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葯聞】百變中藥材之「麻黃」

播放GIF

歡迎點贊和轉發哦~

麻黃,來源於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的乾燥草質莖,味麻色黃,故名。麻黃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常用於風寒感冒、咳嗽氣喘、風水水腫等證。

麻黃為中藥中的發散風寒葯,在傣葯、蒙葯、維吾爾葯、彝葯中亦運用廣泛。古時別名龍沙、卑相、大麻。首見於《神農本草經》:「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後用治外感風寒,腠理密閉所致的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脈浮緊等風寒表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以增強解表散寒之功,如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9克)搭配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組成經典名方「麻黃湯」具有辛溫解表的功用,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屬風寒表實證者。具有同樣功效的也有大青龍湯、三拗湯、麻杏石甘湯等,具體如圖可見:

與大青龍湯不同,麻黃與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等組成另外一經典方劑「小青龍湯」,其具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的功效,常用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裡飲證者。最常見的青石顆粒、風寒感冒顆粒等中成藥,就是由這幾味中藥材組成,如圖可見更多的方劑和中成藥:

是葯三分毒,合適的藥量為葯,過量為毒。即便是合適的藥量也不能長期使用,對於體虛自汗、盜汗、虛喘及陰虛陽亢者應禁服含有麻黃藥劑。麻黃髮寒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和陰虛盜汗,喘咳腎不納氣的虛喘者均應慎用麻黃。而且,麻黃興奮中樞神經,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黃。

新聞來源:葯智網

商務合作:183 2385 6316

157 3056 3797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葯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