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動脈粥樣硬化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辦法消除麽,應該怎麼辦呢

很多人問華子,動脈粥樣硬化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之後還能不能完全消除呢?華子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部分逆轉,但是不能完全消退。可以通過藥物,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帶來的疾病風險降至最低。

一、動脈粥樣硬化的始動因素是血管內皮受損

動脈粥樣硬化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導致患者心梗、腦卒中等疾病的首要原因。其在發病的最初期的始動因素,是動脈血管內皮受損與功能改變。造成血管內皮損傷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高血糖以及吸煙等。其中高血壓的危害最大,動脈粥樣硬化也最易發生在血管的分支、彎曲等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血流衝擊力最大,容易受損。

血液中的單核細胞與脂質物(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通過受損處進入到血管內皮之中。進入血管內皮的單核細胞會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有很強的氧化能力,會把進入血管內皮的LDL-C中的脂蛋白氧化,從而激活了巨噬細胞表面的清道夫受體,使巨噬細胞對LDL-C進行吞噬。

通過清道夫受體進行的吞噬不受細胞內膽固醇水準的影響,使得脂質物質在巨噬細胞內大量蓄積,巨噬細胞逐漸變成富含膽固醇的泡沫細胞。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及內皮細胞表面也有這種清道夫受體,也會介導這些細胞攝取LDL-C,轉化為泡沫細胞。大量的泡沫細胞聚集形成脂紋,血管內皮發生隆起及變形,也就是形成了硬化斑塊

所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3個關鍵點:1、血管內皮的受損;2、巨噬細胞與LDL-C大量聚集在內皮受損處;3、氧化的LDL-C激活了細胞的清道夫受體,吞噬膽固醇後轉化為泡沫細胞。所以想清除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要從這3個關鍵點入手。

二、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後怎麼辦

當巨噬細胞與平滑肌細胞轉化為泡沫細胞之後,就難以清除了。這是因為細胞內的脂質物想移除,需要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通過細胞內的溶酶體解離成遊離的膽固醇才可以。但氧化後的LDL-C激活的清道夫受體,不受細胞內膽固醇濃度的負反饋調節,所以膽固醇會大量蓄積,難以移除。

所以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就是阻止血管內皮的受損,降低血中LDL-C的濃度,減少LDL-C的氧化。阻止血管內皮的受損,主要就是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及戒煙,從根源上杜絕LDL-C進入血管內皮的機會。

使用降脂藥物可以降低LDL-C的濃度,尤其是他汀類降脂藥物,還可以抗LDL-C的氧化,減少巨噬細胞對LDL-C的吞噬。研究證實,當血液中的LDL-C降至2.0mmol/L的時候,LDL-C就停止向內皮轉運站移;當LDL-C降至1.8mmol/L的時候,LDL-C就會從血管內皮轉運站移回血液。這種轉移是指遊離的膽固醇,已經在泡沫細胞中的膽固醇沒有辦法移除,所以已經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沒有辦法完全移除。

他汀類降脂藥物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穩定血管內膜,把不穩定的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因為心梗、腦梗這些急性事件發生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關係不大,而與不穩定斑塊的破潰和脫落相關。當不穩定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後,可以極大的降低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風險。所以說,很多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當血脂降至正常了,醫生也要求繼續服用他汀類降脂葯,就是這個原因。

綜上所述,祛除損傷血管內皮的風險因素,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之後,就很難完全消除。但是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用藥時,需要醫生的指導之下。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