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巨虧10個億,淨利暴跌2078%,昔日王者怎麽了?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尹太白

昔日首屈一指的視頻播放器暴風影音正處在一場暴風的中心地帶。

4月26日晚,暴風集團發布了2018年財報,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收11.23億元,同比下降41.34%。淨利潤為-10.9億元,同比變化為-2077.65%。

同時發布的還有一季度季報,根據數據顯示,暴風集團當季營業收入為7120.51萬元,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到了81.60%。

如此嚴重的虧損,完全可以用「步履維艱」來形容。

大概兩個月前,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被法院限制消費,成了新一任「老賴」,馮鑫本人也被外界視為「賈躍亭的追隨者」,但不同的是,遠遁美國的賈躍亭如今依然是個「孤獨的夢想家」,而暴風消失以後,擺在馮鑫面前的將只剩下一片狼藉。

實際情況可能更糟

2018年對於暴風來說是個多事之秋。

針對年報上的慘淡數據,暴風集團的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機構對上市公司財報出具保留意見的情況並不常見,這意味著審計師不認可這份財報。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暴風集團下屬子公司暴風智能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高達11.9億元,嚴重資不抵債,可能導致對暴風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確定性,而暴風集團財務報表並未對這一事項做出充分披露。

另外,暴風集團的商譽減值同樣存在疑點。因為暴風集團商譽的账面餘額為1.62億元,暴風的商譽減值準備為2726.93萬元,剩下的1.35億元是合並暴風智能及其子公司形成的,但暴風集團並未對其進行減值。

也就是說,暴風真實的情況可能比年報所表現出來的更加糟糕。

高光時刻

很多人把2015年當做暴風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這一年馮鑫創業十年,暴風也終於上市。

如果不是馮鑫領導暴風登陸創業板,恐怕大部分用戶都已經淡忘了這款稱霸PC時代的視頻播放軟體,雖然號稱擁有2.8億用戶的暴風影音早就開始布局移動互聯網,但卻始終沒能佔據先機。

從天堂走向地獄,留給暴風的高光時刻並不長。

上市前夕,A股形勢一片大好,暴風恰巧趕上了好時機。上市之初,借著大牛市的東風,暴風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股價翻了41倍,僅在暴風集團內部,就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和66個百萬富翁。

此後,暴風集團的股價持續上漲,一舉突破百元大關,市值輕鬆突破百億。一時間,暴風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妖股”典範。

馮鑫曾公開表示,自己很不喜歡妖股這個詞,「但是也沒有別的詞來形容不是。」

而妖股之所以被稱為妖股,是因為沒有業績作為支撐,高走勢的股價難以持續和穩定。

暴風偏離軌道

暴風集團剛上市之際,公司淨利潤為1.73億元,這個成績說不上多好,但絕對不差。

根據相關報告中的數據顯示,當時國內視頻網站的市場滲透率前三名是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其市場滲透率分別為56.4%、47%和38.9%,而暴風影音位列第五,處於第二梯隊。

與三大視頻平台“內容為王”的戰略不同,暴風影音並沒有將內容視為突破口。

馮鑫對於暴風的發展方向有著自己的思考。

當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崛起,代表著網絡視頻2.0時代的到來,此時版權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三大視頻網站一直在版權上暗暗較勁,每年至少需要投入50個億來購買版權,且無一實現盈利。

而此時的暴風影音並沒有選擇參戰,即便版權爭奪戰打得翻天覆地、日月無光,暴風影音依舊是以隔岸觀火的看客心態目睹著一切,至始至終無動於衷,「策略就是非獨,一個獨家版權都不買。」

馮鑫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在移動互聯網尚未發展起來之前,暴風影視作為一款人人必備的視頻播放器,市場佔有率高達70%,由於其超強的視頻解析功能,即使是特殊格式的視頻,暴風播放器也能解析出來,這個獨樹一幟的功能為暴風影音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用戶的流量。

當三大視頻網站還在燒錢爭取版權且虧損嚴重的時候,暴風影音就依靠廣告收入早早實現了盈利,2016年、2017年暴風集團的淨利潤分別為5281.17萬和5513.93萬,雖然相比之前出現了大幅下跌,但仍處於盈利階段。

不過很快,移動互聯網大爆發,各大視頻網站開始推出自己的APP,而暴風影音作為一款單純的播放器,不僅用戶被分流,就連位置也變得越來越尷尬,播放器市場萎靡不振,只能被三大視頻網站迅速碾壓。

馮鑫其實早就意識到,依靠廣告實現盈利的單一模式存在致命缺陷,也撐不住虛高的股價。上市僅一年後,馮鑫就迅速將目光轉向了每一個風口,比如VR、AR、影視、020、遊戲、電商、體育和硬體。

相比三大視頻平台將核心重點放在版權和自製內容上不同,暴風集團開始不計成本地擴大業務布局。

馮鑫躊躇滿志,決定優先布局八個業務板塊,並提出了暴風DT大娛樂戰略。他試圖以構建“生態圈”的方式將暴風打造成一個範圍寬廣的娛樂帝國,為了匹配得上大娛樂戰略的雄心壯志,後來馮鑫還將暴風科技更名為暴風集團。

2016年3月,暴風集團擬以31.05億元的價格收購甘普科技100%股權、稻草熊影業60%股權、立動科技100%股權。

根據當時媒體報導,暴風集團想要收購的三家標的公司甘普科技、稻草熊影業以及立動科技,其增值率分別達到106倍、38倍和60倍。

一出手全是大手筆,溢價幾十倍乃至上百倍,這讓暴風遭到了很多外界的質疑。

面對質疑,暴風集團給出的回應是,「一下買進三家公司,直接目的是為了進軍影視、遊戲、海外三大業務,進一步完善全球DT大娛樂戰略布局。」

不過後來收購計劃並沒有實現,2016年6月7日,證監會以“收購標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為由,拒絕了暴風集團的收購方案。

與此同時,三大視頻平台漸漸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而暴風影音卻早已遊離在行業之外。

持續虧損

除了在視頻領域失去一席之地外,在VR、AR領域,暴風同樣面臨虧損。

VR、AR領域被公認為是面向未來的市場,雖然炒得火熱,但即使是到了2019年,依舊未能打開大眾消費市場,缺錢的暴風要在AR、VR領域有所斬獲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馮鑫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起初暴風研發的VR眼鏡可以說是名噪一時,但用戶在體驗完以後,表示其性能遠不如預期,甚至認為VR眼鏡其實就是馮鑫用來圈錢的工具,但馮鑫堅持認為VR和AR業務大有希望,僅僅是2015年上半年,VR眼鏡就虧損了1800多萬,時至今日,已是資不抵債。

暴風TV同樣逃不脫虧損的命運。

原本馮鑫打算通過壓低價格的打法先搶佔市場,事實上,低價策略確實讓暴風TV的銷量在短時間內得到巨大提升,但由於硬體和技術不過關,銷量後勁不足,很快就被小米和樂視搶走了大部分市場。

2017年上半年,暴風TV銷量達到35萬台,同比增長97%,這讓馮鑫堅信暴風TV是一個很好的風口。

2018年1月,在暴風集團的年度戰略研討會上,馮鑫絕口不再提DT大娛樂布局,而是明確提出要“AllFor TV”,將業務核心徹底轉向互聯網電視,並表示公司未來3年都要全力做好互聯網電視。

在馮鑫看來,暴風TV和小米手機的打法其實如出一轍——都是用智能硬體的方式切入互聯網,「暴風要通過用智能硬體,而不是通過免費地軟體或者網站來獲取互聯網價值。」

馮鑫雖然號稱是金山系出身,但與同為金山系的雷軍不同,雷軍是典型的技術派,而馮鑫則一直在金山中任職市場崗位,注重行銷的馮鑫或許忽略了電視行業是一個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用戶體驗才是真正的剛需。

在馮鑫和暴風TV掌舵者劉耀平的努力下,2018年暴風TV等產品銷售收入為9.02億元,佔到公司營收總額的80%,但尷尬的是,毛利率只有-31.97%,賣得越多,賠得越慘。

2017年以前,硬體和廣告是暴風集團創造營收的兩架馬車。自從馮鑫提出了AllFor TV戰略之後,廣告業務收入從4.28億元一路下降至1.42億元,但硬體業務收入卻沒有絲毫提升。

電視業務將暴風集團徹底拖入了泥潭。

整個2018年,暴風過得格外艱難,用戶量停滯不前,廣告收入同比下降56.85%,虧損近10億,反觀燒錢血拚版權戰和自製內容的愛奇藝,營收卻高達249.89億元。

暴風和愛奇藝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與愛奇藝相比,暴風甚至更具優勢,如今兩者相較,結局著實令人唏噓感慨。

缺錢

硬體產品虧損、內容資源空虛是不爭的事實,由於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資金問題,暴風最終虧損高達10.9億元。

事實上,出現這樣的狀況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暴風缺錢的問題早已顯現,融資也並不順利。

2016年8月,暴風集團推了20億元的融資方案,但很快胎死腹中,5個月後,該融資方案降至18.42億元。2018年5月,暴風集團宣布撤回定增方案,並在一個月後拋出了新的定增方案,將募資金額降至5000萬元。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5000萬元的融資數額著實少得可憐,該融資方案被市場戲稱為「迷你定增」。

業務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往裡燒錢,外部融資又頻頻遇阻,暴風集團的資金捉襟見肘,為籌措發展資金,馮鑫使勁渾身解數,發動公司員工增持自家股票,還配套頒布了兜底增持計劃。

可員工們並不傻,表面答應,背地裡卻頻繁減持套現,截止2017年6月,暴風員工累計減持暴風股票181.95萬股,減持金額共計9400萬元。

前暴風員工趙和平(化名)向「子彈財經」透露,電視業務導致2016年和2017年虧損均超過3億元,2018年上半年,虧損超過1.2億,「由於虧損嚴重,拖了半年工資,一直發不出來。」

離職前,趙和平曾和同事問過領導什麽時候發工資,但得到的回復是:工資暫時發不了。「既不說裁員,也不說發工資,就一直拖著,直到拖得員工都離職了。」暴風的做法,讓趙和平和同事感到很惱火。

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暴風員工稱,電視業務讓馮鑫有些「騎虎難下」,雖然電視業務為暴風帶來了近八成的營收,但同時也在瘋狂地吞噬著暴風僅剩的資金。

如今的暴風集團,正處在暴風的中心地帶。

「怪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馮鑫不是沒有自我檢討過,「從暴風沒上市到上市,有太多的不適應了,也犯了很多錯誤,自己和團隊在融資和並購問題上零經驗,導致暴風失去了作為上市公司的優勢。」

2018年7月,馮鑫曾信誓旦旦地稱,「暴風TV將在2019年可以進入盈利期,2020和2021年有10到20億利潤的期望值,互聯網電視的價值一旦釋放是擋不住的。」現在看來,不免顯得有些諷刺。

然而更加諷刺的是,2015年3月24日,暴風上市,無數資本方排著長隊,吵著鬧著要借錢給馮鑫,如今,還是同一撥人,正催著他趕緊想辦法還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