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之初,性本善?

人本道德是根據人自身的需求而建立的,它離不開對人心和人性的認識。

孟子認為,人心具有四端,是仁義禮智建立的基礎:“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惻隱是仁愛建立的基礎,羞惡是道德建立的基礎,辭讓是禮教建立的基礎,明辨是非是智慧建立的基礎。

雖然這些善心生而有之,但很微弱,必須進一步發揚光大。所以孟子強調說:“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善心就像火苗,開始只是星星之火,但假以時日,也可以燎原;又像泉水,源頭只是涓涓細流,但奔流而下,最後將匯聚成汪洋。如果我們認識並發揚這些善心,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完善自我到造福蒼生。

佛教所說的慚愧二法,和儒家的羞恥之心類似。《雜阿含經》說:“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混亂,如畜生趣。”

告訴我們,慚和愧是護持世間的兩種清淨善法。因為有慚有愧,才會有人類社會的倫理綱常,長幼尊卑,否則就和動物無異了。

不僅如此,慚和愧還分別對應了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長阿含經》說:“知慚,恥於已闕;知愧,羞於惡行。”

慚,是認識到生而為人應有的尊嚴,當我們看到自身行為與此存在差距時,就會生起羞恥心,不願德行欠缺。愧,是認識到公共道德對維護社會的重要性,看到自己做了不善行甚至犯罪時,同樣會生起羞恥心,不願為非作歹。

可見,慚和愧是建立倫理道德的重要基礎。在這一點,儒家和佛教的倫理有相通之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