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磁共振室須警戒!身上有這些「物體」,小心誘發危險親密接觸

磁共振室日常工作,醫生完成檢查起身開啟屏蔽安全門,準備放出患者,家屬在門口焦急等待,一個箭步準備推著輪椅往裡沖,醫生立即製止。

「不能進,不能進!……」

家屬停下來後不解「不要進就不要進嘛,那麼急乾嘛……」

其實家屬更不清楚,此刻醫生內心是倒吸一口冷氣的……

「輪椅是金屬的哦!」醫生指著門口的警戒線提示道。

「啊?哦!」

此刻家屬才想起檢查前醫生的交待,凡是金屬的帶磁性的物品一律禁止進入檢查室,否則有被「吸」的危險。

為什麼會被吸?

安裝完畢的磁共振設備(MRI)是一個強大的磁體,通俗說是一塊巨大的磁鐵,能吸引一切鐵磁體。

當有鐵磁性的物體,如鋼筆、輪椅、氧氣罐等被帶入在高速運轉的MRI高磁場中可能出現「導彈效應」。

各種鐵磁性物體會以直線路程高速飛奔向磁共振機器,砸中、切割直線上的一切物體,包括機器上的患者,最後砸上機器。

如果患者躺在機器上,即使再小的鐵磁體,如回形針,大頭針,不幸砸中眼球,大血管也是嚴重傷害。

這個磁場有多強?

有人做過計算,磁場強度力量相當於1噸左右的重量。

所以當輪椅推進檢查室的結果必然是機器和它難捨難分,輕者僅僅是機器和輪椅「熱吻」,重者應該就是中間夾著一塊「人體奧利奧」。

了解到這裡,家屬們應該能理解,那聲急迫製止你的高分貝,其實是來自醫生對你的「愛的呼喚」呢。

除了體外的鐵磁性金屬,手術後體內金屬植入物,也需「嚴防死守」。

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體內很多植入物已經是弱磁性或惰性金屬,磁場干擾較小,但是我們也要認真聽取醫生的評估,酌情進行檢查。

下列是醫生工作中常見的幾類體內植入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重點一: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

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包括心臟起搏器、可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 器、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儀、植入式循環記錄儀等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絕大多數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都不能與 MRI兼容。是磁共振檢查的禁忌症。

重點二:人工耳蝸

MRI掃描可能會使人工耳蝸磁極發生翻轉,需要通過有創手術方法進行複位,建議充分評估MRI檢查的風險-獲益比後再行掃描。

重點三:冠脈支架,外周血管支架

一般為鈦合金材質,在1.5T(含)以下場強磁共振中可檢查。

重點四:宮內節育器,牙科植入物,骨科植入物

大多呈非鐵磁性或弱磁性,由於在術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相應位置上,通常不會移動 。

植入物可能會引入圖像偽影,影響周圍組織的觀察

另外,也有發生熱灼傷的風險

但在3.0 T(含)以下MRI檢查中尚未發現有明顯不良影響。

(編輯Anne。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旺旺醫院 放射科 萬旭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