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棱鏡丨平安銀行2018年淨利248億,零售業務貢獻近7成

騰訊新聞作者 周純

3月7日,銀行業中首家公布2018年業績報告的平安銀行(000001.SZ),召開業績發布會。其中,零售業務的營業收入、淨利潤佔比均過半,是該行向零售全面轉型兩年後交出的成績單。

“2016年新團隊接手的時候,資產質量是堪憂的,更換管理層也是基於非常不樂觀的形勢下,動靜很大。” 平安集團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在發布會上稱。

2016年平安銀行人事巨震,在當年10月召開的董事會上,平安銀行原董事長孫建一和原行長邵平雙雙離職,由彼時剛剛出任平安集團副總經理的謝永林,以及時任副行長的胡躍飛分別接任董事長和行長一職。

謝永林介紹稱,在這27個月裡,平安銀行更換管理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把對公和零售兩條線切開,讓零售快速發展等等,“動靜很大,成效明顯。”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該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618.83億元、同比增長32.5%,在全行營業收入中佔比為53.0%;零售業務淨利潤171.29億元、同比增長9.2%,在全行淨利潤(248.18億元)中佔比為69.0%。該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1.4兆元、較上年末增長30.4%;零售客戶數839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0%。

零售業務之所以在短期內取得這麽快的發展,謝永林解釋稱,因為平安銀行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首先得益於集團的優勢,從客戶到渠道到科技,平安集團有強大的個人壽險渠道、車險渠道等;其次,該行有人才隊伍多元化和組織架構的優勢,這兩年在科技上也一直不斷投入,形成了一系列數據基礎和模型基礎。

雖然零售業務的淨利潤貢獻已接近7成,但在謝永林看來,零售業務的空間還很大,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還要進一步發展。”

他還提到接下來具體的一些計劃:例如,目前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是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的短板,要用科技來補齊短板;發力二手車貸款;信用卡和消費信貸要在遠程化上下功夫等等。

在資產質量方面,2018年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75%,較上年末略增0.05個百分點,基本保持平穩。此外,截至2018年末,該行不良貸款偏離度97%,降至1以下,較最高時的278%下降181個百分點。逾期、逾期90天以上貸款餘額和佔比實現“雙降”。其中,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佔比較上年末下降0.73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增加53.78個百分點。

平安銀行相關負責人稱,這是該行持續加大撥備計提和核銷力度的結果。在 2016 年至 2018 年的三年時間,該行累計計提信用及資產減值損失1373億元,其中2018年全年新增計提479億元,同比增加49億元;累計核銷資產 1150 億元,其中2018年核銷458億元,同比增加66億元。

騰訊對其發行的或與合作公司共同發行的包括但不限於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及騰訊網站上的材料擁有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