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5個中藥方劑之解表方劑

65個中藥方劑之解表方劑

來源:葯智網

本文是根據解表方劑收集整理的部分截標中藥方劑,文中有解表方65個,僅用於參考學習,部分方劑內容較長,選取了部分,如需了解全部的請到中藥方劑資料庫。

方劑一、麻黃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炮製: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現代用法:水煎服,溫覆取微汗)。

功用: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屬風寒表實證者。)

禁忌: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故《傷寒論》對「瘡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有表寒證,亦皆禁用。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投之恰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表,可一而不可再。」(《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

化裁: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竅。若夾濕邪而兼見骨節酸痛,加蒼朮、薏苡仁以祛風除濕。兼裡熱之煩躁、口乾,酌加石膏、黃芩以清瀉鬱熱。

附方:麻黃加術湯、麻杏苡甘湯、大青龍湯、三拗湯、華蓋散

運用:麻黃湯雖為發汗之峻劑,對外感發熱只要辨證準確,確可收汗出病癒之效。

閱讀全文:

方劑二、桂枝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桂枝(9克) 芍藥(9克) 生薑(9克) 大棗(3枚) 甘草(6克)

炮製: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極為講究,首先是葯煎成取汁,「適寒溫」服,「服已須臾,啜熱稀粥」,借水谷之精氣,充養中焦,不但易為釀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復感。同時「穩覆令一時許,」即是避風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氣已合,津液得通,營衛和諧,腠理復固,所以說「益佳」。至於服後汗出病瘥,停後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劑」;以及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劑後應該注意的通則。

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本方不單可用於外感風寒的表虛證,對病後、產後、體弱而致營衛不和。證見時發熱自汗出,兼有微惡風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後及病後的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qian)麻疹等屬營衛不和者。)

禁忌:表實無汗,或表寒裡熱,不汗出而煩躁,以及溫病初起,見發熱口渴,咽痛脈數時,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者禁用。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物。)

化裁: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鼓疏散風寒;體質素虛者,可加黃芪益氣,以扶正祛邪;兼見咳喘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附方: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芍藥湯。

閱讀全文:

方劑三、九味羌活湯

出處: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

處方:羌活(9克) 防風(9克) 蒼朮(9克) 細辛(3克) 川芎(6克) 白芷(6克) 生地(6克) 黃芩(6克) 甘草(6克)

炮製:水煎溫服。

功用: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本方常用於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者。)

禁忌: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化裁:若濕邪較輕,肢體酸楚不甚者,可去蒼朮、細辛以減溫燥之性;如肢體關節痛劇者,加獨活、威靈仙、薑黃等以加強宣痹止痛之力;濕重胸滿者,可去滋膩之生地黃,加枳殼、厚樸行氣化濕寬胸;無口苦微渴者,生地、黃芩又當酌情裁減;裡熱甚而煩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熱除煩止渴。

附方:大羌活湯

附註:本方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而兼有裡熱證的常用方,亦是體現「分經論治」思想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為辨證要點。

閱讀全文:

方劑四、香蘇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香附(120克) 紫蘇葉(120克) 炙甘草(30克) 陳皮(60克)

炮製: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日三服;若作細末,只服二錢(6克),入鹽點服)

功用:疏散風寒,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氣鬱不舒證。惡寒身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舌苔薄白,脈浮。(本方多用於胃腸型感冒屬感受風寒兼氣機鬱滯者。)

化裁:風寒表證較重,加蔥白、生薑、荊芥等以加強發汗解表的作用;氣鬱較甚,胸脅脹痛,脘腹脹滿者,加柴胡、厚樸、大腹皮等以加強行氣解鬱之力;濕濁較重,胸悶,不思飲食,苔白膩者,加藿香、厚樸、半夏等以化濕運脾;兼見咳嗽有痰者,加蘇子、桔梗、半夏等以降氣化痰止咳。

附方:香蘇蔥豉湯(《重訂通俗傷寒論》)、加味香蘇散(《醫學心悟》)

附註:本方為治療外感風寒而兼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苔薄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方劑比較: 上述二方皆為香蘇散加味而成,主治表寒而兼氣滯之證。其中香蘇蔥豉湯乃香蘇散與蔥豉湯合為一方,其發汗解表之力較香蘇散為強,且蘇葉又有安胎之效,故對婦女妊娠感冒風寒者,較為恰當。加味香蘇散增入防風、秦艽、川芎、蔓荊子等葯,則發汗解表,宣痹止痛之功較強,宜於表寒證較重,頭身疼痛明顯者。

文獻:方論 江昂《醫方集解·表裡之劑》:「此手太陰葯也。紫蘇疏表氣而散外寒,香附行裡氣而消內壅,橘紅能兼行表裡以佐之,(橘紅利氣,兼能發表散寒,蓋氣行則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為使也。」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四時溫疫、傷寒。」

閱讀全文:

方劑五、小青龍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去節,9克) 芍藥(9克) 細辛(6克) 乾薑(6克) 甘草炙 (6克) 桂枝(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半夏(洗,9克)

炮製: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裡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乾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裡飲證者。)

禁忌:因本方多溫燥之品,故陰虛乾咳無痰或痰熱證者,不宜使用。

化裁:若外寒證輕者,可去桂枝,麻黃改用炙麻黃;兼有熱象而出現煩躁者,加生石膏、黃芩以清鬱熱;兼喉中痰鳴,加杏仁、射乾、款冬花以化痰降氣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蒼耳子以宣通鼻竅;兼水腫者,加茯苓、豬苓以利水消腫。

附方:射幹麻黃湯

附註: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確屬水寒相搏於肺者,方宜使用,且視病人體質強弱酌定劑量。

閱讀全文:

方劑六、止嗽散

出處:《醫學心悟》(清?程國彭)

處方:紫菀(15克) 百部(12克) 白前(12克) 桔梗(15克) 荊芥(10克) 陳皮(15克) 甘草(6克)

炮製:作湯劑,水煎服。本方用量僅供參考。

功用: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主治:風邪犯肺證。咳嗽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本方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

禁忌:陰虛勞嗽或肺熱咳嗽者,不宜使用。

化裁:若外感風寒初起,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表證較重者,加防風、紫蘇、生薑以解表散邪;濕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濕化痰;燥氣焚金,於咳無痰者,加瓜萎、貝母、知母以潤燥化痰。

附方:金沸草散

附註:本方為治療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咳嗽咽癢,微惡風發熱,苔薄白為辨證要點。

閱讀全文:

方劑七、正柴胡飲

出處:《景嶽全書》(明?張景嶽)

處方:柴胡(9克) 防風(3克) 陳皮(4.5克) 芍藥(6克) 甘草(3克) 生薑(三五片)

炮製:水一盅半,煎七八分,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風寒輕證。微惡風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舌苔薄白,脈浮。(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初起以及婦女經期、妊娠、產後感冒等屬外感風寒而氣血不虛者。)

方解:本方證屬外感風寒表證之輕者。風寒束表,毛竅閉塞,衛陽被遏,因感邪較輕,故症見微惡風寒、發熱、無汗、頭身痛;苔薄白,脈浮為風寒表證之徵象。外感風寒,宜解表散寒;表寒輕證,只需輕疏肌表,微發其汗,病邪自可外達,不必用辛溫重劑,徒傷其表。方中君以柴胡辛散表邪。臣用防風祛風寒,止疼痛。生薑辛溫發散,助柴胡、防風解表透邪;陳皮疏暢氣機,以助祛邪外出;芍藥益陰和營,防辛散太過而傷陰,共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本方藥性平和,對於氣血不虛而外感風寒較輕者頗宜。

禁忌:斟酌。

化裁:頭痛甚者,加川芎以祛風止痛;熱而煩渴者,加葛根以透熱生津;嘔惡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濕盛者,加蒼朮以化濕運脾;寒盛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黃或蘇葉發散風寒。

附註:本方為張介賓所創平散風寒治法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微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文獻:《景嶽全書》卷51:「凡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痎(jie)瘧初起等證,凡血氣平和,宜從平散者,此方主之。」

閱讀全文:

方劑八、三拗湯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甘草不炙 麻黃不去根節 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30克)

炮製:上為粗末,每服五錢(15克),水一盞半,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以衣被蓋覆睡,取微汗為度。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證。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胸悶。

閱讀全文:

方劑九、大青龍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杏仁(6克) 石膏(12克) 生薑(9克) 大棗(3克)

炮製: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功用:發汗解表,兼清裡熱。

主治:外感風寒,裡有鬱熱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

閱讀全文:

方劑十、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桂枝(9克) 芍藥(9克) 生薑(9克) 甘草炙(6克) 大棗(3枚) 厚樸炙(6克) 杏仁(6克)

炮製: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解肌發表,降氣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風寒而見桂枝湯證者;或風寒表證誤用下劑後,表證未解而微喘者。

閱讀全文:

方劑十一、射幹麻黃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射乾(9克) 麻黃(9克) 生薑(6克) 細辛(6克) 紫菀(6克) 款冬花(6克) 大棗(3枚) 半夏(9克) 五味子(3克)

炮製:上九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用:宣肺祛痰,下氣止咳。

主治:痰飲鬱結,氣逆喘咳證。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者。

方解:射幹麻黃湯與小青龍湯同屬解表化飲方劑,但前方主治風寒表證較輕,證屬痰飲鬱結、肺氣上逆者,故於小青龍湯基礎上減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乾、冬花、紫菀等葯。可見小青龍湯治表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幹麻黃湯則治裡為主,下氣平喘之功強。

閱讀全文:

方劑十二、金沸草散

出處:《博濟方》

處方:旋覆花(90克) 麻黃(90克) 前胡(90克) 荊芥穗(120克) 炙甘草(30克) 半夏(薑汁浸)(30克) 赤芍藥(30克)

炮製:上為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大棗,同煎至六分,熱服。如汗出並三服。

功用:發散風寒,降氣化痰。

主治:傷風咳嗽。惡寒發熱,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膩,脈浮。

方解:本方與止嗽散都是治療風邪犯肺的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利肺止咳藥為多,而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將盡,肺氣不利的咳嗽;本方則以旋覆花、半夏、前胡與麻黃、荊芥穗等相配,則解表化痰之功略勝,故主治風邪犯肺初起,而咳嗽痰多者。

閱讀全文:

方劑十三、銀翹散

出處:《溫病條辨》(清?吳瑭)

處方:連翹(9克) 銀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葉(4克) 生甘草(5克) 荊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蘆根(9克)

炮製:按原方配伍比例酌情增減,該作湯劑,水煎服。亦可製丸劑或散劑服用。「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此說實為解表劑煎煮火候的通則。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腸,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化裁:「渴者,加花粉(清熱生津);項腫咽痛者,加馬勃、玄參(清熱解毒);衄者,去荊芥、豆豉(因其辛溫發散而動血),加白茅根9克,側柏炭9克,梔子炭9克,清熱涼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氣。二三日病猶在肺,熱漸入裡,加細生地,麥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黃芩、梔子之苦寒,與麥、地之甘寒,合化陰氣而治熱淫所勝。」此皆銀翹散證常見諸兼證之治法,體會其精神即可,不必拘執於一證一葯。

閱讀全文:

方劑十四、桑菊飲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桑葉(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連翹(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甘草(2.5克) 葦根(6克)

炮製: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咳。

禁忌:斟酌。

化裁:如「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是兼氣分有熱,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熱甚」咳嗽較頻,可「加黃芩」清肺止咳。口渴者「加花粉」清熱生津。此外,若肺熱咳甚傷絡,咳痰夾血者,可加茅根、藕節、丹皮之類,涼血止血;若有痰黃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蔞皮、浙貝母之類,清化熱痰。至於原書還有「入營」、「在血分」之加減法,相去已遠,且另有治法,可置之不議。

附註:一般治輕微咳嗽。

文獻:方論 吳瑭:「此辛甘化風、辛涼微苦之方也。蓋肺為清虛之臟,微苦則降,辛涼則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溫也。今世 用杏蘇散,通治四時咳嗽,不知杏蘇散辛溫,隻宜風寒,不宜風溫,且有不分表裡之弊。……風溫咳嗽,雖系小病,常見誤用辛溫重劑,銷鑠肺液,致久咳成勞者,不一而足。」《溫病條辨》

閱讀全文:

方劑十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5克) 杏仁(9克) 甘草(6克) 石膏(18克)

炮製: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葯,煮取兩升,去渣,溫服一升。

功用:辛涼宣洩,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邪。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者。

禁忌:斟酌。

文獻:方論 盛心如:「按仲師大論,於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杏石甘湯主之。柯韻伯於此則謂『無汗而喘,大熱。』蓋汗出而喘者,熱壅於肺也;無汗而喘者,熱閉於肺也。壅於肺者,皮毛開,故表無大熱。熱閉於肺,則皮毛亦閉,故表熱甚壯。是以不論有汗無汗,皆以麻杏石甘為主。蓋以石膏清其裡熱;有汗者,得麻黃疏泄,而壅者亦宣;無汗者,得麻黃疏散,而閉者亦開;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瀉火,煩熱烏有不解者乎。」《中國醫藥匯海·方劑部》

閱讀全文:

方劑十六、柴葛解肌湯

出處:《傷寒六書》

處方:柴胡(6克) 乾葛(9克) 甘草(3克) 黃芩(6克) 羌活(3克) 白芷(3克) 芍藥(6克) 桔梗(3克)

炮製: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3克),煎之熱服(現代用法:加生薑3片,大棗2枚,石膏12克,水煎溫服)。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外感風寒,鬱而化熱證。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乾,心煩不眠,咽乾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急性結膜炎等屬外感風寒,邪鬱化熱者。)

禁忌:若太陽表邪未入裡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裡;若裡熱而見陽明腑實(大便秘結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化裁:若無汗而惡寒甚者,可去黃芩,加麻黃增強發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蘇葉代之;熱邪傷津而見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熱生津;惡寒不明顯而裡熱較甚,見發熱重、煩躁、舌質偏紅者,宜加銀花、連翹,並重用石膏以加強清熱之功。

附註:本方是治療太陽風寒未解,入裡化熱,初犯陽明或三陽合病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眼眶痛,鼻乾,脈浮微洪為辨證要點。

閱讀全文:

方劑十七、升麻葛根湯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升麻(300克) 芍藥(300克) 炙甘草(300克) 葛根(450克)

炮製: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克 ,用水一盞半,煎取一中盞,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氣去,身清涼為度(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發不出,身熱頭痛,咳嗽,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薄而乾,脈浮數。(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帶狀皰疹、單純性瘡疹、水痘、腹瀉、急性細菌性痢疾等屬邪鬱肌表,肺胃有熱者。)

禁忌: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內陷而見氣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動者,則當禁用。

化裁:麻疹其邪屬熱,初起治宜透邪外出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本方清疏之力皆弱,臨證時可選加薄荷、荊芥、蟬蛻、牛蒡子、銀花等,以增強透疹清熱之功。若因風寒襲表不能透發,兼見惡寒、無汗、鼻塞、流清涕、苔薄白等症,宜加防風、荊芥、__柳以發表透疹;麻疹未透,色深紅者,宜加紫草、丹皮、大青葉以涼血解毒。

附註:本方為麻疹未發,或發而不透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疹發不出或出而不暢,舌紅,脈數為辨證要點。

文獻:方論選錄 吳昆《醫方考》卷6:「足陽明之脈,抵目夾鼻,故目痛鼻乾。其不能眠者,陽明之經屬胃,胃受邪則不能安臥,此其受邪之初,猶未及乎狂也。無汗、惡寒、發熱者,表有寒邪也。葯之為性,辛者可使達表,輕者可使去實。升麻、葛根辛輕者也,故用之達表而去實。寒邪之傷人也,氣血為之壅滯,佐以芍藥,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調氣也。」 原書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大人、小兒時氣溫疫,頭痛發熱,肢體煩 疼,及瘡疹已發及未發。」

閱讀全文:

方劑十八、柴葛解肌湯(程氏)

出處:《醫學心悟》(清?程國彭)

處方:柴胡(6克) 葛根(6克) 黃芩(6克) 赤芍(6克) 甘草(3克) 知母(5克) 生地(9克) 丹皮(3克) 貝母(6克)

炮製:水煎服。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外感風熱,裡熱亦盛證。不惡寒而口渴,舌苔黃,脈浮數。

方解: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湯少羌、芷、桔,是因不惡寒無需多用升散發表之品,且羌、芷皆辛溫香燥,見症已有口渴,故減去;再者,雖去石膏,但配入知、貝、丹、地,不僅清熱,還能滋陰;若見譫語,則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可知程氏方重在清裡,陶氏方重在解肌,是兩方同中之異。

禁忌:斟酌。

化裁:心煩加淡竹葉十片(3克);譫語加石膏三錢(12克)。

閱讀全文:

方劑十九、竹葉柳蒡湯

出處:《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處方:西河柳(15克) 荊芥穗(3克) 乾葛(4.5克) 蟬蛻(3克) 薄荷葉(3克) 鼠粘子(炒,研,4.5克) 知母(蜜炙,3克) 玄參(6克) 甘草(3克) 麥門冬(去心,9克) 竹葉(三十片,3克)

炮製:水煎服。

功用:透疹解表,清熱生津。

主治:痧疹初起,透發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惡寒輕,發熱重,煩悶躁亂,咽喉腫痛,唇乾口渴,苔薄黃而乾,脈浮數。

方解:升麻葛根湯、竹葉柳蒡湯都有透疹清熱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發不出。但前方專於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熱之力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發的基礎方;後方不僅透疹清熱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發不出,熱毒內蘊兼有津傷的常用方。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敗毒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葯證直決》

處方: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獨活 茯苓 桔梗 人蔘 甘草 生薑 薄荷

炮製: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禁忌: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附方:荊防敗毒散、參蘇散、倉廩(lin)散

附註: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運用:常氏以人蔘敗毒散隨證加減治療小兒外感發熱136例。結果:3天內熱退治癒125例,3天后熱未退更方治療9例,2例無效,總有效率91.9%。[常新華.人蔘敗毒散加減治療小兒外感發熱136例。陝西中醫1994;15(8):347」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一、參蘇飲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人蔘(6克) 紫蘇葉(6克) 乾葛(6克) 半夏(6克) 前胡(6克) 茯苓(6克) 枳殼(4克) 桔梗(4克) 木香(4克) 陳皮(4克) 甘草炙(4克)

炮製:加生薑7片,大棗1枚,水煎溫服。

功用: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濕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苔白脈弱。(本方常用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屬氣虛外感風寒兼有痰濕者。)

禁忌:斟酌。

化裁:若惡寒發熱、無汗等表寒證重者,宜將荊芥、防風易葛根;頭痛甚者,可加川芎、白芷、藳本以增強解表止痛作用;氣滯較輕者,可去木香以減其行氣之力。

文獻:方論 汪昂《醫方集解·表裡之劑》:「此手、足太陰葯也。風寒宜解表,故用蘇、葛、前胡;勞傷宜補中,故用參、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嘔,枳、桔利膈寬腸,木香行氣破滯。使內外俱和,則邪散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治感冒發熱頭疼,或因痰飲凝結,兼以為熱。……中脘痞滿,嘔逆噁心,開胃進食,無以逾此。」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二、麻黃細辛附子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6克) 附子(9克) 細辛(3克)

炮製「」上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1.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2.暴啞。突發聲音嘶啞,甚至失音不語,或咽喉疼痛,惡寒發熱,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病竇綜合征、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暴盲、暴啞、喉痹、皮膚瘙癢等屬陽虛感寒者。)

化裁:若證為陽氣虛弱而見面色蒼白、語聲低微、肢冷等,宜加人蔘、黃芪合附子以助陽益氣;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濕滯經絡之肢體酸痛,加蒼朮、獨活祛濕通絡止痛。

附方:麻黃附子甘草湯 (《傷寒論》)、再造散(《傷寒六書》)

文獻:方論 錢潢《傷寒溯源集》卷9:「以麻黃髮太陽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溫少陰之裡,以補其命門之真陽;又以細辛之氣溫味辛專走少陰者,以助其辛溫發散。三者合用,補散兼施,雖微發汗,無損於陽氣矣,故為溫經散寒之神劑也。」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三、加減葳蕤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生葳蕤(9克) 生蔥白(6克) 桔梗(4.5克) 東白薇(3克) 淡豆豉(12克) 薄荷(4.5克) 炙甘草(1.5克) 紅棗二枚

炮製:水煎,分溫再服。

功用:滋陰解表。

主治: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乾,舌紅,脈數。(本方常用於老年人及產後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禁忌:斟酌。

化裁:若表證較重,酌加防風、葛根以祛風解表;咳嗽咽乾、咯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蔞皮以利咽化痰;心煩口渴較甚,加竹葉、花粉以清熱生津除煩。

附方:蔥自七味飲(《外台秘要》)

文獻:方論 何秀山《重訂通俗傷寒論》:「方以生玉竹滋陰潤燥為君,臣以蔥、豉、薄、桔疏風散熱,佐以白薇苦鹹降泄,使以甘草、紅棗甘潤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陰潤燥,為陰虛之體感冒風溫,以及冬溫咳嗽、咽乾、痰結之良劑。」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二章·六經方葯》:「陰虛之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乾痰結者。」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四、大柴胡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柴胡(15克) 黃芩(9克) 芍藥(9克) 半夏(9克) 生薑(15克) 枳實(9克) 大棗(4枚) 大黃(6克)

炮製: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兩次溫服。

功用: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鬱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本方常用於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

禁忌:斟酌。

化裁: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桅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氣活血止痛;膽結石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鬱金、雞內金以化石。

附方:厚樸七物湯(《金匱要略》)

附註:本方為治療少陽陽明合病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脈弦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文獻:方論 吳謙,等《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8:「柴胡證在,又復有裡,故立少陽兩解法也。以小柴胡東加枳實、芍藥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內也。去參、草者,以裡不虛。少加大黃,以瀉結熱。倍生薑者,因嘔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薑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裡之效徐,雖雲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五、桂枝人蔘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桂枝(12克) 白朮(9克) 人蔘(9克) 乾薑(9克) 炙甘草(9克)

炮製: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用:溫陽健脾,解表散寒。

主治:脾胃虛寒,復感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腹痛,下利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脈浮虛者。

附註:附子理中丸、桂枝人蔘湯均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味而成。其中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用大辛大熱之附子,其溫中散寒之力更強,且能溫腎,適用於脾胃虛寒之重證或脾腎虛寒者。桂枝人蔘湯即人蔘東加桂枝,溫陽健脾,兼解表寒,表裡同治,適用於脾胃虛寒而外兼風寒表證者。

閱讀全文:

方劑二十五、倉廩散

出處:《普濟方》(明?朱棣)

處方:人蔘(9克) 茯苓(9克) 甘草(9克) 前胡(9克) 川芎(9克) 羌活(9克) 獨活(9克) 桔梗(9克) 枳殼(9克) 柴胡(9克) 陳倉米(9克) 生薑(9克) 薄荷(9克)

炮製:上研末。加生薑、薄荷煎,熱服。

功用:益氣解表,祛濕和胃。

主治:噤口痢。下痢,嘔逆不食,食入則吐,惡寒發熱,無汗,肢體酸痛,苔白膩,脈浮濡。

方解:倉廩散於敗毒散中加陳倉米,則具健脾和胃之功,適用於脾胃素弱而外感風寒濕邪之噤口痢。

信息來源:

方劑二十六、荊防敗毒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

處方:羌活(4.5克) 柴胡(4.5克) 前胡(4.5克) 獨活(4.5克) 枳殼(4.5克) 茯苓(4.5克) 荊芥(4.5克) 防風(4.5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甘草(1.5克)

炮製: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溫服。

功用: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主治:瘡腫初起。紅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數。

方解:荊防敗毒散於敗毒散去參、薑、薄,再加荊、防,故解表發散之力增強而無益氣扶正之效,宜於外感風寒濕邪而正氣不虛之表證及瘡瘍、癮疹。

信息來源:

方劑二十七、再造散

出處:《傷寒六書》

處方:黃芪(6克) 人蔘(3克) 桂枝(3克) 甘草(1.5克) 熟附子(3克) 細辛(2克) 羌活(3克)防風(3克) 川芎(3克) 煨生薑(3克)

炮製:水二盅,加大棗二枚, 煎一盅。槌法再加炒白芍一撮,煎三沸,溫服。

功用:助陽益氣,解表散寒。

主治:陽氣虛弱,外感風寒證。惡寒發熱,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

方解:麻黃細辛附子湯與再造散皆有助陽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黃與附子、細辛相配,為專於助陽發汗之劑,宜於素體陽虛,復感寒邪者;後方不僅用桂枝、羌活、防風、細辛及附子,更配大補元氣之人蔘、黃芪,斂陰和營之白芍,故助陽解表之中,兼有益氣健脾、調和營衛之功,宜於陽虛氣弱,外感風寒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二十八、麻黃附子甘草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去節,6克) 附子(炮,去皮,9克) 炙甘草(6克)

炮製: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惡寒身疼,無汗,微發熱,脈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腫,氣短,小便不利,脈沉而小。

方解:麻黃細辛附子湯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均治陽虛外感風寒證。但前方證病重勢急,外寒與裡寒均較重,故以麻、附配細辛,助陽發汗,使表裡之邪速解;後方證病輕勢緩,故用麻、附配甘草,助陽益氣而微發汗,使表裡之邪緩解。此正是「病有輕重,治有緩急」之義。

信息來源:

方劑二十九、蔥白七味飲

出處:《外台秘要》

處方:蔥白(連根切,9克) 乾葛(切,9克) 新豉(綿裹,6克) 生薑(切,6克) 生麥門冬(去心,9克) 乾地黃六(9克)

炮製:勞水八升,以杓揚之一千過。上藥用勞水煎之三分減二,去渣,分三次溫服,相去行八九裡。如覺欲汗,漸漸覆之。

功用:養血解表。

主治:血虛外感風寒證。病後陰血虧虛,調攝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後,感冒風寒致頭痛身熱、微寒無汗。

方解:蔥白七味飲系補血藥與辛溫解表葯並用,故為治血虛外受風寒證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頭痛身熱、惡寒無汗兼見血虛或失血病史為主要依據。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大羌活湯

出處:《此事難知》卷上

處方:防風(9克) 羌活(9克) 獨活(9克) 防己(9克) 黃芩(9克) 黃連(9克) 蒼朮(9克) 炙甘草(9克) 白朮(9克) 細辛(9克) 知母(30克) 川芎(30克) 地黃(30克)

炮製:上藥相合,每服半兩(15克) 入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得清葯一大盞,熱飲之;不解,再服三四盞解之亦可,病癒則止。若有餘證,並依仲景隨經法治之。

功用:發散風寒,祛濕清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證。頭痛身重,發熱惡寒,口乾煩滿而渴,舌苔白膩,脈浮數。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一、桂枝加葛根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桂枝(6克) 芍藥(6克) 生薑(9克) 炙甘草(6克) 大棗(3枚) 葛根(12克)

炮製:上六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chuo,吃)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功用:解肌發表,升津舒經。

主治:風寒客於太陽經輸,營衛不和證。桂枝湯證兼項背強而不舒者。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二、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6克) 杏仁(6克 ) 薏苡仁(12克) 甘草炙(3克)

炮製: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12克)。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功用: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主治:風濕在表,濕鬱化熱證。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四、華蓋散

出處:《博濟方》

處方:紫蘇子(炒,30克) 麻黃(去根節,30克) 杏仁(去皮尖,30克) 陳皮(去白,30克) 桑白皮(30克) 赤茯苓(去皮,30克) 甘草(15克)

炮製:上為未,每服2錢(6克),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溫服。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體痰多,肺感風寒證。咳嗽上氣,呀呷有聲,吐痰色白,胸隔痞滿,鼻塞聲重,惡寒發熱,苔白潤,脈浮緊。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五、加味香蘇散

出處:《醫學心悟》(清?程國彭)

處方:紫蘇葉(5克) 陳皮(4克) 香附(4克) 甘草炙(2.5克) 荊芥(3克) 秦艽(3克) 防風(3克) 蔓荊子 (各3克) 川芎(1.5克) 生薑三片

炮製: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微覆似汗。

功用:發汗解表,理氣解鬱。

主治: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證。頭痛項強,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熱惡寒或惡風,無汗,胸脘痞悶,苔薄白,脈浮。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六、芎菊上清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川芎 菊花 黃芩片 白芷 桔梗 梔子 連翹 防風 蔓荊子 荊芥穗 甘草 羌活 薄荷 槁本 黃連片

功用:清熱解表,散風止痛

主治: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惡風身熱,偏正頭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七、防風通聖散

出處:《宣明論方》

處方:防風 川芎 當歸 酒白芍 薄荷 麻黃 連翹 石膏 黃芩片 桔梗 白朮 滑石粉 甘草 荊芥 梔子 黃芪 黨參

功用:疏風解表,瀉熱通裡

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偏正頭痛,目赤睛痛,口苦口乾,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腸風痔漏,風瘙癮疹,苔膩微黃,脈數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八、葛根芩連湯合昇陽除濕湯

出處:《傷寒論》、《蘭室秘藏》

處方:葛根 黃芩片 黃連片 甘草 柴胡 麩炒蒼朮 羌活 防風 麩炒升麻 麩炒神曲 澤瀉 豬苓 陳皮 炒麥芽

功用:清熱除濕,昇陽固脫

主治:濕熱下注,清陽不升之泄瀉、脫肛證

信息來源:

方劑三十九、表裡雙解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處方:薄荷 荊芥 酒大黃 牡丹皮 赤芍 桑白皮 金銀花 酒黃芩 石膏

功用:內清外解

主治:風熱並重,白睛紅赤腫脹,高出風輪,胞腫如桃,痛癢間作者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雙解散

出處:《目經大成》

處方:防風 大黃 薄荷 白芍 當歸 甘草 白朮 滑石 石膏 梔子 桔梗 連翹 川芎 荊芥 麻黃 芒硝 黃芩片

功用:疏風、散熱、明目

主治:風火相搏而成時行赤眼,暴赤腫痛,白珠血片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一、牛蒡子散

出處:《太平聖惠方》(宋·王懷隱)

處方:牛蒡子 白礬 大黃 當歸 枳殼 川芎 炙甘草

功用:疏風解毒

主治:治熱毒上攻,頭面煩熱,大便不暢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二、葛根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功用:解肌散寒止痛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惡寒發熱,頭痛,項背強幾幾,身痛無汗,腹微痛,或下利,或乾嘔,或微喘,舌淡苔白,脈浮緊者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三、清神散

出處:《類編朱氏集驗方》

處方:菊花 炒僵蠶 荊芥 羌活 川芎 川木通 防風 木香 甘草 石菖蒲

功用:祛風痰,清頭目,開耳竅

主治:頭目不清,耳聾作痛,脈浮數者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四、牛蒡解肌湯

出處:《瘍科心得集》

處方:炒牛蒡子 薄荷 荊芥 連翹 梔子 牡丹皮 乾石斛 玄參 夏枯草

功用:疏風清熱,涼血消腫

主治:頭面風熱,頸項痰毒,風熱牙痛,兼有表證者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五、人蔘敗毒散

出處:《小兒葯證直訣》(宋?錢乙)

處方:人蔘 羌活 獨活 柴胡 茯苓 桔梗 甘草 前胡 川芎 麩炒枳殼 生薑 薄荷

功用:發汗解表,散風祛濕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憎寒壯熱,頭痛項強,肢體酸痛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六、厚樸七物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薑厚樸 甘草 大黃 枳實 桂枝 大棗 生薑

功用:解肌發表,行氣除滿

主治:外感表證未罷,裡實已成。腹滿,大便不通,發熱,脈浮而數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七、解肌透痧湯

出處:《丁氏醫案》

處方:連翹 桔梗 前胡 荊芥 淡豆豉 炒牛蒡子 薑竹茹 蟬蛻 射乾 甘草 葛根 馬勃 炒僵蠶 浮萍

功用:辛涼宣透,清熱利咽

主治:痧麻初起,惡寒發熱,咽喉腫痛,妨於咽飲,遍體,痛,煩悶嘔惡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八、驅風散熱飲子加減

出處:《審視瑤函》

處方:連翹 炒牛蒡子 防風 羌活 薄荷 大黃 赤芍 甘草 川芎 當歸 梔子

功用:疏風散邪,兼以清熱

主治:天行赤熱,目赤疼痛,或瞼腫頭重,怕日羞明,淚涕交流

信息來源:

方劑四十九、辛夷清肺飲

出處:《外科正宗》(明?陳實功)

處方:辛夷 黃芩片 梔子 麥冬 百合 石膏 知母 甘草 枇杷葉 升麻

功用:疏風清肺

主治:風熱鬱滯肺經,致生鼻痔,鼻內息肉,初如榴子,漸大下垂,閉塞鼻孔,氣不宣通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宣毒發表湯

出處:《醫宗金鑒》

處方:升麻 葛根 麩炒枳殼 防風 荊芥 薄荷 川木通 連翹 炒牛蒡子 淡竹葉 甘草 前胡 芫荽 桔梗

功用: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主治:麻疹透發不出,發熱咳嗽,煩躁口渴,小便赤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一、越婢加術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 石膏 甘草 大棗 白朮 生薑

功用:疏風泄熱,發汗利水

主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腫,發熱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沉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二、陳達夫經驗方

出處:《陳達夫中醫眼科臨床經驗》

處方:菊花 桑葉 防風 炒僵蠶 蒺藜 赤芍 地黃 薄荷

功用:清熱解表,散風止痛

主治:適用於風熱上擾證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三、雙解湯

出處:《龐贊襄中醫眼科經驗》

處方:金銀花 蒲公英 黃芩片 天花粉 蜜桑白皮 枳売 龍膽 羌活 防風 荊芥 薄荷 大黃 滑石粉 石膏 甘草

功用:內清外解

主治:急慢性結膜炎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四、越婢加半夏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 石膏 生薑 大棗 甘草 薑半夏

功用:宣肺泄熱,降逆化痰

主治:肺脹,咳嗽上氣,胸滿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五、香蘇蔥豉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製香附(4.5-6克) 新會皮(4.5-6克) 鮮蔥白(3枚) 紫蘇(4.5-9克) 清炙草(2-2.5克) 淡香豉(9-12克)

炮製:水煎服。

功用:發汗解表,調氣安胎。

主治:妊娠傷寒。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痛,胸脘痞悶,苔薄白,脈浮。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六、越婢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 石膏 生薑 大棗 炙甘草

功用:發汗解表,利水

主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自汗不渴,無大熱,脈浮,現用於急慢性腎炎而見上述癥狀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 連翹 火單 苦杏仁 赤小豆 大棗 桑白皮 生薑 炙甘草

功用:宣肺利水,清熱滲濕

主治:陽黃兼表證,發熱惡寒,無汗身癢,周身黃染如橘色,脈浮滑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八、桂枝麻黃各半湯

出處:《傷寒論》(漢?張仲景)

處方:桂枝 白芍 生薑 炙甘草 麻黃 大棗 火單 苦杏仁

功用:調和營衛,開表發汗

主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無汗,身癢者

信息來源:

方劑五十九、麻黃加術湯

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

處方:麻黃(去節,9克) 桂枝(去皮,6克) 炙甘草(3克) 杏仁(去皮尖,6克) 白朮(12克)

炮製: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用:發汗解表,散寒祛濕。

主治:風寒夾濕痹證。身體煩疼,無汗等。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五虎湯

出處:《證治匯補》

處方:麻黃 苦杏仁 石膏 甘草 細辛 桑白皮 生薑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風熱壅肺,身熱,咳喘痰多者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一、荊防四物湯

出處:《醫宗金鑒》

處方:荊芥 防風 當歸 地黃 白芍 川芎

功用:養血和營,祛風解表

主治:真睛破損。傷眼劇痛,羞明難睜,流淚或流血,視物不清,重者不能見物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二、加味桔梗湯

出處:《醫學心悟》(清?程國彭)

處方:桔梗 甘草 浙貝母 橘紅 金銀花 薏苡仁 炒葶藶子 白及

功用:清肺排膿解毒

主治:肺癰潰膿期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三、蔥豉湯

出處:《肘後方》

處方:蔥白 淡豆豉

功用: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主治:外感初起,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者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四、六味湯

出處:《喉科秘旨》

處方:荊芥 防風 炒僵蠶 桔梗 薄荷 甘草

功用:疏風利咽

主治:風寒或風熱所致咽喉病初起

信息來源:

方劑六十五、香蘇飲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處方:紫蘇 香附 陳皮 蔥白 生薑 甘草

功用:理氣解表

主治:外感風寒,內有氣滯

信息來源:


推薦閱讀:

29個清熱化痰中藥方劑

25個祛風除濕的中藥方劑

15個散寒止痛的中藥方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