處於第一梯隊,芒果TV(女性)、Bilibili(二次元)、PPTV(體育)、搜狐視頻(自製劇)等以差異化方式混戰第二梯隊,短視頻平台抖音、快手也迅速崛起,成為另類競爭者。

相形之下,暴風影音的陣地只剩江河日下的PC平台,智能終端和它似乎沒有什麽關係。

暴風魔鏡的VR概念被時間證明為是一個偽風口——至少在當前,它仍然缺乏可大規模投入商用的應用場景。暴風魔鏡在暴風集團2016年年報中還作為一個重要的業務板塊被大書特書,譬如“累計實現銷量超200萬台,穩居國內第一”,但在2017年已經近乎隱形。

暴風秀場、體育、影業等一系列大娛樂行業的嘗試,僅僅曇花一現後便告終結。

唯一做出動靜的是暴風TV。這個2015年開始布局的項目,在2016年實現營收9.3億元,遠超其傳統主營業務——廣告業務的5.8億元。2017年,暴風TV帶來的營收繼續大增至13.5億元。也正是基於暴風TV的爆發式增長,暴風集團作出了“All for TV”的戰略決斷。

然而問題是,電視領域的競爭早已慘烈如紅海,海信、TCL、創維、長虹這樣浸淫數十年的老江湖,年銷售額動輒數百億元,相比之下,暴風TV的10億級營收不過是個小娃娃罷了。

致命的是成本倒掛。互聯網企業做智能硬體的通用套路是低價傾銷硬體,用流量賺錢,暴風自然也不能例外。暴風集團財報顯示,其銷售商品(主要是暴風TV)的毛利率2016年是-15.29%,2017年是-7.15%,如果再疊加管理、銷售、財務各項費用,虧損面更不能想象。

“All for TV”帶來的財務壓力在2018年畢露無遺。據暴風集團2018年業績快報,其營業總收入下降41%,歸母淨利潤則巨虧10.9億元。

產生巨虧難免與一次性吃乾抹淨的財務處理有關,但其財務表現糟糕是不爭的事實。

暴風還會刮起嗎?

2019年,暴風集團的困擾愈演愈烈。

1月,有媒體指出,暴風集團因陷入一樁1.2萬元的工資糾紛而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2月,暴風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及實際控制人馮鑫連續卸下多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職位;

3月,媒體稱,有法院向馮鑫發出限制消費令。

然而,資本市場的情緒卻在此時急劇升溫。儘管時至今日,A股的投資者構成與往日已經大有不同,機構投資者甚至外資的比例不斷提升,市場理性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由於缺乏完善的做空制度,炒爛炒小的坐莊行為實際上根本難以杜絕。無論暴風集團的基本面是好是壞,在二級市場上它只是一堆籌碼,供各路資金為之搏殺,股價上天入地,殊難預料。

耳聽得人聲喧囂,群情激昂。在一片躍躍欲試的火熱之中,暴風集團這個曾經的“妖股之王”,還會刮起暴烈的股價旋風嗎?還是會跟隨其基本面而急起旋落,泯然眾人?

索羅斯曾經說過一句十分著名的話:“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他沒有提到的是,如果人們已經認識了假象,卻又假裝不認識的時候,遊戲將會如何演進。

本文作者系藍獅子簽約作者,已出版多部企業史專著。

參考資料:

1.暴風集團(暴風科技)歷年年報、招股說明書

2.金錯刀頻道:暴風3年市值暴跌400億,馮鑫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3.智能硬體之家:令人唏噓,當年的暴風集團,現在正處於一場風暴之中

4.新京報:暴風影音上市"不燒錢" 從播放器轉型為視頻網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