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荀子的“性惡說”與孟子“的性善說”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人性到底是什麽,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探討的問題。中國文化中對人性的討論,最早是在先秦時期。對人性的討論,大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性善論,一種是性惡論。

性善論的倡導者是孟子。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亞聖,是孔子之後儒家的大思想家。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在人的心中,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種善端,就是四種善的萌芽,我們保存住這四種善端,就可以成就道德的善。孟子認為,既然人人都有善心,那麽意味著人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家思想大師,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是惡的,沒有製約的人性,必然走向惡,因此,必須用禮儀和法制,來保證人性向善的方向發展。所以,在荀子的思想中,蘊含了法家思想的影子。有趣的是,孟子和荀子在人性上持相反的觀點,但有一點卻高度一致,那就是人可以成就完美的道德的問題。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也說,塗之人為大禹。意思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成為大禹那樣的人。可見,儒家是追求成為聖賢的哲學。

荀子從現象上面來說,人表現出各種各樣的不良東西是不學而能的,是生而有之的,這個就是性。所以荀子又說“人之性善,其善者為也”,這句話當中的“為”不是虛偽,是人為,是經由人為的教導才成為善的。

所以荀子的觀點實際上是說,儘管人的本性不善,但是可以通過接受善的化導,才趨向於善,所以說“善者為也”,所以人本來就具有一種向善的能力。

孟子的意思是人性本身就是本善,因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之心人人本有,但是本有並不意味著它已經成為發展的充分、完整。

所以孟子講惻隱之心充分發展後的形式,在現實性上的表現就叫做“仁”;羞惡之心充分發展後的形式,在現實性上的表現就叫做“義”;辭讓之心充分發展後的形態,在現實性上的表現就叫做“禮”;是非之心充分發展後的形態,在現實性上的表現就叫做“智”。

由四端之心發展到各自充分形式的仁、義、禮、智之間是需要加以保養、擴充的過程的,這一個過程就叫做“存其心、養其性”,即存四端之心,養本善之性。

那有人不讚成孟子,認為人心既然本善,怎麽會有那麽多壞人,那麽多惡行?好像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矛盾衝突,這實際上是忽略了由四端之心向仁義禮智發展的過程,孟子說這個過程就叫“擴而充之”。

孟子說四端之心“如泉之始達,如火之始燃”。意思是四端之心就像鑽木取火時剛冒火星,就好比是挖井時挖到的小泉眼。這時候滅掉小火星、堵掉小泉眼很容易,但是孟子說要保護它,讓它慢慢的擴而充之,壯大起來。

在這個層面上來講,孟子談論的是人性的本善,不是向善。

但是不管怎麽說,中國古代的這些卓越的思想家們,已經開始在某種意義上,把人和自然世界分離起來了,人有了自我獨立的完整性、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既是屬於世界、天道的整體秩序之下的一類,同時又有這一類本身的特殊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