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的本性是善還是惡?

- 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

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批評佛教,因為他們見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樣地所謂“敦倫”。他們在偏狹的家族觀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認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雖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直到現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學者,批評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實,佛教對於孝順父母的教訓,在大小乘的經律之中,可謂多得不勝枚舉。只要多看幾部佛經,就會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極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所以說:“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又說:“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增一阿含經》卷十一以供養父母準同一生補處的大菩薩)。

在《五分律》卷二十中,也有一個故事:當時佛的一位羅漢弟子,名叫畢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貧窮,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所以請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們開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

《增一阿含經》卷十一也有類似的教訓。又在《中阿含經·鞞婆陵耆經》中說:有一位迦葉(shè)佛時的貧苦工人,叫做難提波羅,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實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為了奉養他雙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寧可做陶器來維持生活也不去出家。

事實上,佛教的修持,雖以出世離欲的出家生活為可貴,但也不強製人來出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規定,父母不允許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貧窮而無人奉養時,出了家的兒女,仍應盡心奉養,否則便得重罪。

《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說:“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這豈能說佛教是反孝的?當然,如果思想偏狹而複幼稚的人們,一定要說唯有婚嫁生育才算孝道,那就無話可說了──說也難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養育各自的子女,已經很少能夠孝養各自的父母了。這也許就是迷信“無後為大”的結果罷!

至於佛教所講孝道的觀念,實在不是迷信“無後為大”的人們所能了解的。佛教以為人在生死流轉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孝養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在菩薩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梵網經》)。所以菩薩道的實行者,廣度眾生,等於孝敬父母。

當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評的墨者那樣──視人之父若己父是無父也。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那叫做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孝養父母,然後再去布施放生及供養三寶。

世俗的習慣,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歡樂吃喝一番,稱為慶生,或稱為祝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法。以佛教的觀念來說,自己的生日,正是母親的難日,應該把懷念母難的情緒提高,應該於母難的日子特別懷念父母的生育教養之恩,應該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盡情歡樂地為自己慶生。

如果父母已經過世,那就盡其所能,布施修福,供養三寶,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之靈,自身也能得到植福延壽的實效。否則大張筵席而造成雞鴨豬羊等的殺劫,那不是祝壽而是折福!

- 佛教是和平主義的宗教嗎? -

從佛教的本質上說,從佛教的史實上說,佛教確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愛好和平的宗教。

佛教主張慈悲主義,能給予他人乃至一切眾生之樂稱為“慈”,能拔濟他人乃至一切眾生之苦稱為“悲”。在慈悲主義的實踐下,不會見到可嗔可恨的人,只有見到可憐可憫的人。所以,在佛教徒的觀念中,戰爭是最最殘忍的事,寧可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感化強暴,來贏取和平,也不願以牙還牙、以暴抑暴地從事戰爭。

在佛教史上,佛教徒們常常遭受到異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從容殉教,從未有過暴力的反抗。比如佛陀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受到舍衛國琉璃王的侵滅之時,當時迦毗羅衛的統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訶男,是虔誠的佛教徒。以當時釋迦族人的武功來說,不但可以抵抗一陣,甚至可以打敗琉璃王的。但他們不願流了他人的血,他們沒有抵抗,便把城門打開,向琉璃王投降了。

但是,琉璃王並不因釋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釋迦族人的生命。在這情形之下,摩訶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讓他潛到水底去,當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釋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後,再把未及逃走的釋迦族人集體屠殺。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訶男潛入水底之後,再也不出來了。眼看釋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發現摩訶男把頭髮系緊在水底的樹根上,早已淹死了。

為了所信的宗教,為了守持不殺生的和平主義,釋迦族人寧可投降被殺;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訶男寧可自沉水底而壯烈地犧牲。終於也大大地感動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殺計劃(《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第三十四之二)。這則故事,很可以說明佛教是和平主義的宗教。

雖然,在佛經之中,也有說到以金剛怒目的精神,摧毀邪魔惡怪的勢力,但那畢竟是屬於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現象界的實力表現。

不過,菩薩為了適應各類眾生的根性及各種環境的需要,化現的姿態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華嚴經》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之中,就有從事於烽火戰爭及嚴刑峻法的菩薩;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應化身中,也現有大將軍身。

在《瑜伽菩薩戒本》之中也說,菩薩如果見有惡賊為了貪劫財物而要殺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殺已證聖果的大小乘聖人,菩薩為了不使那個殺人者因了殺死多人或聖人而墮無間地獄,寧可自己先把他殺了,讓自己墮地獄──這種出於悲憫之心而非出於貪心及嗔心的殺人,佛教是許可的。

- 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嗎? -

這是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問題,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揚雄主張人性是善惡混合,公孫子主張人性無善無惡。究竟那一個的主張較對?大致上,後人喜歡靠在孟子的一邊,因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統思想。

同樣,也可以說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佛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主張佛教性善論的根據。

事實上,佛教雖可說是性善論,也可說是性惡論,佛教的本質,卻是既不屬於性善論,也不屬於性惡論。

眾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論;眾生皆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這是性惡論。因為,性善論者可以防惡而還歸於善,性惡論者則可以去惡而成其善;兩者觀點不同,目的卻是一樣。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適其所適。

若從根本上說,儒家的性善論也好,性惡論也好,他們都是僅僅討論當下一生的本性問題。說性本善與性本惡,是從哇哇墮地時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惡行為──業,他們沒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後的善惡行為,他們也無從再追究。

孟子偏重了理性價值,所以說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轉變,所以說性惡。其實,他們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從這一點上說,佛教既非性善論,也非性惡論。因為,佛教看眾生,是從無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終的目的達成──成佛,從當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論斷善惡。在眾生來說,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根本就是難兄難弟,分割不開,有佛性的時候,就已有了無明,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在生死,是無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從無明開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說我們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對,是惡,也是不對。若從當下的一生而言,善與惡,理性與物性,乃是與生俱來,投於善則善,投於惡則惡。

照這麽說來,佛教是同於揚雄的善惡混合論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張:無明煩惱,是可以逐漸降伏而分分斷除的。無明斷盡了佛性也就圓成了,這就叫做斷煩惱、證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煩惱是惡,佛性是善;一旦證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沒有善惡可言。善惡問題,僅是世間法中的觀念,出世法中,乃是無善無惡的。

善別於惡,有善必有惡,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講惡,也不講善。其實善惡問題,縱是世間法中,也是沒有絕對的。正像毒藥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藥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一樣。因此,聖位的佛菩薩,他們本身固然沒有善惡可言,他們看眾生也沒有善惡的區別,唯有如此,才能怨親平等而來普度眾生。

善與惡,不過是凡夫眾生的自我執著而已。但這也不同於公孫子的無善無惡,因為在現實世間的凡夫位上,人性並非沒有善惡;出世之後,才沒法加上善惡的名目。

正因為佛教的善惡觀念,是沒有永恆性的,是要徹底廢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給佛教加上一個關於人性的什麽論,那就只好勉強地叫做善惡解脫論吧。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