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的病因是什麼?

作為一名從業20餘年的精神科醫生,從醫學的角度上來看,

抑鬱症是一類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低就診率的輕精神疾病。

重度抑鬱患者會有自傷自殺的行為產生,即便是輕度抑鬱症,也會伴隨失眠、強烈的喪失感等消極情緒,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與社交功能。

迄今為止,抑鬱症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明確,從醫學的角度,我們概括的總結為:抑鬱症的發病是遺傳、神經生化、心理社會(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1、生理因素:


1) 遺傳因素:

顧名思義如果直系親屬中,曾有過多人患抑鬱症的病史,那麼你患病的幾率就會比較高。且遺傳因素在心境障礙(包括抑鬱,雙向障礙)的發病因素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神經生化因素:

有一些研究初步證實了抑鬱症的發作與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受體功能的改變有關。

目前5-羥色胺(血清素)假說比較常見,它是一種可以讓人產生愉悅感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水準低的人,就更容易出現抑鬱、衝動行為、暴力和攻擊行為。許多抗抑鬱葯都是通過提高腦內5-羥色胺水準來改善抑鬱情緒的。

3) 腦電生理及神經影像變化:

我曾遇到過很多患者或者家屬問我:

得了抑鬱症,是不是腦子會變笨?

抑鬱症會不會引起大腦器質性的病變?

這種病變能恢復嗎?

實際上,我們通過睡眠腦電監測、腦電圖研究、CT研究,確實發現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時間變短、覺醒次數變多,甚至一些患者出現大腦的一些區域萎縮(例如海馬、杏仁核等)。但這種病理改變通過持續服用抗抑鬱藥物,是可逆的。

2、心理因素:

性格內向,生活壓力過大無法排解,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如高考、長期沉迷於遊戲中,長期的負性思維,長期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都是抑鬱症易感的原因。

3、社會因素

負性生活事件的發生,與抑鬱發作的關係是比較密切的。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有:喪偶、離異、婚姻不和諧、失業、嚴重的軀體疾病、家庭成員重病或病故等。

以上等因素都有可能促成抑鬱症的產生,如果懷疑自己的了抑鬱症,不要在網上給自己隨意下診斷,應當向專業的精神科醫師尋求幫助。

正確認識抑鬱症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是自己的行為認知產生了偏差,需要專業的人員來給予幫助。單純的靠身邊的人勸說開導、逃避等,並不能起到治療的目的,反而有時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恥感。

免責聲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為醫生臨床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主觀上無任何行銷性。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

本文作者:安忻睡眠門診醫療主任(原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 彭旭

添加醫生助理:axnsleep3,幫您聯繫彭旭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