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杯催熱保險行業 中國賽事險前景廣闊尚待激活

  俄羅斯世界杯大幕已拉開,精彩賽事成為億萬球迷的饕餮盛宴。但不可忽視的是,每屆世界杯的綠茵場上均不乏出現運動員受傷的案例。對於運動員而言,傷痛難免,而除了注意自我保護,面對不同程度的意外傷害,為運動員提供一份保險保障尤為重要。

  然而,目前國內賽事相關的保險尚不完備,或主要因為體育從業人員進行保險保障的意識不夠,且保險公司沒有充足的數據進行評估、精算,經驗積累也並不充足。對此,多位專家對藍鯨保險表示稱,國家應在政策層面給予補助,保險公司同時應該借鑒國外經驗,進行本土化處理。

  賽事保險市場廣闊待激活,數據、經驗缺乏成阻礙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已至,除了精彩的進球和啤酒,整場賽事各個環節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危機並不少見。舉例來說,北京時間6月16日凌晨,“雙牙之戰”打響,開場2分13秒,西班牙球員納喬在禁區內絆倒了正帶球突破的C羅,雖然這一行為被罰點球,使C羅最終獲得今年世界杯首粒進球,但不可避免的是C羅在球場上的一記重摔。雖然此次被絆摔倒並未導致C羅受傷,但基於球員快速的奔跑速度與球場上激烈的拚搶,受傷危機處處潛藏。

  事實上,對於如世界杯的大型賽事而言,需要保障的風險涉及多個層面,新一站保險網總經理國婷麗向藍鯨保險介紹稱,目前的賽事保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責任類保險,賽事主辦方或是場地提供方,需要責任保險,對其場所範圍內開展的運動提供風險保障,另一類是針對於賽事的參與人員,主要包括意外傷害險等,因為競技賽事的特徵,參賽人員發生意外的頻率和產生的影響比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更高。

  “保險公司在設計賽事保險產品時,會主要考量三個方面,首先是產品的主題容量,即覆蓋人數;同時考量產品的核心風險因子,如意外傷害險,根據造成傷害的程度不同,會對應不同的額度;此外,保險公司會考量賽事自身的風險程度和可控程度”,國婷麗介紹稱。

  具體來看針對參賽人員的保險產品,藍鯨保險在慧擇保險網搜索“賽事”關鍵詞,共出現17條搜索結果,全部是由中意財險推出的保障運動員風險的賽事保險,根據運動類別對保險產品進行細分,包括滑雪、水上運動、攀岩攀冰、鐵人三項、球類運動等多類。

  如“眾行天下-球類運動保險 賽事版A”產品,承保年齡為1-65周歲,保障權益包括意外身故及醫療保障、緊急救援保障及猝死保障和個人責任險,該產品根據保障期限不同確定不同保費,保障期限從1天至1年不等,相應的保費範圍為9元至170元。

  “根據賽事進行保險產品的細化定製尤為必要”,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不同類別的競技項目涉及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風險,如足球運動尤為需要對腿部進行保障,而摔跤運動需主要考量保障運動員的面部風險。

  “據清暉智庫統計,2017年中國體育市場規模約為2兆元。其中與賽事相關市場規模也約有四千億元左右,由此可見其催生出的賽事相關的保險規模也很大”,宋清輝分析稱。隨著中國體育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以及運動參與者風險保障意識的加強,賽事保險的發展大有可為。

  不可忽視的是,與國外相比,目前我國賽事保險種類較少,保障的賽事類型也並不全面。此外,除了對賽事類別進行保險保障的細分外,同類別不同賽事,基於氣象、場地等因素不同,需要保障的風險也有所不同。

  據藍鯨保險了解,目前國內的重大體育賽事多有保險企業進行保險讚助,或由承辦方為參賽運動員進行投保,但投保產品主要以基礎的意外傷害險、醫療健康險為主,針對於具體賽事進行訂製的保險產品,為數不多。

  為何中國體育賽事市場廣闊,相應的體育保險產品卻“發育不良”?首先,不可忽視的是,目前體育從業人員,在一定程度上還缺乏保險保障的意識。

  在此前提下,宋清輝建議稱,首先應該通過不斷的市場教育主動克服;同時,北京朋友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精算師陳麒百表示,“在人員意識達不到的情況下,需要政策上的引導和支持,比如對特定人群所需保險的保費進行補貼,或者國家以強製的形式要求特定從業人員購買保險保障”。

  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國內關於賽事保險的數據積累與經驗積累尚不充分,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如果沒有關於賽事及參賽者詳盡、準確的數據,就會難以進行費率精算,進而設計產品,保險公司並不會冒著高風險“盲目”地推出產品。

  運動員保險需量身定製,“身價”不同保障有差異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普遍的意外傷害險,多將競技類賽事列入免責範圍,即便是賽事保險產品,也主要以承保業餘賽事為主,基於職業運動員的高風險性、不可預測性,職業賽事及職業運動員往往被拒之門外。在此前提下,職業運動員,往往需要為自身進行投保。舉例來說,足球運動員C羅在2009年轉會至皇馬俱樂部時,皇馬同時為C羅購入了保額為1億歐元的保險。

  事實上,對於職業運動員而言,除基本意外傷害險外,還需要配備特殊身體部位險、失能收入損失險、養老保險等,因此,根據需求,保險公司需要考量運動員的個人身體狀況、收入水準、商業價值進行保險產品定製。

  “這種定製化保險產品市場是存在的,但總體規模較小”,宋清輝分析稱,“但由於這類產品保費較高,賠付額度也較高,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意味著具有較高的風險。因此從精算角度來看,不建議保險公司大規模去推廣這類保險產品”。

  “沒有不能承保的風險”,陳麒百則指出,“如果可分散型風險的保戶群體達到一定的數量級從而會滿足保險的大數法則,對於保險產品而言,不同的風險的損失分布不同,當保險公司掌握足夠的數據時,就可以進行更好的產品設計,進而更為準確的進行風險定價。對於在運動員保險細分市場中深耕的保險公司而言,推進對於運動員的產品定製,並非不可行”。

  “運動員進行產品的定製正逐步成為一種趨勢,相應的,也就要求保險公司具備更高的專業性”,國婷麗解釋稱,“定製化保險背後,是保險公司作為專業機構,為運動員提供一系列服務和支撐,而不僅是收取保費、賠付的簡單流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球員基於自身的商業價值,其本身或讚助商能夠負擔較高額度的保險費用,相應的保險保障也較為充分;但相對而言,對於尚未成名的運動員而言,雖然面臨相似的風險,但難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一旦運動員在競技賽事中受傷,甚至致殘,賠付的額度往往差強人意。對於這種現象,國婷麗分析稱,這主要基於部分運動員自身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保險公司會將這些原因納入考量範圍。

  由此看來,國內賽事保險,以及針對於運動員的保險產品,還尚未發展成熟。對於國內賽事保險發展缺乏實踐,專業性不足的現狀,陳麒百建議稱,國內保險公司可以借鑒國外經驗,進行本土化處理,解決短期內中國賽事保險起步難的問題。(藍鯨保險 石雨)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